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时代的青年,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青年在探寻救国救民出路的过程中最终觉醒,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青年对其历史使命的了解经历了从懵懂到认知再到觉醒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中呼吁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改造农村并进而改造社会.这一主张与俄国民粹派"到民间去"的运动在实践方面有某种近似性,如强调农民的重要性和精神上的优越性,强调青年对于农村觉醒的责任等.但是,二者在思想内涵上有着根本不同,尤其在认识农村传统、资本主义以及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原则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点燃了华夏儿女的心。《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除了彰显出包括史实、人物生动呈现在内的高度艺术鉴赏水准,  相似文献   

4.
马修洁 《党课》2011,(21):39-46
教学对象:企业青年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使学员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党员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实现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逐步呈现出“高度分化,走向整合”的基本轨迹。所有这些变化,与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对青年的影响作用密不可分。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表现形式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发生了如下显著的变化:第一,在人生价值观方面:(1)强化自我意识,淡化权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青年的选择空间增大,自我意识从觉醒到强化。个人对权威的评判也不同,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相似文献   

6.
王柳悦 《世纪桥》2023,(3):18-20
培育青年人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传承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引领青年人才前进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与深入实施策略,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肖冬 《党的文献》2002,(6):54-58
抗日战争时期 ,部分日本共产党党员和在解放区战场被俘的日本士兵 ,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帮助下 ,逐渐觉醒起来 ,自愿留在中国解放区 ,创建日本工农学校。日本工农学校从开学伊始到胜利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的这段时期内 ,在日本士兵的思想转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培养出大批反战勇士。  相似文献   

8.
刘贵芹  王永杰 《前线》2023,(1):26-29
青年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党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青年工作的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指明了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要求和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9.
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是一个以中国东北籍留日青年学生为主体组织起来的反满抗日组织。这个组织后与中共北方局取得联系,成为一个鲜为人知的以搜集战略性情报为主的情工组织。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白色恐怖下,这个组织利用成员自身的特殊条件和特殊关系,搜集到大批十分珍贵的情报,有的情报还直接配合了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作战。东北光复以后,这个组织继续在隐蔽战线上坚持斗争,直到1948年底东北解放以后,这个组织宣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发起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是新式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人的觉醒,新式教育将知识分子们从封建宗法伦理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社会个人。特殊的社会身份及其秉承的历史文化传统,促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转折时期,主动承担起为时代社会思考出路的使命。从学生运动到政党组织,从思想启蒙到革命斗争,新文化运动中觉醒了的新式知识分子开始走向探索中国现代革命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成为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担当起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举行的五四纪念活动,既是对青年学生和无产阶级在民族危亡之际所表现出来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肯定和赞扬,又是教育青年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勇担历史使命的重要载体,具有思想引导、政治导向、文化传播和社会整合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萧朴生,中国共产党旅欧小组创始人之一,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他大力促进青年觉醒,引导他们接受革命思想,指导华工、华人、勤工俭学生开展反帝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萧朴生英年早逝,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但邓小平却对萧朴生终生铭记,并将他如何成为自己革命引路人的过程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3.
黄克武先生的《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一文对自明末至清末期间三百余年中国思想界关于何谓公私、何谓正道、何谓群己作了描述以及评论,并深刻比较了中国以及西方社会在个人意识、民主意识的觉醒过程中的诸多不同。读来令人感想颇深。  相似文献   

14.
青年领导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事业的中坚力量,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造就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队伍是形势之所需,发展之要求,是实现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主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国银 《探索》2000,24(1):64-66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的信仰,是科学的、现实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现在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信仰争夺战已经开始。青年是各种信仰争夺的对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信仰教育观,是高校青年教育的当代主题。  相似文献   

16.
人才建设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他在不同场合从多个角度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青年人才观,主要有:将青年成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的责任观;强调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素质观;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观;坚持"用当其时""不拘一格"原则的人才使用观。习近平的青年人才观为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非常关注近代的青年问题,他对于近代青年的社会地位及作用有独特见解。除此之外,李大钊对青年的要求主要包括两点:一、青年要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青年要有新的生活追求,有调和意识。李大钊这种青年观对中国青年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有效实现形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兵团担负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载体和实现形式是不相同的,探索21世纪兵团实现历史使命的实现形式是兵团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青年者,国家之魂。”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辽宁青年觉醒奋起、前赴后继、大显身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了智慧、力量乃至生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诗中谱写了光彩夺目的青春篇章。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即要增强青年主体意识、培养青年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促使青年勇于担当历史使命,最后提出了"契合青年主体成长性诉求""培养高校青年批判性精神特质""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践行者与实干家"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