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与监督》2006,(3):22-25
监所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业务职能机构之一,是刑事诉讼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所检察工作任务是依法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实行监督,查办监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惩治在押人员犯罪活动,维护监管场所的稳定,保护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监所检察官肩负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刑罚执行监督和监管活动监督。查办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全市检察机关派驻监管场所的干警们,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工作条件艰苦,监督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奋工作,涌现出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秀派驻检察官,为维护司法公正和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贯献。在2006年1月召开的仝市检察长工作会上,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对在全市捡察机关第二届优秀派驻检察官评选活动中评选出的6名优秀派驻检察官,予以表彰。他们是:一分院驻重庆市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吴蓓,万州区院驻万州区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余伯建,渝北区院驻渝北区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黄志贵,江津市院驻江津市看守所检察富检察官吴炳衡,武隆县院驻武隆县看守所检察宣检察官郑福建,石柱县院驻石柱县看守所检察室检察官吴晓惠。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九龙坡区检察院驻区看守所检察室对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告知制度进行创新,把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在押人员约见检察官制度、在押人员维护合法权益绿色通道规定等内容录制成有声音、文字的光盘,利用看守所的内部闭路电视每天进行循环播放,保证在押人员充分了解其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3.
维护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权,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本文从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权现状、修改后刑诉法有关人权问题的重点条款解读、驻所检察如何维护在押人员的人权、不断改进驻所检察监督的方法这四个方面提出对在押人员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巩义市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工作坚持围绕维护和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工作主题,不断加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安全防范到位、监督落实到位,取得较好效果,所驻看守所连续22年无发生在押人员脱逃、伤残、非正常死亡等重大安全事故,被授予国家一级看守所、全国标兵看守所,驻看守所检察室被授予全国"双加强、双保障"示范单位、"一级规范化检察室"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濉溪县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在对看守所检察监督中,通过在押人员约见制度认真履行职责,有效保障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在押人员李某找回错误刑期12天。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鹤璧市山城区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加大对看守所的法律监督力度,对在押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逐一进行登记,根据在押人员的文化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在押人员的道德观念、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7.
张哲 《方圆》2021,(5):42-45
2021年1月初,北京市房山区第一看守所管教向房山区检察院第三部驻所检察官王金茹反映,一名在押人员张某将于1月25日刑满释放,但判决信息显示其无家庭住址,无亲属投靠,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张某离开看守所后的生活该如何安排,是个问题。王金茹接到情况后,马上查阅了相关信息,与法院进行了沟通,对与张某相关的判决书的内容进行了核实,发现张某身份信息确实无法查明,通过公安人脸识别系统也无法查明其相关人,之后王金茹对嫌疑人提讯获知。  相似文献   

8.
[基本案情]某市公安局看守所所长王某,其妻开一超市,因进货需要人力,王某开着一辆警车从看守所内提出四名在押人员,交给其妻看管。自己开车返回单位上班。一名在押人员在装卸货物时脱逃,截止案发时仍未被抓获。[分歧意见]王某构成何罪?有三种观点:观点一:王某的行为构成失职致在押人员脱逃罪。理由是,对在押人员的监管职责本应由看守所来承担,在王某提出在押人员后,监管职责己发生转移,王某应承担对所提在押人员的监管职责。而在装货期间,王某仅让其妻看管,这是导致在押人员脱逃的主要原因。因此,王某具有主观过失,客观上有失职行为,并造成…  相似文献   

9.
2002年4月的一天,上蔡县看守所高墙外,一些在押人员的家属前来探视时,不经意间的闲谈引起了细心检察官的注意——“听说了吗,魏华伟弄了个假鉴定,说是有艾滋病,已经被释放了。”职业的敏感使上蔡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官马上意识到此事别有蹊跷。“魏华伟是否真的患有艾滋病?”“难道群众的议论真是‘空穴来风’?”一团团疑云在检察官的脑子里盘旋。法律的尊严不容亵渎,经报请领导批准,监所检察干警开始了秘密侦查,他们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通过深入调查取证,终于使一起严重的职务犯罪案件逐渐浮出水面。查证  相似文献   

10.
清理超期羁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程序该走的都走到了,办案单位依然不理不睬,眼看着“看守所成了超期羁押人员的仓库”。在这种情况下,“遣送制”就这样出炉了——驻所检察室和看守所立即专人专车将已经超期的在押人员直接送到办案单位办案负责人手中,这一举动给办案单位极大震动。  相似文献   

11.
王胜 《法制与社会》2014,(7):264-265
看守所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近年来看守所在押人员权利保障问题又不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归纳了近年来我国看守所在押人员权利保障方面暴露出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国家在宏观层面对加强看守所在押人员权利保障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最后提出了在今后司法体制改革中推进看守所体制重构和继续完善相关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08,(24):17-17
作为一名县检察院驻看守所的女检察官,黄玲在她19年驻所生涯中,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敢于监督,善于协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化做绵甜喜雨滋润着一个个被扭曲者的心田。  相似文献   

13.
找在押人员谈话,是人民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开展执法监督和安全防范检察的一个重要渠道。笔者认为,提高谈话效果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环节:一、确定重点谈话对象。驻所检察人员找在押人员谈话,是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监内在押人员的思想动态,维护监管秩序稳定,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同时也是开展狱政攻势,敦促在押人员交清余罪、揭发他人犯罪线索的有效形式。驻所检察干部找在押人员谈话的对象包括所有在押人员,既包括未决犯,也包括已决犯,还包括留所服刑犯。要使谈话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对谈话对象有所选择、有所…  相似文献   

14.
倪亮 《法律与生活》2013,(17):60-60
由于安徽省涡阳县公安局破获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数量持增长状态,为保障在押人员的健康,涡阳县人民医院驻看守所卫生所于2013年7月19日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5.
正春节两个月以来,由于金寨县多山区,坟墓多建在山中,百姓节日上坟活动导致山中失火事件频发,该县看守所放火失火案件涉罪人员也比其它季度明显增多。因过节上坟引发失火而被收收入看守所,百姓往往难以理解,在押人员情绪也容易激动,针对现状,金寨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干警与看守所进行沟通交流,分析此类案件在押人员的特殊犯罪经历和思想状况,进行风险评估,从两方面研究监管监督措施,确  相似文献   

16.
10年里,每当她的脚步声在寂静的高墙里响起,总会有不少在押人员翘首以待“余干部”(被羁押人员总是这样带着信任感称呼她)熟悉的身影,一缕亲切的微笑,一瞥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仿佛散发着淡淡幽香的玉兰花。   作为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检察院驻南平市看守所的检察干部,余玉兰每天都是在看守所度过的,既要和五花八门、心态各异的在押人员直接接触,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又要对公检法的同行唱“黑脸”,保证羁押的合法性——对这个可羁押 200来号人的大看守所的监督重担压在了余玉兰柔弱的双肩上。 10年前初到这个岗位上的…  相似文献   

17.
潘凌  江波 《法律与生活》2012,(14):61-61
台州路桥区网上公安局自2011年6月7日正式上线至今一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网络视频不仅让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家人省去远途奔波之苦,还节约了差旅费。至今,看守所开展在押人员视频会见13期,警方接到线索举报287条,受理警务咨询755条,局长信箱43条,  相似文献   

18.
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躲猫猫"等事件的曝光,使得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权利保障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如何处理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投诉随之成为司法界的焦点。实践中,看守所在押人员大多不会实施投诉行为,其主要原因是不愿投诉、不能投诉。因此,需确立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的人权观念,从立法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等多途径,畅通投诉渠道,建立现代法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牢头狱霸”是危害监所安全、扰乱监管秩序的一股恶势力,历来都是看守所打击、整顿的重点对象。本文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看守所“牢头狱霸”产生的原因:在押人员的不良主观因素;不良监室环境;看守所失调的控制机制。在以上三种因素中,在押人员的不良主观因素是内因,不良环境刺激与控制失调是外部条件,“牢头狱霸”是诸种因素互相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杨丹  姜鹏 《法制与社会》2013,(13):212-213
疑似精神异常在押人员是影响监管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北京六看作为全国首家对疑似精神异常在押人员进行集中监管、治疗的专门看守所,提升了全市看守所的整体安全系数,有利于监所监管秩序的稳定和充分保障弱势在押人员权益,其实践探索中的经验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