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章擦石,平地暴富玉石界行话:多看少买,多擦少解半粗半细也成器跟着师傅在密支那学了半个多月擦石头,我又回到了佤城,同朋友小G,合伙买了一件货。这是件大谷地的石头,属于老场区;黄盐沙皮,有三指宽的蟒带,形状如同一个拳头。拳头顶上被敲开了一个碴口,露出石榴籽大的一沙,半是细沙,对我的经验大为怀疑,坚决不肯擦,要原封不动的卖,只要赚个几万,几千也行。我大为恼火,骂他:“要赌石就要有赌的胆量,娶来了媳妇不上床,干什么用。”小G也有理:“照这个扮相,保本没问题,你那本事,粗沙细沙都看不出,要是一擦露了底…  相似文献   

2.
马文秋 《新青年》2007,(12):4-6
我在山上意外救助了一条中毒的黑尾蟒,几天后的夜里,它竟然跑到我家帮我捉起老鼠,对我充满善意,我们因此成为了朋友。但意外降临,爸爸活捉了黑尾蟒,在我的拼死哭劝下才放生。以后的事情更难以想像:黑尾蟒给了我一件最宝贵的礼物,改变了我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哥俩儿     
岳东 《新青年》2006,(12):17
暑假剩下没几天了,二林却还没有返校的意思,大林知道二林的心事,为这事,哥俩儿也唠了不止一次两次,争执了不止一次两次,总是没有结果.大林沉默了半天,说:"要不我把韩叔找来吧,让他给主持一下."  相似文献   

4.
第四章 人无相同脸 石无相同面 玉石界行话:神仙难断寸玉。两点之间不是绿 那年,我到后江场上买石头。有一个洞里挖出两件货:一大一小。大的有皮,有蟒,带松花;小的满色,绿汪汪一块。洞主很干脆,大的20万,小的30万。我和洞主很熟,原先作过邻居,几句话,他就让了价,我掏了20万,买下小的一块。跟我一同去的伙伴,也掏了20万买下大的那块。我认为自己拣了大便宜了,20万就买了一件色货,我朋友20万才买了一块赌货,到底有几分绿,还是未知数。我揣着这件石头急匆匆来到泰国,落下脚来就找商人看货。第一个商人看了货,不言不语,走…  相似文献   

5.
“我1943年生于天津,父母早亡,我和姐姐、妹妹三个是由亲戚养大。1961年刚满17岁的我,正在天津一中上学,由于赶上困难时期,为了保障姐姐上大学,我迫不得已地放弃了高考,到工厂当一名钳工。大概是为了解决经济上过于紧迫的局面,为了能够多挣几元钱,我又不得不加入到支边的行列——在坝上草原、察北农场,我先后干过农工、畜牧统计员、喇嘛庙里的会计、司药等。是草原的牛奶和新鲜空气养育了我,也是草原那艰苦的生活锤炼了我。当  相似文献   

6.
吉安 《新青年》2006,(10):26-27
弄堂里遇到爱哭的你 为了省钱,我没给朋友说,就自己搬到了一个破旧又杂乱的弄堂阁楼里去住. 走进弄堂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不知是谁的吊带,在一阵风里,从头顶的竹竿上飘落下来,正落在我的脖子上,湿漉漉的,像上海近几日的天气,让人憋着一股子气,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抬头正要吼叫,却看到左侧的阁楼上,一个化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子,拿着个竹竿,正看着我脖子里彩棉的小吊带,兀自发愣.我有些气,拿着小吊带"噔噔噔"地上了楼.站到自己阁楼窗口的时候,我才恨恨地朝对面的女孩子喊:"嗨,对面阁楼里的,衣服你还要不要,不要我就扔掉了!"  相似文献   

7.
阿米哥     
正暑假小住芝加哥时,我曾在一个叫金筷子的中餐馆打过工。第一天上班时,女经理南希,台湾人,胖,浓妆艳抹,指示一香港小伙儿杰克,带我到厨房、餐厅、吧台,"先熟悉熟悉"。多年前,从大学分配到作家协会工作,党组一领导找我谈话,也让我"先熟悉熟悉"。杰克21岁,读大二,小个圆脸,狮鼻厚唇,不厌其烦地讲述各种注意事项,茶水怎么加温,制冰  相似文献   

8.
龙起源于华夏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古人集动物精华于一身的产物。我们的祖先将龙描述成鹿角、牛头、蟒身、鱼鳞、鹰爪的形象,赋予了"变化无日,上下无时"的神力,寄寓其抵御灾害,惩治罪恶的理想和对于祥和、安宁、富足的向往。而龙纹图饰的应用,也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龙的艺术形象。商周时期,龙纹在青铜器和玉器等器皿上已经比比皆是,但仍  相似文献   

9.
1971年6月28日,我出生在大连一个平民家庭,上有一个大我3岁的哥哥。在我9个月时,一天,突然感冒发烧,妈妈忙抱我去医院,打针吃药仍高烧不止。爸妈急坏了,抱着我走遍了大连各大医院,反复检查,仍查不出病症。由于高烧不止,导致全身麻痹,肌肉萎缩,手、脚、脖子等关节不能动弹,仅仅一个月,我变得目光呆滞,不会哭,不会叫,甚至不能坐,不能动。从此,爸妈背着我开始了艰难求医之路。某医院医生劝我父母说,治好了也是一等残疾,他这么小,与其痛苦一生,不如献给医院做医学实验品,以帮助治疗其他同类病人。在医院的反复劝说下,爸妈同意了,可当医生抱走我…  相似文献   

10.
我读"高四"     
落榜生赵志对我吐露了这样一段苦衷——6月,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我没能够上本科分数线。学校“一模”(高考第一次模拟测验“)二模”的时候,我还是老师的品牌,父母的光荣。这场12年寒窗的决赛,我深知它的重要。我不仅为自己在考,也为父母为老师为学校在考。一个月前,亲友的祝愿和嘱咐就八方飞来。临考,父母第一次到现场接送,班主任再三叮咛一定要放松。谁知这些增援和打气,最后都变质为魔妖和绊脚石。我兵败6月,上高价民办学校又苦于没钱,也于心不甘,我决心再搏,8月,报名上了这所高中补习学校,读“高四”。这是一所在非常时期实施非常做法…  相似文献   

11.
正学者王湜华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总觉得这位著名的学者、红学家、书法家并未离去,只是进行了一次漫长的远行。他的远行,给我的感觉,就像雪莱的墓碑上镌刻着的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名句":他的一切都没有消失,只是经历了海的变异,已变的富丽而又神奇。"记得初次见到王湜华先生,是1998年12月。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20周年,我所在机构组织拍摄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1,(6):38-39
直话直说语出惊人 文芳出道以来,常常"语出惊人",从当年"红星大奖"颁奖典礼上一句"我明年该拿什么奖呢?"到这届颁奖典礼上的"不小心"言论风波;她的片言只语,已经是各大报章媒体大作文章的常客.  相似文献   

13.
朋友     
那年我11岁,正是踌躇满志的年龄。我记得那是1964年2月份,我在新南威尔士州中北部海岸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我终于成了"大孩子"了,因为那年我上了小学最高的年级。我的新老师是柯里斯赫莫先生,他是一个性格活泼的人,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课常常以高唱《雪河来客》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2003,(9)
细敬的细雨:你好,我是一个23岁的男青年从小到大,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我是个“大舌头”,平时讲话发音不清,别的音还差点,惟有“1”音总是被我念成“n”。小时候,我是个活泼的孩子,有一次在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让班上每一个同学都到黑板前去大声朗读拼音字母,轮到我时,却怎么也过不了关,总是将“1”音念成“n”音。于是,老师当着众多同学的面把我批评了一顿。我气得流下了泪水,我心里真是不服呀,明明我那样念了,可为什么还是念错了呢?班里的同学都笑得合不拢嘴,我的脸真是丢尽了。从那以后,一到老师叫学生回答问题,我的心就“怦怦”地乱跳,我担心再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从此以后我不敢和别人说话、聊天,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沉默不语、不说不笑的小男生,一直到今天我成了一个大小伙子,我仍不愿意在人前讲话。  相似文献   

15.
正汽车在公路上盘旋了一阵子,就到了布里斯班的奴沙小镇景区门口。果然是气韵不凡的所在:造型别致的岩石伫立在海边,冲击着海岸的浪花在阳光下如雪莲般怒放,弥漫的水雾在晌午阳光照射下开放出多个大大小小的彩虹——真是罕见的景观!朋友们欢畅地叫着,手机、照相机忙不迭地拍照。我嫌双肩背太碍事,顺手将它扔在一棵大松树下……真是浑然忘我呵!在这里流连了好一段时辰,才带着幸福的愉悦感朝下一处景点走去……  相似文献   

16.
也谈三国热     
这些年,从电视百家讲坛连播《易中天品三国》,到新版电视连续剧《三国》与相当成功的《三国演义》同时热播,不忌重复,不信观众会厌烦,硬是要比上一比,而且比得众说纷纭,热火朝天,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掀起了一波"三国热"。影视界的"重拍热",一是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如《我这一辈子》;二是已经拍过电视连续剧,现在有了电脑绘画和新的特技手段,予以重拍的,如《西游记》;三是电视连续剧获得成功,一再拍摄续集,如《铁齿铜  相似文献   

17.
都市玉男     
就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必须改变自我--两岁的女儿指着她童话书里的一个妖怪对我说:"爸爸,这个怪东西看上去和你一样."我看了看镜子里自己的形象.4个月大的儿子刚刚在我惟一一件干净的衬衫上吐了奶,我那体面的咔叽裤右腿上有一条自行车机油印,左腿上有一些斑斑点点的白油漆.  相似文献   

18.
爱的灯亮着     
正"有你在,灯亮着。"巴金曾这样说冰心先生。冰心先生离开我们已20个年头了,但她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文学史里,而且越活生命越是芬芳。她是文学精神与人类文化的一座长明灯塔,永不熄灭。2016年6月18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牢记的日子。这一天,第七届冰心散文奖颁奖会在承德市兴隆县剧场举行,我的散文集《无花》,迎来了属于它的花期。当我步入颁奖会场的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冰心先生青年时期的照片和老年时期的照片分外醒目,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她从一个文学青年到文坛祖母的辉煌历程。眼角倏然被热泪盈满之际,我听到冰心先生微笑着对我说:四毛,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你拥有爱情了吗?  相似文献   

19.
又到了放榜的日子。6月23日,每年到了这天,参加高考的考生们便会大不安。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学习生涯,到今天,就会有一个结果了。按我们的说法,这叫"揭锅"。一般到这时候,空气中,便凝着浓得化不开的兴奋与惶恐。然而今年,却格外清静。黄昏时分,甬路上,见几位同事,正悠闲地踱着。一人高声问过去,分出来没有?另一人便朗声答过来,刚上网查了,还没出来。  相似文献   

20.
人鸡大战     
这已经是我一周内第五次上日用杂货店了,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我女儿打来的。她的语气在电话里听起来惊慌失措,"卫生厅有一个人到咱们家里来检查,她说有人向卫生厅举报咱家私自养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