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4]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国内贸易稳定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快速推进,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不断增强。在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内贸流通,对于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经国务院批准,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青政[2016]3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推广三网融合、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促进农村电子商  相似文献   

3.
<正>国办发[2014]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国内贸易稳定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快速推进,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不断增强。在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内贸流通,对于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具有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2)
正近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发布,第三方支付将迎来进一步规范。据悉,中国网络支付将分成三类,且每一类的支付限额都有规定。近年来,支付机构大力发展网络支付服务,促进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支持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普惠金融纵深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前三季度,支付机构累计处理网络支付业务562.50亿笔,金额32.9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95%和98.80%。同时,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也面临不少问题和风险,必须加以重视和规范:一是客户身份识别机制不够完善,为欺诈、套现、洗钱等风险提供了可乘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商品市场供求总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的国际化竞争更趋激烈,但流通领域仍存在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流通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陕政办发[2015]25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1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快全省内贸流通发展,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大力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一)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落实好《陕西省  相似文献   

7.
国发〔2005〕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商品市场供求总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的国际化竞争更趋激烈,但流通领域仍存在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流通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  相似文献   

8.
国发〔2005〕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商品市场供求总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的国际化竞争更趋激烈,但流通领域仍存在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流通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文件国发[2012]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总的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问题日益突出。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流通产业改革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商贸服务战线围绕完善城乡现代流通网络,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发展社区消费、服务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目前流通业还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流通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此,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足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政报》2010,(1):24-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于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现就新形势下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于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现就新形势下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拉动农村消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我省农村现代流通业有了长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通过实施“菜篮子”工程等政策措施,促进了蔬菜生产和流通快速发展,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相似文献   

16.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充分发挥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加快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提升流通服务功能1.优  相似文献   

17.
皖政办[2007]7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创新,通过提供新的市场、服务和新的经济组织方式,撬动着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电子商务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国家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和促进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信息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网)  相似文献   

20.
商贸流通产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枢纽,是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我国应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推进商贸流通的现代化,实施商贸人才配置的市场化战略。同时,也要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技术革新,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商贸流通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