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其中,经济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政治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点,文化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聚焦点,社会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因此,为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深刻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部署,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全局层面来把握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必须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我们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应对中国严重的生态矛盾、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只有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从根本任务和基本国策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2,(30):54-55
「党员应知」如何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深刻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部署,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全局层面来把握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必须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7·23"讲话中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化格局凸显出来。总体看来,经济建设的生态化、政治建设的生态化、文化建设的生态化、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12,(12):53-54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从而使我们党原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为目标的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有一系列正确的观念;最根本的是制度建设,其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祝黄河  邱向军 《求实》2013,(7):58-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立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详细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从而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沈小平 《党课参考》2023,(Z1):39-50
<正>学原文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许兆君 《奋斗》2012,(12):20-21
党的十八大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丛坤 《奋斗》2013,(11):43-44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生动表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红旗文稿》2012,(2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姜春云在《必须坚持建设生态文明》一文中概括了生态文明的  相似文献   

15.
苏振华  周慧兰 《理论导报》2012,(12):6+17-6,17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先锋队》2013,(5):32-3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方面,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价值观建设。中国共产党必须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掌握其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注重其现实性、发展的动态性、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性以及全面性.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力建设,努力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全面发展的总体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8)
胡锦涛依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理论。"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态,是胡锦涛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良性发展之纲,兴国富民之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