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谱写在田野上的小康曲──共产党员韩二娃带领农民闯市场的调查与启示张海明,姚永刚序曲农民面对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显得无所适从,不敢也不会走向市场。特别是以农为主的乡村、农户如何发挥优势积极投身于市场经济新天地,实现小康目标呢?土右旗将军尧乡老虎尧村...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其责任就是带领广大农牧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刘建国同志日记1993年年末,刘建国被组织分配到丰裕乡担任乡长,后任党委书记,时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间,今后农民怎么安排种植,干部怎么去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干部群众都对此疑虑重重。刘建国同志在深入农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农民只能以上地为依托,靠种养加增收入.在具体操作中,他带领全乡各级干部,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走科技兴农、农牧结合的兴乡富民之路,用扎实的工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农民在良好的农业生产环…  相似文献   

3.
也要引导农民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已引起重视,但如何引导农民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却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其实,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农民的市场观念增强了,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其管理意识、竞  相似文献   

4.
对比算帐,大开脑筋──隆胜乡大学习大讨论调查俞祺德,史继善,樊晓峰怎样在农村中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学习大讨论开展起来,让农民琢磨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搞农业的新道道?巴盟临河市隆胜乡的做法很有启发。对比比出新观念临河市隆胜乡组织农民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农村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使农民第一次以独立的经营主体出现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在新形势下,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发生着变化。必须引导教育农民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无疑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农村经济的腾飞又提供了一次大好机遇。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如何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向市场?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农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通过对党的十四大文件的学习,结合农村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来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向市场。一、进一步引导农民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市郊农民走向市场的思考九江市庐山区委书记周雍强农村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把农民推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农民走向市场必然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不可能平衡推进。市郊毗邻城市,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可以将城市...  相似文献   

8.
政府怎样为农民服务?松桃县政府把着力点放在帮助农民强化市场观念、掌握进入市场的本领、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条件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县政府认为,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要走向富裕,首先必须走向市场.围绕这一认识,县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引导农民树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遇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帮助他们由生产上有问题习惯找政府向找市场转变,由种田糊口向种田奔小康转变,由“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转变.在促进这些转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广指出:“对各种类型的股份合作制,要积极引导,使其个断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将是引导我国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一座桥梁c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模式应确定为全面推行以股份合作制为  相似文献   

10.
区街企业怎样走向市场?我想当前要解决好五个问题。第一,要认真学习宣传社会正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去我们掌握的计划经济的基本知识,习惯的计划经济那一套模式已经不适应了,须在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深入的学习,尽快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扫清各种思想障碍。第二,外引内联,调整产业结构,多轮驱动。一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引进技术,扩大企业规模,改变单一的为城市大工业和居民生活服务的产品结构,形成自己的拳头企业;二是在集体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突破,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意味着农产品生产将更明显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对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农村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顺利对接,是摆在农村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纷纷走向市场,身份也开始从乡村社会的"伦理人"转变为"经济人",其行为也随之具有了"经济人"的理性.他们的理性主要表现在对务工信息、地点、职业和模式的选择这四个方面.但是,这种理性行为只是自发的、个人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需要政府适当引导,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如何走向市场?带着这个问题,1994年9月中旬,我们对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安宁渠区的青格达湖乡、四十户乡进行了社会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通过个别访问、实地考察、与领导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初步了解了两乡的基本情况。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升级达标活动使得一些乡镇不堪重负,群众也怨声不断。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迫切希望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到农村多搞调查研究,少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领导方式从行政指挥型向服务引导型的转变,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怎样为群众服务,如何提高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都需要深入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认真研究,仔细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各级政府在引导、带领和帮助群众发展市场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更快地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民群众需要的是上级领导深入实际…  相似文献   

15.
丘陵区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怎样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望城县莲花区进行7积极的探索,该区区委书记杨乐明同志总结说:“我们的做法是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区、乡、村及个体经济四个轮子一齐转,集杯和个体经  相似文献   

16.
基地建设是农民走向市场的捷径潘树臻农村改革给农民松了绑,但由于农民对市场经济大潮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成规模的家庭生产又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单薄脆弱的经营实力难以抗拒市场波动的冲击,这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笔者认为,建设基地化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劳务经济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自身应怎样面对?这是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云县为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赫章县天桥村农民在有关领导的引导帮助下,加快了农村改革开放的步子,迅速发展了市场经济,使本村集体和个人更加富裕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进市场奔小康的先进典型。被誉为“毕节第一村”的天桥人是怎样由穷变富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该村作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范志国 《奋斗》2009,(12):44-45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形式,它引领农民走向市场,为新一轮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近期,我们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世,到底是“狼来了”还是“凤来了”?且不争论。舆论普遍认为,受冲击最大的将是农民。那么,农村现状怎样?干群思想状况如何?我们历时一个月调查走访了汉寿县的29个乡镇场,重点剖析了文蔚乡以及西竺山乡的玉花桥村,所到之处,看到不少农户修了楼房,听了乡村干部倒的“苦水”,与部分农民算了细帐。总的感觉是:农村改革发展有成绩,乡村干部工作有难处,结构调整任务很艰巨,农民增产增效不容易。由此看来,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干群面临的共同挑战,是缓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首要问题。一、农民增收难是农村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