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的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中国,打破了全球产业链,中国经济高速运行的时期可能已告结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和转型正在拉开序幕。五年后的今天,经济企稳,却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动荡的世界格局仍严重影响着中国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意在探究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也影响到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针对金融危机和大学生就业本身的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高校应着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大学毕业生也都积极的面对,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出台了相应的就业帮扶政策,本文从高校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入手分析、探讨并列举出高校可施行的六大帮扶办法.  相似文献   

4.
李骥 《世纪桥》2009,(24):85-86
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出台了相应的就业帮扶政策,本文从高校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入手分析、探讨并列举出高校可施行的六大帮扶办法。  相似文献   

5.
胡晶晶 《学习月刊》2009,(24):95-9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全面走向市场,扩招后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30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贵州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受损,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就业渠道多样化、毕业人数规模化、就业岗位缺乏化"将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基本趋势。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是建设和谐贵州,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姚薇 《学习月刊》2010,(2):102-103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现阶段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影响不断加深的时代。其特点是:企业的危机对策开始实施: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开始发挥作用。高校大学生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同样能够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与就业之难。  相似文献   

8.
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路径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兴洋 《唯实》2009,(7):85-8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加之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新形势,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构建高校毕业生四位一体的和谐就业预警机制。创新就业观念、广开基层就业路径,使大学生在基层广阔的天地里秀出人生华彩,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今后5年,石家庄市毕业和待业大学生人数会越来越多,而劳动力的需求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因而,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不容乐观。为大力推进石家庄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全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创造条件,推进产业升级,努力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背境下大学生就业心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经济和就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外需萎缩不仅造成了经济增速放缓,而且造成就业形势严重恶化,尤其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增添了巨大压力。基于此背景,文章着力对就业形势与大学生自卑心态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归因分析,以求帮助大学毕业生迈好职业发展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石利刚 《世纪桥》2011,(3):72-73
金融危机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日益增加,特别是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寻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和对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相似文献   

13.
王瑾 《学习月刊》2009,(12):66-6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急速推进,近年来大学普遍扩招,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滞后于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且很多用人单位希望招入几年工作经验的“熟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4.
岳振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1):30-31
就业是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以就业优先为主线,实施力度更大的就业政策,强化质量更优的就业服务,打造条件更好的就业环境,提升就业水平,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贵州就业工作的核心。今年全国有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找到"饭碗",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正在逐年增大",未来五年高校毕业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城市生源高校毕业生而言,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困难。要使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必须教育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就业观;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全面展开高校教育改革;为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提供科学、宽容的就业环境;制定多样化的政策吸引他们回乡就业。  相似文献   

16.
王熠 《学习月刊》2012,(10):110-11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焦点。然而.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陈旧状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理想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的特点.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7月已过,又一批高校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加之宏观经济受到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日前表达了对就业形势的担忧。他说,多个因素给2008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带来压力。首先,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数量达到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从统分统包政策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政策转变。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2 12万人,此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  相似文献   

19.
石智全 《前线》2009,(6):47-47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农学院等市属高校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各高校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加之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毕业生人数猛增。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市场容量明显不足,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凸显,为了能使大学生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作为引导毕业生正确、顺畅地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