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求贤》2013,(1):F0002-F0002,1
郑哲敏 中国物理学家,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技术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2.
瓜田 《前线》2009,(12):50-50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开花结果了。曾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光纤之父”高锟,今年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再联想到去年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让鄙人有些话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3.
<正>施一公,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一系列国际奖项,是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2008年2月,他放弃了在国外的高薪与荣誉,全职回到祖国,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与巨大震动。"中国正处在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科学家理应去私心、敢担当、有作为,把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  相似文献   

4.
斯信强 《当代贵州》2013,(12):23-24
著名古人类学家、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曾著书写道,我国西南广大地区"位于人类起源的范围之内"。地处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上的六盘水市近年来发现多处史前人类遗址,无疑给这一论断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5.
1952年生于纽约的钱永健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6时左右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6.
收入有多少? 铁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并不介意“晒”出他的收入。他1995年当选院士,当时每月的“院士津贴”是200元,几年后上调至每月1000元。迄今为止,1000元仍是全体两院院士享受的月度津贴标准。80岁以后的两院院士成为“资深院士”,不再拥有院士选举的投票权,但另外领取“资深院士津贴”,每年1万元。  相似文献   

7.
胡新民 《党史博览》2022,(2):21-24,27
谈家桢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于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7年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还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8.
原籍山西岚县的美籍华人张民觉博士(1908—1991),英文名Min-Chueh Chang,是世界闻名的生殖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生涯中,他发表了350多篇科学论文,荣获许多高级别奖项,3次荣获诺贝尔奖提名。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14):46-47
明确两种提名渠道、增加全院院士终选投票环节、增加“劝退”规定……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直面社会反映强烈的行政化、功利化等问题,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梅宏与孟杰,两位享誉世界的贵州籍学者,在不同的领域摘下科学的桂冠,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9月22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公布2018年度新增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和北京大学教授孟杰两位贵州籍学者入选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由英国皇家学会与欧洲各国的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并于1988年成立,是国际上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其  相似文献   

11.
曾鼎 《廉政瞭望》2018,(6):81-81
该书完整地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微软创始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比尔·盖茨曾大力推荐《基因传》,并在书评中写到.技术的善恶完全取决于我们——不止是科学家、政府官员和财富足以创建基金会的人——对这些新技术的思考,以及这些技术应当如何被使用,又不应如何被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杨飞 《党课》2013,(6):77-79
王选(1937—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相似文献   

13.
在200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中,我省有两名60后专家当选,他们是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专家、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教授和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动物免疫学和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专家张改平教授。这是我省继2003年在两院院士推选中各有斩获后,又一次在同一年当选两名院士。  相似文献   

14.
《求贤》2013,(10):60-60
近日,国际著名数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微分几何》杂志主编丘成桐往《对引进科学人才的几点想法》一文中指出: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人才大国必须要走两条道路,  相似文献   

15.
同莲娣  蓝芳  袁丽 《求贤》2014,(3):20-23
李正名院士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他敏捷的思维、严谨的表达、广博的知识。还有不苟言笑的表情,可以说,在这位83岁的院士身上.有很强的“科学家范儿”,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选和项目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得知获奖。84岁的闵恩泽说:“这是全国几代石油化工人通力合作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7.
熊康宁 《当代贵州》2007,(14):15-15
今年3月.我们贵州师范大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签订了引进合约,今后,卢院士每年有3至6个月时间会在师大工作。这是贵州首次成功引进院士。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2,(3):58-60
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是中国工程院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建设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和引领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基础。如何持续保持院士队伍的质量、活力与荣誉,推进院士队伍科学发展,成为我院中心工作之一。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建设"研究。该项目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基本状况、国外工程院院士队伍现状和发展趋势、新时期我国工程科技队伍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19.
对2011年的那次院士评选,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志栋至今记忆犹新:一个名叫陈明宪的厅官,因参评院士第一次走进了他的办公室一年之后,陈明宪因涉嫌腐败落马。  相似文献   

20.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