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3):71-72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月份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以经济现代化为主题.提出了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图: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全面完成经典经济现代化,基本实现综合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左右(按经济现代化定量评价);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科院2月初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虽然有许多网友对报告中描绘的到本世纪中期的美好蓝图颇有微词,称之为“画饼充饥”,不过依我之见,这份报告的真正看点并不在于对2050年的预期,而在于其首次亮出了“社会现代化是人类进步的主旋律”这面鲜艳的旗帜,赋予“社会现代化”以高于“经济现代化”的地位。正如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所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只是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21世纪的中国,面临第二次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2006年新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社会现代化研究》(课题组长何传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刊编辑部根据此报告的资料,并参考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经济现代化研究》的有关数据,整理归纳出“现代化报告”的几个主要观点和论据。期望给读者一些事实,一些启示,并希望引发读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陆学艺 《传承》2012,(21):80-80
搞好社会建设,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新领域,还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是我们今后5年、10年、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而且要实现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社会建设解决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失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39.8万亿元(约合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从提出“职能”概念开始,经历了“经济职能转变”“加强公共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优先”三个理论阶段,与实践中的“计划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适应型”向“自主型”转变的过程基本同步。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着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挑战。创新体制机制、释放社会活力、应用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需求管理能力、资源保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必将重塑公共服务能力结构和功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面向治理现代化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差异性研究作为“小切口”,有助于做好政府职能转变这篇“大文章”,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祉增进。  相似文献   

6.
走节约资源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资源的发展道路并不是应对资源紧缺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国家前途的重大战略,实质上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文胜 《求索》2014,(9):30-34
立足于中国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纳入到“两型社会”建设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在深入把握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变化和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探索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资源要素利用方式转变、以“两型”农业为导向的农业生产体系转变、以农村信息化为突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以农业制度创新为引擎的政府农业职能转变的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永续利用,无疑是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具体对策的选择,可以作多角度的考虑。经过思考,自以为这“五篇文章”缺了哪一篇都无法真正实现城乡的统筹和二元化格局的破解。(一)做好农业产业升级的文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明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良好开局”“,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具体将实施“转变、拓展和提升三大战略”。所谓“转变战略”,就是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所谓“拓展战略”,就是要跳出农业抓农业,跳…  相似文献   

9.
建设品牌强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为建设品牌强国、打造民族品牌指明了方向、目标、任务和路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是我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要加快全面建设红河州小康社会进程,必须大力实施“四化联动,梯度推进,统筹发展,富民强州”的战略,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农村发展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建设奔腾红河、和谐红河。一、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制约红河州经济发展全局深层次矛盾的战略举措。从全面建设红河小康社会战略上思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何明 《今日广西》2008,(24):24-25
广西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73年桂林市正式对外开放,开启了真正意义的广西旅游业。1979年~1990年。广西旅游业由“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以来,浙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基本完成,为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7)
<正>当前,青海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省蓄势转型、奋力赶超的一年。回望这一年,一项项措施的出台、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实施,促  相似文献   

15.
吴琳 《学习与实践》2009,(11):156-163
我国城市从改革开放前以“工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今天“以人为本”、“宜居城市”建设为主导,其间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发展工业主导城市;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发展经济主导城市;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即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管理理念经历了从“发展工业的城市”到“发展经济的城市”再到“和谐发展的城市”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重要指导思想,都标志着中国的发展战略理念已由第一次现代化(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建设为主要特征)转向第二次现代化(以知识化、信息化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特征)。全面小康就是要加强社会发展的力度。全面小康意味着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且把可持续发展提到重要位置,明确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今年的SAR…  相似文献   

17.
著者在该书《序言》中介绍说:“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作者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有关中国法制现代化问题探索的一次初步总结。本书以20世纪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法律革命为叙述主线,着力研究了中国法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历史转变及其本质性趋势,旨在把握中国法制变革进程的特殊逻辑,认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是我省产业化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十五”期间湖北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采取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7,(2):48-48
2007年1月,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公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该报告指出,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需要8年。这就是说,我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同舟共进》:您如何评价近30年来的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周瑞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实现了三大转型:一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变,二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三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