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余鸣 《今日民族》2002,(5):26-28
对传统的保护态度不仅因为外来者对文化特色的喜好和猎奇,更是出于对自我历史与文化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3.
村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必须将其充分体现在破解当前农村最为紧迫的空壳村、空心村、空巢村、空转村的“四空村”难题中。具体来说,要提高村级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能力,破解空壳村难题;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协调组织能力,破解空心村难题;提高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破解空巢村难题;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执行能力,破解空转村难题。  相似文献   

4.
徐朝霞 《今日民族》2002,(11):12-14
在著名风景名胜地蝴蝶泉边,坐落着一个中国最大的白族聚居村——周城村:国道214线穿村而过;公路旁,村中央,那座气宇轩昂的典型白族建筑.以及照壁上那四个颇为自信的大字“秀甲天南”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过往行人如果你有兴趣就此下车驻足观看。你还能发现。那四个大字旁写有一诗“天生旅游处、地就白族村”。照壁左边是挂有“小康村”称号的大理石牌。右边是挂有“亿元村”称号的铜牌,这都是中共大理市委、市政府分别于1997年10月和1998年1月授予该村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广大农村党组织书记要充分认识围绕"一村一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培训的重大意义;要把握好沈阳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任务,真正把发展"一村一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紧抓好;坚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加快推进"一村一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特别是发展"一村一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玲 《传承》2011,(21):26-28
依法治村的实质和核心是村民自治,依法治村就是依法进行村民自治。如何坚持依法治村,如何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一是要处理好村民自治和坚持党组织领导的关系;二是要抓好"四大民主"的落实;三是要处理好村委会和村支部的关系;四是要全面推行一制三化。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苏州阳城湖镇下属消泾村和枪堂村为例,尝试通过对其产业发展模式的归纳与总结,展现苏南地区普通乡镇当前的产业结构、产业生态化发展形势、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情况;继而发现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周大标 《今日浙江》2014,(14):57-57
正左溪镇岱根村地处海拔600多米的山上,距离庆元县城60多公里。能人下山脱贫,年轻人外出务工后,空旷的大山里留守着80多位村民,他们种水稻,栽吊瓜,培育食用菌,赚着微薄的收入。因为收入有限,如果遇到天灾病险,往往"一夜返贫"。工作中,我思量着在岱根村筹建互助基金的念头,给村民多提供一份保障。这在左溪镇早有先例。2012年8月,青竹村在县慈善总会倡议下,探索人人皆可慈善的"微慈善"公益,捐款数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部分,而村级主职干部则是乡村治理中的主要力量,我们趁恩施州对村主职干部进行集中换届的时机,对恩施州村主职干部的现状作了一番调研。调研中发现村主职队伍的现状虽然整体比较稳定,但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村主职干部由于工资、养老、工作环境等问题,辞职、工作积极性不高、疲于应付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认为这一现状是由现行的"乡政村治"模式本身的内在矛盾引起的,乡镇政府的"悬浮"及越来越严重的压力型体制都弱化了国家对乡村的治理能力。"乡政"没理顺,"村治"也就难以达到其实效。其解决的思路就是,一要加强乡村治理力量的建设,二要重新夯实国家对乡村治理的中间阶层即乡镇政权的力量,当然这一过程不是简单地注入资源,而是重塑"乡政"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土地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存在在历史上起到过相当积极的作用,但对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若仍然按照计划经济年代的模式来确定农村集体土地并不妥当。由于村主体在法律上和实践中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上集体所有的形式与实际间的矛盾,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束缚,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法制的完善。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进行改革,从实际的土地所有权转变成形式的土地所有权,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土地权益,最终取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全部转为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11.
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村转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形态越来越多的出现,它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发展逻辑。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人群特征、利益诉求和治理体制等方面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对党的执政基础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从"社会党建"概念界定入手,结合F区H社区个案的剖析,总结归纳村转社区党建的一般问题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更有生机活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王习明 《湖湘论坛》2000,13(4):44-45
村级不良债务的大量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要从根本上制止新的不良债务的产生和切实处理好已形成的债务,就必须认真调查村级债务的构成情况,分析造成村级不良债务巨增的体制原因,以制度创新来化解村级不良债务。……  相似文献   

13.
张树忠是青县流河镇南孙庄村人,青县政协委员,他既是南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又兼任中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南孙庄和中孙庄曾经是典型的"老大难"村,张树忠上任后,他带领两个村的村民修路、打井、清渠、改造中低产田、建家具园区,一系列的"组合拳"后,老百姓的心气顺了,民心齐了,干劲足了。这两个村也由过去的后进村,变成了和谐稳定的幸福村。  相似文献   

14.
朱之初 《今日浙江》2012,(17):52-53
新昌县大市聚镇西王村党支部书记吕乃军空闲时,喜欢到浙江博泰纺织有限公司周边转转.问问企业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他说:“博泰公司是我们村的‘财神爷’,每年交给村集体1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落实,有效实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针对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中存在的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难体现、民主监督制度缺乏、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去年年初开始,温岭市在浙江省率先探索建立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简称村监委会),力求从体制上寻求突破,积极寻找一套既能体现党的领导、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又能确保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依法办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结合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又在全市16个镇(街道)进行了全面推广,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权力结构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 ,是重新构筑农村社区内的权力结构 ,使之由一元国家农村基层政权转变为一元村民自治权 ,并承担相应的功能 ,实现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的再度整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 ,实践偏离了制度规定的轨道。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同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村转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把握好"村转居"过程中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创新、转型与升级之路,是夯实"村转居"后社会善治的经济基石,是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福清"洪宽工业村"是中国首家侨办工业村,是上世纪80年代末由海外闽商首创的根植于中国侨乡的一种新型投资组织形式。它的创建,为推动中国侨办工业村崛起以及侨乡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构建和谐侨社开拓了新空间。本文通过对该村建设在构建和谐侨社中呈现出的两方面作用的分析指出,这些作用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在祖(籍)国的发展成就,亦为新世纪和谐侨社的构建创造了一种形式和积累了物质基础,应予以重视并发挥其力量。  相似文献   

19.
吕美丽 《今日浙江》2014,(15):56-57
正厚吴村坐落在永康市南15公里的地方,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村前青山为屏,村后清溪流淌。一代代祖先通过苦心经营,建造起了一座座气势轩昂的古老祠堂和一幢幢构建精致的民居老宅。穿过鹅卵石铺砌的弯曲村道,我们来到村中最大的祠堂——吴氏宗祠。宗祠宏大庄严,占地1140平方米,前中后三进两厢,东西两侧厢房20多间。祠内抬梁、斗拱、牛腿、雀替、蝴蝶木均刻有高深精美的浮雕,所展示的人物、花卉鱼虫、走兽、飞禽等图案皆栩栩如生;柱  相似文献   

20.
《党建研究》2020,(5):27-28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努力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2019年,全市103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翻一番,全部消除5万元以下薄弱村,10万元以上村达70%。坚持党委统筹,强化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