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丽江的发展得益于旅游业的开发,旅游业的勃兴源于丽江独特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做深、做精、做强丽江的民族文化,是推动丽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笔者所指的丽江专区,是指1950年4月成立的丽江专员公署辖区,辖丽江、永胜、华坪、宁蒗、中甸、德钦、维西、碧江、福贡、贡山、兰坪、泸水、鹤庆、剑川等14个县。丽江专区地处滇西北横断山区,地貌类型丰富,世居纳西、藏、彝、傈僳、白、独龙、怒等民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共和国建立初期至1965年前后,党和政府开始在专区各县摸索筹建民族贸易机构,公平从事民族贸易,部分物资价格由政府补贴,竭力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此举,既活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也为发展经济、消除民族隔阂、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12月4日,从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的丽江!以整体保护的形式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以来!丽江古城连创下年接待游客二#三百万人次的业绩"+&&,年更是创下了"!)万人次的新高!旅游年综合收入已突破"&亿元"丽江旅游业的异军突起!被旅游界称为$民族文化和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丽江模式%的全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可持续性文化旅游发展丽江合作模式%!它将被制订为文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纲要"$丽江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框架体系!它由四个相…  相似文献   

4.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关系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民族文化根基的稳固,关系先进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云南丽江自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探索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旅游产业发展双赢的“丽江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为主要手段,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丽江模式”不仅为困惑许多地方的古城保护事业探索了新路,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示范。它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这样,历史文化遗产就可以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因素。  相似文献   

5.
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强、产业链长的产业.文化与旅游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两大产业之间密不可分与相辅相成.推进旅游与文化,实现两者的互融共进,既是文化与旅游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内外许多文化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云南丽江旅游特色就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这是丽江旅游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云南丽江是最主要的纳西族核心聚居区,纳西族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是丽江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可以说,纳西文化在丽江的发展,事关纳西族的兴衰。从纳西文化的现状看,随着丽江旅游业的突飞猛进,外来文化也随着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越来越多地对纳西文化形成了冲击、同化、消解,传承纳西文化是一个势在必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丽江的旅游业。起步于1994年。这年11月,云南省政府召开了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发展思路,并确定了保护丽江古城的“54321”工程。从此,丽江旅游业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发建设阶段。经过12年的发展,丽江的旅游业不断做大、做强、做新,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6年2月,云南省政府再次召开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丽江旅游业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回顾与总结丽江旅游业发展经验和成绩的同时,也要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开拓视野,注入新的思路和理念,要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把丽江打造成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8.
丽江的发展得益于旅游业的开发 1994年和200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两次召开滇西北旅游现场会,分别提出开发丽江和要做大丽江旅游业;中共丽江市委、市政府则提出旅游先导、文化立市和打造文化旅游名市;这些举措,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1994年至2008年,游客量从21.7万增到625.5万,翻了28.8倍;旅游收入从8141万元增到69.5亿元,翻了85.4倍;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已占生产总值的49.3%."十五"期间,丽江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分别为11%、33%、21.5%和0.4%,创历史5年计划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9.
施静春  歹永聪  谢祖禹 《社会主义论坛》2013,(3):F0002-F0002,I0001
丽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三遗产桂冠;丽江,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一、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一百个小城市之一;丽江,是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魅力城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共云南省丽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护好、管理好丽江古城作为神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求保护、谋长远、增后劲、蓄势能、促发展,着力在把握遗产地科学发展规律,创新保护理念,转变管理模式,开拓发展视野,丰富古城内涵上下功夫,对丽江古城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保护项目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对外交流等方面,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探索出了一条保护与利用共赢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昆明金馨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成立之始,就以其先进的企业文化,科学的管理思想,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迅速崛起于云南物业管理行业之林。历经十二年的发展,现拥有5个分公司,员工2000余人,服务区域跨昆明、曲靖、楚雄、大理、丽江、  相似文献   

12.
"八五"及"九五"期间,在历届地委、行署的带领下,丽江各族人民团结拼搏,使得丽江旅游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今后5年,加快丽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围绕建设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国家重要的水能基地和云南省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三大目标,认真实施旅游先导、农业创新、科教兴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超过一亿,占全国人口8.4%分布在64%的国土面积上.中国有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几乎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与15个国家接壤,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在世界上多民族国家中绝无仅有.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面临着世界上任何政党从未经历过的考验.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促进中国各个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关键时期,所以统一战线中的民族问题尤为值得执政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作者最近所做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对获得三项世界遗产荣誉的丽江市当前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事例进行了基于诸多个案的实证论述。文章结合丽江拥有的典型的不同民族聚居杂居、多元文化共存的历史,着重对当前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以及永胜县的民族“三交”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得出了如下结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当代新形势下各民族“三交”的重要因素;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推动了当代各民族更坚定的国家认同和铸牢共同体的意识;改革开放促进了各民族更多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文章还分析了当前丽江市各民族“三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特点。文章认为,应多从各民族的文化(包括古籍、文学艺术)的相互交流交融中深入研究民族关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多有一些具体的个案研究,来实证地探讨如何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丽江纳西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在国家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代背景下,丽江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丽江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西部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当前,为发展民族经济,各少数民族都积极投身文化旅游潮流。但多元文化格局给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处理好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是文章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大姚县位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与省内的大理、丽江等地州八县接壤,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上地面积4146平方公里,有22种民族,人口28万人,含14个乡(镇),一个矿区、147个村公所(办事处),1610个自然村,是全州治安较复杂的贫困农业县.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是当代中国的宪政问题之一。民族间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历史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凝聚力及公权的强制力,它更应基础性地依赖于民族间发展出一种拥有最大公分母的精神层面共识以及资源理性配置的制度性条件与框架。宪政认同便是对这种依赖的回应。宪政认同是在承认民族认同间差异的基础上,进而为这种差异构建一种法政层面的共性与交集,为民族认同这种历史、文化与感性的认同奠定一种更深层次的制度性认同框架、规范与发展方向。在当今中国语境下,民族认同应以宪政认同为转向目标,公权对少数民族发展权进行法律保障能使其承担起重要的民族完政认同构建功能,而民族宪政认同的发展对民族分离态势的消解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丽江市民族歌舞团是丽江市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试点单位。自2003年6月丽江被正式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来,通过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了一条国有艺术院团改革的成功之路,得到了李长春同志的肯定,并被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列为“主体创新”案例进行推介。  相似文献   

20.
由于标准专利具有调整市场准入门槛的特征,因此市场中的其他经营者很容易被收归于拥有行业标准的知识产权企业,而市场标准一旦从事实上或法律上确定下来,专利权人就拥有了控制市场竞争态势的能力.反垄断法的必需设施理论是对知识产权私人保护的调整和救济,目的在于激励创新、保护竞争,根据这一理论,拥有标准专利的专利权人有义务让下游厂商以适当的条款使用其专利产品.为了防止反垄断法被滥用,这种强制干预应当限定在严格的适用标准下.2013年年初审结的华为诉美国IDC公司案,是反垄断法必需设施理论在我国标准专利案件中得到运用的第一案,本案的判决有利于保护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在分析路径上仍然有待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