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性是法律语言的固有属性,普遍存在于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中。在法庭活动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庭审的不同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目的,会选择使用语用模糊。法庭话语中的语用模糊有多种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使用模糊限制语、间接应答、回避、指称等。法律模糊性的真正的消除要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来完成。作为庭审主导者的法官会利用话语权力适时控制模糊性的出现与增强,使庭审活动朝着确定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语用预设相对于话语而言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 ,它本身也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语用预设在广告中出现频率的研究 ,不难发现广告制作人喜欢采用结构性语用预设和词汇语用预设。其实对于语用预设的选用就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事实认定是法庭通过审理证据、推断和确认追诉中的事实问题的特定活动。刑事庭审中的事实认定是刑事法庭在刑事诉讼中针对指控进行证据调查,判断指控犯罪是否发生、指控罪名是否成立的特定活动。事实认定问题首先应当是一种权力配置和权力约束问题,当事人和法官的权力、权利问题应当是分析事实认定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交际中的语用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语用预设是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同时是会话含义产生的重要因素。交际过程中正是由于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奠定了语用预设交际价值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用预设的特点,避免消极的会话含义的产生以及交际中的尴尬局面,保证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语用推理以获得对方的真实意图为目标,本质上是一种非单调逻辑推理,缺省逻辑推理是非单调逻辑推理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语用推理是以常规关系为逻辑参数的非单调逻辑推理.语用推理是常规关系与缺省推理的互动过程.听话人要理解话语,就需要激活其缺省预设,将话语置于一个被激活的、具体的常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语用推理以获得对方的真实意图为目标。语用推理本质上是一种非单调逻辑推理;缺省逻辑推理是非单调逻辑推理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人们总是在充分理解话语之前就已进行某种缺省预设,故能在不完备的前提下进行推理并获得合理的认识。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利用常规关系的嫁接使话语尽量简约;受话人则利用常规关系的补充使信息尽量充实。语用推理是以常规关系为逻辑参数的非单调逻辑推理。语用推理是常规关系与缺省推理的互动过程。受话人要理解话语,就需要激活其缺省预设,将话语置于一个激活的、具体的常规关系中。被激活的常规关系被嫁接到句子中语义空缺的位置上,加上语境补充了相关信息,便推论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法律语言学研究侧重于静态意义方面,结合实践所进行的动态意义研究相对缺乏.法庭语言多为实践性动态语言,有必要在了解法庭语言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探寻法庭语言的实践运用问题.庭审活动中由于语言使用者各方的目的不同,其语言冲突在所难免,而法庭语言策略的选择则是解决庭审语言冲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量刑辩论是对法庭辩论的细化和具体,可以有效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量刑辩论引入庭审,有现实需要、法理及立法依据,检察机关开展量刑辩论活动的模式构造,应当贯穿于庭审之前、庭审过程、庭审之后每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庭审中心主义是保障法庭审判实质性和法院裁判中立性的关键原则,在此种审判模式下各诉讼主体才能够真正富有意义地参加到法庭审判中来。近年来,庭审中心主义在学界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也都提及对于庭审中心主义的贯彻和保障。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现阶段贯彻和实施庭审中心主义仍面临很多问题,其中诉讼资源不足和法官综合素质不到位是最突出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以完善诉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法官诉讼能力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人们普遍关注社会公共安全的时候,庭审突发事件日益危害着法庭安全。大量庭审突发事件如案犯脱逃、自杀、自残、行凶事件频频发生。同时庭审安全形势有自身特点,因而对于庭审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也应建立和完善一套特殊的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政治资源是指政治主体凭借一定的政治权力和地位,为达到既定的政治目标和实现一定的政治价值而在政治过程中所运用的政治手段和政治财富等一切条件的总和。政治资源具有阶级性、可塑性和历史性。政治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政治资源对于政治社会、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律师被法庭剥夺辩护人资格在我国刑事审判中时有发生。律师不被允许继续参与庭审,通常发生在律师被驱逐出庭、主动退庭、未按时出庭或被法院认为不具备辩护条件等情形中。为了维持法庭秩序、维护司法权威,应当承认法庭在特定情形下剥夺律师的辩护人资格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但为了避免法庭权力被滥用,减少负面影响的“外溢”,也应当对法庭实施这一行为加以限制,包括高度重视当事人的意愿、从严限定法庭剥夺辩护人资格的事由、严格界定作出决定的主体并规范相应的程序机制。与此同时,还应系统性地加强对辩护律师的权利救济、重视对被告人的辩护权保护。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公诉人主导庭审辩论周青新刑诉法规定刑事案件由庭前实体审向程序审转化,同时扩大被告人和辨护人的诉讼权利,势必使整个庭审辩论对抗性加大。对此,公诉人如何主导庭审辩论问题值得探讨。一、准确预测,把握法庭辩论焦点,是实现庭审辩论主导的前提。司法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4.
公法思想和著述的核心是国家形象,国家作为抽象的概念,需要语言转介为话语实现其形象的感性把握。政治主体通过话语铺开权力实践逻辑的过程操持,进而通达集体利益实现的终极目的。时下,全球经济走势低迷,中国"迷中坚挺"为其握柄话语权力构建了利好的历史语境。"形合"西方话语权之表,"神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益,是中国共产党从"话语权力"让渡"话语权利"的公义之举,也是彰显中国共产党"和而不同"政治哲学理路的仁心之措。  相似文献   

15.
在讯问、询问、辩论等侦查言语交际中,为了解决自然语言的不完善性导致的语言单位意义的不明确等问题,必须首先考察预设因素。侦查语言交际中的预设是一个语用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语义问题。根据语用预设的最初含义,侦查言语交际中的预设是人们在侦查交际过程中,双方共同相信或接受的认识、知识或者信息,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侦查言语交际中的预设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在侦查言语交际中运用预设时需要遵循一些恰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一、“三段两议”少年庭审新模式的内容和特点所谓“三段两议”即指三个阶段、两次评议。三个阶段包括法庭审理阶段、法庭教育阶段和法庭宣判阶段;两次评议包括定罪评议和量刑评议。作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审程序新模式,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将“一议”分为“两议”,将国内目前通行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审程序中的一次性休庭评议分为定罪和量刑两次评议;第二,将国内通行的法庭教育置于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之前或置于法庭宣判之后的做法,改革为将法庭教育阶段置于定罪之后,量刑之前。三段两议的操作程序是:法庭审理阶段→定罪评议→法庭…  相似文献   

17.
作为侦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侦查活动的延续,讯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过程,以问答对话为主要方式。讯问言语交流的实质就是所谓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主张,人的言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当人们说出一串话语时,他就在完成一种行为,即所谓的"所说就所做"。为了便于讯问言语交流的顺利进行,成功实现讯问的目的,言语交流双方必须遵循所谓的合作原则。对于问题及其回答中的隐含、预设等会话含义,必须借助于语用推理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承办人员常常在二审庭审中将庭审调查划分为两个阶段,讯问当事人和出示证据或质证。检察人员在讯问中要求出证,要得到法庭许可,如法庭不准许,检察人员不得在讯问阶段出示证据及质证。这样做似乎为了参照“一审”程序,但实际上,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一审庭审也没有分为讯问和举证两个阶段。只有原《刑事诉讼法》把庭审调查和庭审辩论分为两个阶段,但就庭审调查阶段也没有再作划分。既然原诉讼法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均未要求庭审调查阶段分为两个阶段,那么,法庭为何仍要坚持把庭审调查分两个阶段?也许有人认为,这样…  相似文献   

19.
浅谈预设在戏剧语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设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近年来已被许多语言学家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诠释。这种语言现象的三种体现形式———语义、语用和心理预设 ,为剧作家的创作 ,从构筑戏剧结构、推动情节的曲折发展 ,到表现角色语言的含蓄并揭示人物性格 ,创造了无限的空间。观众或读者因具备作品中涉及到的预设信息 ,可以较顺利地欣赏剧情、品味角色 :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又会使他们对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法庭话语是典型的机构话语,机构话语与日常话语有着明显的差异,法庭话语的机构性主要表现在法庭话语是目的性交谈,话题和话论转换具有协商性与监控性,话语参与者扮演着特定的机构角色,法庭话语是以信息和多个听众为中心的。对法庭话语的研究不能脱离法庭话语的机构性特征。法庭话语的机构性是更好理解法庭话语的关键之所在,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