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必须调动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在内的各种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格局。非政府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多方面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四川省非政府组织,对于构建和谐四川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不能单单依靠政府,必须构建多元治理机制,而非政府组织则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有民间性、灵活性等特性,且实力不断增强,具备参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优势,但也面临自身能力欠缺、社会认同度和公信力不高等制约因素。为了使非政府组织更好地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非政府组织自身应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事件处理能力;政府应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非政府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发挥好非政府组织在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参与公共服务、推进公益事业等方面的作用,让非政府组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实现社会安全的理想途径。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则是应急管理多元参与得以实现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普遍信任衰退、互惠规范亏空、关系网络脆弱等社会资本状况制约着应急管理多元参与的实现。鉴于此,在中国实现应急管理的多元参与,需要以提升社会信任、完善互惠规范和健全参与网络为主线,整合和改善社会资本总体状况,重点培育和发展应急与安全方面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以路长制推进"微治理",整合多元主体力量确立共建制度、建立共治机制、促进共享实现,激活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这一实践探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共治自治中的组织领导作用,用制度机制保障了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机会和权利,发挥了自律、互律、他律协同治理的效能,促成了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的善治成效。  相似文献   

6.
城乡差别的社会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研究表明:实践中存在非省会和大城市示范先行试点区多元主体参与不足,市域社会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有赖于多元共治参与的社会治理过程,健全党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的前瞻性预警机制和多元共治的扁平化工作机制等长效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多元主体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成果。在网格化管理中,社会组织的功能应当定位为社区服务的供给人、社区管理的配合者、社区诉求的传声筒、社会资源的动员方、社区矛盾的缓解阀。然而,在网格化管理的施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制度体制、社会生态和组织建设等三个层面的制约,社会组织未能有效发挥其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作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可以弥补现有体制的局限,有效地维护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促进多元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参与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运作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和监督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我们应从法律、制度及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等层面采取策略和措施,拓展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范围和层次,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非政府组织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志愿性、多样性、民间性等特征,可以弥补政府管理中的空白,提高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增强社会民众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社会服务的覆盖面,可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优势作用。应通过营造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其参与社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等途径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作用,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非政府组织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具有积极作用。针对农村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非政府组织的行政色彩较浓等,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规范农村非政府组织管理,加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自我建设;理顺农村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完善和强化多元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贾波 《世纪桥》2020,(3):89-92
"三社联动"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了机遇,但社区社会组织仍然面临政社不分、合法性不足和社区居民认可度差等外部环境的束缚。在行动主义视角下社区社会组织可通过遵循社区治理的价值取向、发挥专业优势、探寻基层政府真实诉求、找准社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鼓励社区居民有效参与等行动策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具有缓冲、创新、联结和整合的一般社会功能。在社会管理领域中,它是必不可少的微观社会基础,能够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利及危机管理等作用。目前需要从自身能力建设、与政府关系处理、加强法规建设等方面着手来优化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4,(6)
腐败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非政府组织作为腐败治理的新兴主体,具有社会公益性、自愿性、相对独立性、组织性等特点,与其他主体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时,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消除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的障碍,充分发挥其在腐败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转变观念,放松规制,夯实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的主体地位;二是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提升其参与腐败治理的能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四是积极培育民众的公民意识,为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提供成熟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米恒 《理论建设》2017,(6):78-83
新型城镇化加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传统治理模式难以应对流动人口多元诉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要立足于本地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行整体规划,要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坚持依法治理,倡导多元共治,培育社会公德,最终实现流动人口在城镇中文化、身份上认同,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探索》2017,(6)
药品安全治理涉及社会生活中多元主体和多重利益关系,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是单方面政府管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管理学中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经济法中的三元主体理论,为实现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现有政府单一监管体系,我国药品市场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社会失灵等诸多问题。为此,构建一个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体系尤为重要。解决的基本思路是: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加强企业自律体系建设,完善政府监管体系,推进社会参与体系建设,以实现药品安全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16.
曹永森 《唯实》2011,(12):90-94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迫切需要思考非政府组织参与民主政治的动力和作用问题。非政府组织参与民主政治既存在外在动力,又存在内在动力。非政府组织对民主政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衡量民主政治的实现程度、推动民主政治的纵深发展以及改善或创造良好的民主政治环境等方面。对非政府组织参与民主政治的动力和作用的准确认识,有助于构建非政府组织与民主政治的和谐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社区(街道)党工委在推进社会建设和社区管理过程中,面对二元结构、多元需求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社区共治新途径,努力搭建社区共治新平台,建立健全居民自治新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区共治自治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独立主体的生成发育对党领导多元主体共治格局构建起到极为关键的支撑作用,它的行动逻辑与利益诉求透露出对治理权利、自主发展、外部环境及党的领导的发展需求。"共治"以文本话语形式正式进入党的社会治理理念,肇端于党的十九大,但与其密切相关的思想渊源、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可更早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社会治理过程。面对"共治"新命题,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领导多元主体共治格局中创新与加强自身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与发展作为元决策主体的若干领导能力,将是党在新时代亟需深刻思考且用心作答的现实考验。  相似文献   

19.
从道义到制度: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济的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泉州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济的实证调查基础上,本文认为当前社会救济应该走"NGO与政府合作"的发展模式.首先是改革现行的社会救济制度;其次是非政府组织应该参与慈善市场的竞争,改革参与社会救济的筹资渠道;最后是非政府组织应该建立健全社会救济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必须完善数据库和内部财物监管等制度,以增强其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专业化和社会的分化,广大民众的需求也更加丰富多彩。而非政府组织正是在满足人们对社会的多元需求的同时发挥了全面化的功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现状,发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非政府组织管理的运行机制存在漏洞,政社不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通过分析国内非政府组织的问题,寻找问题所在及根源,总结出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的对策,如:完善登记许可制度,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分散化、规范化管理,加强监督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