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读鲁迅小说,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33篇小说中,共有12篇28处出现"月亮"意象的描写,可见月亮意象在鲁迅小说中出现的频率之多.  相似文献   

2.
夏瑜的自觉     
余杰 《唯实》2003,(7):88-89
191 9年 4月 2 5日的鲁迅日记写道 :“夜成小说一篇 ,约三千字。”这就是短篇小说《药》。就在写完这篇小说之后的一个多星期 ,五四运动爆发了。这也许不是一个巧合。历史强大的脉搏从遥远的地层下传来 ,被敏感的鲁迅先生感觉到了、捕捉到了。《药》是为了纪念那场已经逝去的革命 ,以及在革命中殒身不恤的先驱。而鲁迅选择这个特殊的时刻进行自己的纪念 ,显然是“别有用心”的。有人说 ,《药》是鲁迅为作为同乡的“鉴湖女侠”秋瑾而写的———从汉字本身复杂的影射功能来分析 ,“秋”对“夏”、“瑜”对“瑾” ,简单而明了 ,无须再作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小说史学研究成就斐然。本文以其对明清小说的研究探讨为例,展示了鲁迅在小说史学研究中较为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也体现出鲁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并给予当下的文学研究极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启蒙主义是中国近代以来主要的思想发展潮流,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思想家,进行思想启蒙成为他终其一生的工作。“五四”以后鲁迅与其他的启蒙思想家一样主要以开展传统批判为其特色,可是思想启蒙的目标任务始终没有变更。我们从思想启蒙的视角再次解读《祝福》《明天》《离婚》和《伤逝》四篇妇女题材的小说,会发现鲁迅进行思想启蒙的意识和思路仍然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周健伟 《世纪桥》2009,(13):55-57
在《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月”字出现了十五次之多,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意象。无论对于诗篇的艺术结构,还是其情、景、理水乳交融的意境之美的形成以及主题与情感的表达,“月”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月”这一中心意象在诗篇中作用的论述,对这篇名作的艺术结构、意境特征以及思想情感内涵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非攻》《理水》是鲁迅《故事新编》中较难理解的两篇。其中的主人公墨子和禹展现出与鲁迅其他作品中不一样的亮色和积极意味。这种转变和希望的出现同鲁迅对"中国脊梁"问题的思考是分不开的,其现实中的创作模型应该是作为革命前驱者的中国共产党。从相关材料来看,《理水》中禹的模型正是瞿秋白,或者说是以瞿秋白为主,包括白莽、柔石、冯雪峰等在内的为革命埋首苦干、勇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鲁迅正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八年九月,鲁迅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杂文——《随感录》二十五。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对他的杂文的反响和评论。一九一九年五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五号上发表了《随感录》一文,指出“唐俟先生是能做内涵的文章的”,“实在是《新青年》里一位健者”。唐俟,是鲁迅初期写杂文时用的笔名。从这以后,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8.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写于 1 92 5年 1 0月 ,正值一度相当兴盛的“五四”婚恋文学后期。《飘逝的花头巾》是当代作家陈建功 1 981年 4月创作的大学生题材小说 ,描写十年动乱结束 ,恢复高考制度后 ,最早走入大学校园的一批大学生的思想与追求。两篇小说题材不同 ,内涵却有其相近、相关之处 ,都是表现、探讨青年最关注的、最切身的问题 ,因而很值得放在一起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9.
夏目漱石的短篇小说《梦十夜》是其文学作品中极具特色和写作风格的一篇。《梦十夜》的相关研究,多是结合漱石的个人经历、家庭及社会背景,或根据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相关理论,对漱石的内心世界进行分析。本文将以其中的《第三夜》为中心,通过与日本既有的怪谈文学进行文本对比研读,分析其情节安排和意象设定上的相似、借鉴及不同之处,来探究小说《梦十夜》的怪谈特质及其在对怪谈受容基础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郭沫若在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的文章中,为自己未能与鲁迅谋面而追悔莫及。他说:"自己实在有点后悔,不该增上傲慢,和这样一位值得请教的大师,在生前竟失掉了见面的机会。""我与鲁迅的见面,真的可以说是失之交臂。"他们究竟为什么失之交臂,个中缘由耐人寻味。郭沫若对鲁迅的最初印象1920年10月,郭沫若在《学灯》增刊上第一次读到鲁迅的小说,那是《头发的故事》。他认为鲁迅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对柔石小说《二月》中文学人物与历史人物作比较,研究肖涧秋、钱正兴、陶慕侃、方谋等人物的原型,并求证小说中西村、女佛山、芙蓉镇等在现实中的地名,订正了鲁迅先生考证的错误,从而证实《二月》确为柔石自传体小说,为研究《二月》提供了新线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庆贵 《学习导报》2013,(20):28-28
开学了,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删掉的课文包括鲁迅先生的《风筝》。  相似文献   

13.
姚辛 《党史文汇》2008,(1):49-52
左联的文学 左联作家们置身文化围剿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毫不气馁,短短6年间,在各种报刊发表了大约1500篇各类作品,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戏剧集、电影文学剧本、文论集和翻译文学作品488种(部),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抨击黑暗、讴歌光明的文学作品,给人民灌注力量与信心,激励他们去改造生活、争取祖国解放,其中鲁迅的《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茅盾的《子夜》,夏衍的《包身工》等早已成为我国新文学的经典,为人们所熟知;鲁迅的许多杂文名篇和其他作家的一些作品.人们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墨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虽然受到孔孟、老庄的潜在影响,但在公开场合,是批孔孟、反老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认为鲁迅是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者,也不无道理。但是,鲁迅对于墨子及其推崇的大禹,却情有独钟。在《非攻》、《理水》等小说中,鲁迅将他们描写成“中国的脊梁”,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种巨大的反差既可昭示鲁迅思想性格的为人忽视的某些侧面,又可以引导我们全面把握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因此,鲁迅与墨子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人的社会活动,如同一滴水可以折射时代的大海。从鲁迅先生与中共组织以及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则可以窥见鲁迅生活的时代具有的复杂性,并见证鲁迅先生与共产党人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鲁迅称自己的作品是"遵命文学",自己是"听将令"而前行呐喊的战士。而陈独秀就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在《新青年》编辑部里,陈独秀和鲁迅交往较多。1933年3月5日,在陈独秀身陷囹圄之时,鲁迅还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剖析和批判“国民性”是这些作品的最突出、最基本的主题。然而,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对这一基本主题却是误解乃至曲解的。肯定它的人,认为批判国民性就是批判封建主义,无需另外加以阐释;否定它的人,则断定批判国民性是鲁迅前期思想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再次引起了争议——人们发现《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8月12日《钱江晚报》)。  相似文献   

18.
曾和许多朋友说过喜欢杨打铁最初的一篇小说《白蝴蝶》。后来这篇小说易名为《铁皮屋顶》,修改后发在《北京文学》98年第9期。杨打铁是贵州有潜力的青年作家之一,1991年以来发表了《远望博格达》、《无人落水》、《全家光荣》等为她带来声誉的作品。不过,在她的作品中,我喜欢的却是这篇今年才正式发表的《白蝴蝶》也即《铁皮屋顶》。 “白蝴蝶”与“铁皮屋顶”两个名字中,其实我更倾向于前者,这与小说内质的轻盈灵巧相一致。而后者看上去像是作者为了使小说显得更为厚重的考虑。我想这没什么必要。 喜欢“白蝴蝶”这一名字的更深层的原因,是觉得它具有超越的征象,很有诗意。而在我看来,诗意之于小说,乃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9.
涂涓 《世纪桥》2007,(7):82-82,91
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现实的复合体,意象审美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意象功能的多维性与多层次性。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一直是一个多维度的意象,诗人既用于抒发喜悦之情和悲苦之情,也用于表达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个人抱负,而中国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则主要源自社会现实,诗人气质,诗歌创作规律及月亮的神秘特征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说:“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全国揭批“法轮功”歪理邪说中来读鲁迅先生的“打鬼”篇──《随感录三十三》,就令人有这样的感觉。八十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以所谓“灵学派”为代表的一帮“鬼神论”者。他们组织学会,创办杂志,宣扬鬼神说,使整个社会罩满了妖氛鬼气。对这股反科学、反民主的浊流,当时有识之士奋起口诛笔伐,形成了“五四”运动前的一场“打鬼运动”。鲁迅先生乃打鬼勇士之一,他于1918年10月写的这篇《随感录》,揭露了以各种面目出现的“鬼神论”的丑恶嘴脸。对照当前“法轮功”的罪行,重读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