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遗留下的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城市生产、生活、技术及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种新的路径。从武汉城市发展的价值定位出发,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解析以及实现方法,初步构建武汉工业遗产文化生态学系统。在明确工业文化内涵和尊重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运用文化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以整体保护、多样共生、动态平衡及文化生态格局建设为技术突破点,实现武汉工业文化遗产基因在历史环境变迁过程中的准确延续传承与合理再利用,打造武汉工业文化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三个文化带的建设要抓住当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文化带的主体是由历史遗产构成的历史文化,历史遗产加传统文化再加外围历史环境构成文化带整体。为加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保护首都古都历史文化风貌,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三个文化带的保护与利用,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三个文化带的建设要抓住当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文化带的主体是由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日趋关注,城市遗产建设和管理越来越受引重视.巴黎,这座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和现代都市,以她独有的、非凡的城市建没成就在世界城建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城市遗产的建设管理水平远远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4.
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峰 《理论月刊》2008,(7):114-118
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形象、品位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记忆消失、城市形象低俗、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管理错位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历史城区、传统街区不断消失,文化特色逐渐隐退,城市面貌日益趋同.保护城市的文化特色,保持历史的延续性,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国荣 《前进》2008,(6):29-30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连续绵延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一座城市多元的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记忆”和外显的文化标志,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本”。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韵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今天,一个城市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愈丰富完整,也就愈能凸现这个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愈能彰显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6.
叶玺 《创造》2016,(5):66-67
正既要重视工业遗产对于城市记忆的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一个生命如果没有记忆,人生将有很多空白;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记忆,必将留下太多遗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日趋迅速,大批老工业企业搬离市区或拆迁改造,留下诸多工业遗产。少有人意识到,老厂区所承载的历史价值远远超过土地本身。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美学及生态科学价值,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城  相似文献   

7.
建城[2015]190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为建立健全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机制,规范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工作,加强保护管理,我部制定了《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城市建设司。  相似文献   

8.
胡英盛 《前沿》2009,(13):185-18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是比较普遍的,甚至是空前的。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我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形成及其今后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陈眉江  张辉 《创造》2007,(10):50-51
城市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云南特色城镇所蕴含的地缘特征、文化意识、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维护云南独特文化身份的根本.从云南省现阶段特点来看,云南城市遗产保护工作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建立城市遗产信息库,建立名城名镇保护体系.当下,尤其是云南省的情况是其保护体系有名录而弱内容;因此,对其相关信息库进行构建,是我们这些珍贵的城市遗产有效而系统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武汉市以参与创建的试点单位数量全国第一、制定地方标准数量全国第一、终期评分全国第一,创建综合效应全国最优的成绩,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城市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以提升旅游产业内涵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在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新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旅游与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在城市规划中应有古迹遗产保护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等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做出符合未来武汉市旅游发展的要求安排。通过武汉历史与经济增长现状提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的合理建议,并对文化风貌街区实施有效保护利用,赋予应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工业历史的有形载体,工业遗产在城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国际社会将工业遗产视为历史保护的对象之一,肯定了其历史、技术、社会、建筑及科学价值。当前,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重视不够,存在保护程度偏低、利用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以日本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为例,介绍了实现工业遗产高度功能转型,避免资产废弃并成功申请多处世界遗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一个罕见文物古迹的城市是缺乏历史厚重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而一个富含文物古迹的城市却因保护不善使文物屡遭破坏是令人心痛和遗憾的。在城市建设迅速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摆在许多城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具有2300多年历史、拥有众多文物古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在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过程中,也和许多城市一样有过深刻的教训。令人欣慰的是,加强文物保护,发挥文物巨大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让祖先遗产为老工业基地建设增辉,已在各界形成共识。今年9月23日,《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22日至11月4日,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代表团一行八人,访问了波兰、德国,对两国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实地考察了法兰克福、柏林、慕尼黑、华沙等城市的市政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情况,以及克拉科夫、格旦斯克、海德堡、纽伦堡等中小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代表团还走访了波兰全国商会和法兰克福城市规划局;  相似文献   

14.
周林  过伟敏 《求索》2015,(2):71-75
立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时期的建设要求,以国内外景观艺术遗产保护与管理理论作为宏观的研究背景,结合历史维度下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从城市化背景下环境与遗产资源管理整合、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联、可持续设计策略三个层面对红色艺术遗产管理与传承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提出溶解碎片化的视觉符号,建立具有红色艺术特征的城市整体形象、维护和强化红色艺术遗产生态结构的稳定性、重视"红色记忆"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弘扬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工业遗产具有建构在社会脉动之上、反映民众工作生活的意义,多表现为构成一组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等脉络关系的构造物。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帮助我们拼凑出整体工业文化的图像,了解一个地方与社会的发展史。从管理模式和实施路径的角度对城市工业遗产资源的研究、保护、活化和再利用进行探索,可以为多元化资源管理的实现、规划指导的加强及以健全城市工业遗产资源管理保障制度为目标的法规建设寻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产物,体现着人类文明的程度。文化构成城市的内核,体现城市的个性与魅力。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一、充分认识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作用1、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文化体现城市底蕴,是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品牌,是一个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从历史看,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外形设计、装饰装潢等,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改造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 是城市发展所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近几年来,在全国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中,由于在保护与发展的问题、群众与开发商的利益关系等问题上处理不  相似文献   

18.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作为首都,正日益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建设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的历史任务,如何保护好古都风貌,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做到城市风貌古老和现代交相辉映,是近些年来北京市面对的一个重大的、全局性的课题。"十二五"期间将是北京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稀缺将更加凸显,建设和保护的矛盾将更加尖锐,转变发展思路,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事关北京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多样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已先后5次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定了10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7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17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只注重保护物质的遗产而任由那些与之相伴生的非物质文化成分走向消亡,那么,这些物质的遗产也就只能成为一个历史"标本"而失去了它的文化的鲜活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