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共同富裕过程论探微杨云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最终目的。贯穿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一条主线,就是把共同富裕看作是一个过程,看作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渐进过程。认真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对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陈焕友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联系江苏改革开...  相似文献   

3.
刘金鸽 《前沿》2010,(6):46-48
最近有一种思潮,否认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特别是其中关于允许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的理论。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无比正确的。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金融危机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必然结果,对中国来说,扩大内需不仅是走出当前困境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坚定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共同富裕的本质含义和现实前提 弄清共同富裕概念的本质含义,这是我们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告诉我们,无论是从概念上或逻辑上理解共同富裕,都应该从生  相似文献   

5.
对“共同富裕”的思考陈建刚“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深刻领会和把握他的这一思想,对于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迅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人...  相似文献   

6.
浅谈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张兴琨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思想,也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有大量的、深刻的论述,本文拟对此做一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有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他们都认为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其制度安排,以人民利益为其价值标准,以避免两极分化为其所突破的难点。同时,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在动力把握、发展战略、关注重点、实现途径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不同点。深入探究和比较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缩小目前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两极分化。”同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他指出:“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年9月,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刘琳 《群众》1999,(10)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包含着深刻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伦理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性竞争和社会协作精神及社会主义的义利观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的思想中有两点: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部分先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新中国在建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受平均主义传统经济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共同贫穷。由于各个劳动者的先后天能力存在差异,能力的  相似文献   

10.
刘全伟 《传承》2011,(5):12-13,59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目标。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并对其作了科学论述。我们应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避免"两极分化",先富带后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加强宏观调控,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共同富裕思想对我们推进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它不仅体现于生产力理论之中,也蕴含在共同富裕理论之内,从而彰显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和伦理思想的有机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可以简单概括为生产力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两个层次,本文试图把这两个层次置于经济伦理学视角之下,逐一进行分析,以求更充分揭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努力探索和实践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厉有为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和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走向共同富裕的构想,逐步走出缩小先富地区同后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路...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周琦英(中共海南省委党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问题而言,邓小平同志作了很多深刻的论述。现在就此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关于社会主义的本...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包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实现基础是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改革开放。同时,共同富裕还是指引精准脱贫选择正确的目标、方法和途径。精准脱贫证明共同富裕实践是成功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共同富裕的开始。共同富裕思想在指导精准脱贫实践中的经验和启示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实践活动是丰富完善理论内容的关键,实践需要是推动理论发展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科学构想。这一科学构想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允许和提倡部分地区和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而先富起来;二是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方向,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原则、特征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他多次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见,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杨建辉 《前沿》2011,(20):4-6
邓小平的公平收入分配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主要特点: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以人为本的民本和民富的思想;重视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当前必须以邓小平分配理论为指导,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实现公平分配,坚持民富为先、民生为本,以"民富"促"国强",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方法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方法论,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与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本质和总的趋势的理论形式在方法论上的反映,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有问题中一个关系重大的、居于统御地位的问题。因而,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把握邓小平理论、培养科学的理论思维都有积极意义。一、以生产实践为契入点,从再生产的最终结果来考察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出发点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只停留在直观和眼前,因而孤立地、抽象地把是否实现公有制、计划经济、平均主义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何志红  罗二平 《前沿》2004,3(12):19-21
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 ,是邓小平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思想逻辑严密 ,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充分。其目的就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 ,使人民共同富裕。在今天的中国 ,这个思想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戚一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它是这一理论的核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呢?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胡艳丽 《湖湘论坛》2001,14(3):52-5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这个世纪工程的实施,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具体演绎和最伟大的实践,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一、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发展问题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搞好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加强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