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见尼罗河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亚里士多德飞机从华盛顿道拉斯国际机场起飞后,我便进入了梦乡。醒来时飞机已经飞抵埃及上空。凭窗鸟瞰,绮丽的尼罗河宛如长长的白色丝带,蜿蜒在黄褐色沙漠上。有句非常著名的阿拉伯谚语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往事一幕幕浮显在眼前:读大学时,是一位埃及教师为我们讲授阿拉伯语,大学毕业进入研究所后,我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埃及经济的,第一部与  相似文献   

2.
受国家教委派遣,我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在久负盛名的开罗大学度过了20个月的留学生活。尼罗河的甘甜滋润、金字塔的神奇传说、阿拉曼的白色沙滩、阿斯旺的宏伟高坝,当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但与我日常打交道的埃及老百姓,尤其是西装革履的博士教授、热心政治的青年学生以及神出鬼没的便衣警察,同样给我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连接非亚两大洲,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养育了埃及绵延7000年的灿烂文明。  相似文献   

4.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艺术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芒.在尼罗河环境下孕育出的古埃及艺术,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古埃及艺术所体现出来的对称性、平衡性、神圣性、实用性、完美性、写实性、象征性等风格,都与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在尼罗河环境下形成的宗教思想、灵魂不灭观念,以及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和法老的权威深深地影响着古埃及艺术.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也滋养了古埃及艺术.从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视角审视古埃及艺术,是深化"尼罗河与埃及文明"这一课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尼罗河水争端由来已久,沿岸各国立场迥异。随着尼罗河沿岸各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连年的干旱,尼罗河水争端日趋激烈。特别是2010年肯尼亚等五国签署重新分配尼罗河水份额的协议,更引起了主张维护其历史权利的埃及和苏丹的强烈不满,引发了新一轮的争端。尼罗河水争端的解决有赖于沿岸各国进行直接的协商谈判,各国都应作出一定的妥协,在遵循国际水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追求共同订立全面、公正合理且兼顾各方利益的多边协议;并最终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来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6.
金字塔光辉下的采石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埃及劳动人民在尼罗河两岸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古王国时期的采石文化作为古代埃及文明的组成部分同样光彩夺目.古王国时期最伟大的建筑形式莫过于金字塔,这一时期的采石文化深深地打上了金字塔的烙印.采石文化由采石方式、采石对象、采石场所、采石动机和采石历史五部分组成.采石方式与古王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采石对象体现在古代埃及的地质背景和石材种类上;采石场所是采石文化的核心内容,古代采石场沿尼罗河两岸的近水分布是其主要特征;采石动机具有一定的行为学意义,就地取材是其主要原则;采石历史提供了采石文化的时间维度,是研究采石文化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赵克仁 《西亚非洲》2012,(5):89-105
自然崇拜、亡灵崇拜和法老崇拜是古埃及宗教的核心内容。亡灵崇拜是埃及宗教发展的中间环节,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亡灵崇拜是埃及自然崇拜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埃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历史,因而是人间社会力量的折射。亡灵崇拜还受到埃及人思维模式和尼罗河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亡灵崇拜中蕴涵着埃及文明的重要信息。金字塔文、棺文和亡灵书等死者之书反映了埃及当时的社会变迁、道德风尚和民族习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亡灵崇拜观念支配下进行的雕像、绘画,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水平与大众审美;木乃伊制作、金字塔建筑等冥世活动中蕴涵着埃及人的死亡哲学。  相似文献   

8.
埃及学是近代兴起的、研究古代埃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一门综合性专门学科,涉及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文学、宗教学、艺术、建筑学、医学、生物学、天文学、数学和技术史等多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时间范围上起尼罗河流域人类的出现,下迄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埃及学在西方世界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很完善的学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朱良(1996年1月23日)新年刚刚开始,我受吴学谦会长的委托能在展望新的一年的头一个月,向大家做工作报告,与大家共商协会的发展大计,感到非常荣幸。交流协会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1981年9月,...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3日,埃及前军方领导人阿卜杜勒—法塔赫·赛义德·侯赛因·哈利勒·塞西(Abdel Fattah Saeed Hussein Khalil el—Sisi)以96.9%的压倒性优势击败前左派领导人萨巴希当选埃及新一届总统。埃及2011年爆发“1.25革命”以来,其政局始终剧烈动荡。此次大选结果表明,塞西被民众寄予厚望,即期盼他能给埃及带来安全与稳定。但目前埃及社会严重撕裂,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塞西的未来之路遍布荆棘。  相似文献   

11.
上篇记叙了我在沙特工作期间关于公共外交和人文的故事,我出使埃及期间也有很深感受。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埃及人自己讲,埃及有7000多年的历史。记得在埃及工作期间,我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一起讨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我就说起了在埃及工作期间对埃及古老文明的领会,埃及人民在五六千年前就能创造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这是很神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和中俄(苏)建交5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决心以此为契机,使两国关系在21世纪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回顾中俄关系50年走过的历程,不难看出,既有过亲密合作,也有过尖锐冲突,更有今天经过冷静审视后所确立的健康关系。中俄关系跌宕起伏的50年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建立以共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基础的“兄弟”友谊(1949-195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苏联政府即宣布与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12月16日,毛主席抵达莫斯科访问,访问期间,两国签订…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各位大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纪念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即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我谨代表中国亚非学会,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这一共同盛大节日表示热烈祝贺!1956年5月30日,中国和埃及两国具有卓越战略眼光的领导人,高瞻远瞩,不顾某些国际势力的压力,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同年8月10日和9月24日,叙利亚和也门分别同中国建交。从此,开创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新时期。之后,陆续到1990年,中国同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外…  相似文献   

14.
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其西部博克兰地区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这是印1974年5月18日首次核爆炸24年后再度进行核试验,标志着印度已由“核门槛”国家发展为“核武器”国家。印度的核能力(一)核材料与核武器生产能力核机构与核设施早在19...  相似文献   

15.
重返阿尔巴尼亚孙建蓉1994年2月10日,我作为北京祥麟实业集团总公司成员和助理总经理兼翻译,前往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首都地拉那开办第一家正规的阿中合资企业──《迪尔贝克》(地拉那──北京之意)有限股份公司。这是我在阿从事7年援外工作于1977年底回国后...  相似文献   

16.
2010年9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巴以和谈艰难重启。2日,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主持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美国国务院进行中断近20个月后的首轮直接对话,寻求达成一项和平协议。第二轮对话14—15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双方同意此后每隔两星期举行一次会谈。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仍是巴以和谈的最大障碍,国际舆论对和谈进程普遍不乐观。埃及《今日世界报》13日分析称,当前巨大的内外压力使内塔尼亚胡既需要维持直接谈判,  相似文献   

17.
巴以第二阶段自治协议的背景与影响李莉9月24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埃及塔巴就巴第二阶段自治问题达成协议。9月28日,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持下,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正式签署这一协议。这是继《奥斯陆原则声明》和《开罗协议》后巴以...  相似文献   

18.
埃及掠影     
埃及掠影程星原友好热情的埃及人不久前,我到埃及学习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使我有机会对埃及社会生活通过实际体验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到埃及后最突出的感觉是阿拉伯人的友好热情。不论你想去哪里,只要你懂得当地语言,便不必担心迷路,因为总会得到热心的当地人的...  相似文献   

19.
南非新政府内外政策基本思想曾强南非4月26-29日举行历史上首次多种族民主大选后,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主席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非国大主要领导人之一姆贝基出任第一副总统,前总统、国民党主席德克勒克出任第二副总统。5月11日,以...  相似文献   

20.
埃及掠影     
埃及掠影程星原友好热情的埃及人不久前,我到埃及学习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使我有机会对埃及社会生活通过实际体验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到埃及后最突出的感觉是阿拉伯人的友好热情。不论你想去哪里,只要你懂得当地语言,便不必担心迷路,因为总会得到热心的当地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