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夏日  林风  泰家明 《小康》2007,(6):16-22,24-33
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当英国的米字旗从香港湾仔会展中心新翼会议大厅的旗杆上徐徐下降,而五星红旗紧接着徐徐升上另一旗杆的杆顶时,英国对这块近1000平方公里面积维持了100多年的殖民地统治结束了,香港开始踏入了另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2.
香港三合会之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三合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华人秘密会社,据说在1842年英国人正式占领香港时,已经发现三合会之活动足迹。当时的殖民地政府由于害怕三合会或其他华人秘密会社对其统治不利,于是在1845年立法界定三合会为非法组织而加以取缔。经过150多年,三合会仍然活跃于香港,它被一  相似文献   

3.
英国占领香港地区以后,因为华人占香港居民的绝大多数,美国政府担心少数英国人难以控制他们,便在香港采用了权力集中、控制严密的“直辖殖民地”制度。长期以来,香港华人在政治生活方面几乎不享有任何民主权力。总督高度集权直辖殖民地的政府首长是总督。1843年,珍鼎查担任第一任香港总督。早期香港总督兼任驻华全权代表和商务监督,受殖民部和外交部双重管辖。从1859年开始,香港总督才专一管理香港事务。从噗鼎查到现任总督彭定康,15o多年来,前后共有28任香港总督。1843年4月5日,维多利亚女王颁布了《英王制措》,宣布设置“香港…  相似文献   

4.
近二、三十年来,港英政府根据香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积极吸收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经验,逐步采取一些民主形式实行统治,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港式民主模式,即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按照西方民主规范意识实行政治统治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香港回归已17年,但至今仍有少数港人抗拒回到祖国怀抱。这些人声称英国殖民统治香港期间,曾给予港人众多民主权利,因此对殖民统治感恩图报。然而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若非中英谈判香港回归,港英政府从未想过给予港人民主选举。就算其后引入民主改革,英国也是一再反复,另有盘算。曾以殖民地模式统治百年自清朝政府在19世纪中后期将香港领土分别割让及租借给英国,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对香港的管治仍是沿用最典型的殖民地模式,受英国皇室委任的香港总督手握所有权力,只需接受行政和立法两局咨询。但就算两局提出建议,对港督也不构成任何法律制约,他完全可以自行其是,无需理会旁人的反对。在此前提下,直至1982年之前,港英政府都没有实  相似文献   

6.
广强 《文明大观》2001,(10):10-12
秦桂芳1933年春天出生在广州市。日本鬼子逼近广州前,四岁的秦桂芳被妈妈抱着随难民一起逃难到香港,住在了九龙界限街临时为难民搭建的出租屋里。在殖民地香港的中国人是三等公民,不但遭英国人欺辱,连印度人也看不起他们。为了生计,秦父到英国的兵工厂做工,母亲给为英国服役的印度兵做军衣,天天拼死拼活地干到深夜。  相似文献   

7.
莫卧尔时期,乌尔都语逐渐取代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官方地位。英国殖民地时期,英国推行英语教育和西方教育政策,英语逐渐成为权力语言。英国出于分而治之钳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需要,曾经默许资助和扶持穆斯林传统教育,使乌尔都语在殖民地后期得到发展。印巴分治后,乌尔都语在穆斯林统治的巴基斯坦成为官方语言,而在印度教派统治的印度却只能是地区语言。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文化几乎总是追随着权力。"  相似文献   

8.
杨云宝 《创造》2014,(9):67-71
正虽然大英帝国的雄风不再,但英国文化的厚重令人惊叹,英国文化的软实力让人说不完道不尽。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人们不仅知道英国曾是世界上第一强国,更知道一部百年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可耻的鸦片战争拉开序幕。而当代中国的崛起,以1997年中国政府收回英国殖民地香港为标志。可以说,当代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掺杂着太多的爱恨情仇。最近,笔者有幸踏上英伦三岛,亲眼目睹英国的风光景色,亲自体验英  相似文献   

9.
咨询信箱     
咨询信箱香港与其他英殖民地有什么区别编辑同志:众所周知,香港不是英国的殖民地。可是有一个问题至今令我费解:同样是被英国占领,美洲的一些岛国如百慕大、开曼、维尔京、安圭拉等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则不是。请问,它们有些什么区别?四川省第三建筑公司肖菊芬肖...  相似文献   

10.
1840年香港和晚清政府剥离后,英国在香港建立了殖民统治,其压迫性的政治架构和权力运作状况,以及殖民奴化教育和功利价值导向,致使大部分香港人民对政治厌弃和疏远。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特别是“九七”前后,香港人民涌现出勃发的政治热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二、三代领导人和全体中国人民以高度宽容的政治精神,创立和实践了“一国两制”,使香港人民真正享有民主。香港人必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构建共同的政治价值观,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20)
正"台独"是一个邪灵。中邪的人会变成不一样的另一个人。廖文毅先生是战后台湾政治史上第一波"台独"思潮的关联人。1947年"二·二八事件"发生前,廖文毅离开台湾寻求其立足之地。在香港居留期间,他逐步接近和接受"台独"思潮影响,并于1948年4月在香港成立"台湾民众联盟",自任主席,主张"推翻蒋政权在台的统治,建立代表台湾各阶层人民利益的民主独立政府,待整个中国政治确定  相似文献   

12.
<正>香港至今尚未摆脱殖民地心态,港人大都以英美等作为自己向往的地方,这种文化领导权方面的"受制于人"直接导致香港易于陷入意识形态陷阱之中。在第一次选举面前,三百七十多万选民面临选择:建制派、泛民主派还是本土派?选择了谁,意味着香港命运会有本质性差异?无论答案如何,这些问题背后的真正选择是:香港的未来在哪里?例如,此届立法会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有一些议员是以"香港独立"或者"民主自决"为理念的,他们入局代表了一部分市民选择了本土路线。有分析认为,"港独"并非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60次强调民主,8次讲述"协商民主",25次提到"协商"。"民主"来源于希腊语的democracy,意为"人民的统治"。谁是"人民",如何进行统治?从雅典城邦民主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民"的范畴不断扩大,"统治"的方法也在不断地优化,民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不成熟到逐步完善、逐步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年之际,我想起了25年前中英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1982年9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她是抱着"续签租借条约"的希望来到中国的,当时英国人还做着"继续统治香港"的美梦。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撒切尔夫人,她一上来就要求在1997年以后继续维持英国对香港地区的管辖不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寇相继攻陷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和缅甸,切断中国所在海上、陆上的国际通道.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将寿终正寝。这是本世纪末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不仅使香港经历一场历史性的转变,由英国在亚洲的最后一块殖民地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同时,对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以及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领土的完全统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托马斯·莫尔理想中的"乌托邦"到杰腊德·温斯坦莱的"共和国乌托邦",再到罗伯特·欧文的"工业乌托邦",近代英国乌托邦思想的现实感是逐步增强的。近代英国乌托邦思想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有益借鉴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英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它的有关于经济统筹调控、社会分配、民主制度、城市规划、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而言是具有超前性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在现代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中得到了部分地应用。  相似文献   

18.
香港这块地方被英国统治了一百余年,今年7月1日终于回归祖国,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日子!这是在国民党统治时代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在此,我想回顾一件我所经历的往事。 1935年,我的父亲同意我赴英国留学,我选择了英国西南部一座小城市里的一  相似文献   

19.
今日英联邦     
英联邦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1926年,"英帝国会议"的帝国内部关系委员会提出,英国和已经由殖民地成为自治共和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是"自由结合的英联邦的成员,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唯有依靠对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统一在一起"。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从法律上对此予以确认,这标志着英联邦正式形成。1947年,印度、  相似文献   

20.
九个角度看香港■杨帆地理角度看香港弹丸之地的香港之所以在150年前被英国殖民主义者看中,首先是由于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华大帝国看来,香港不过是一块小小的不毛之地;而从“日不落国”的大英帝国看来,在远东占有这样一块殖民地,则是其全球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