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中,"白色力量"代表柯文哲以3000余票微弱优势连任台北市市长。2019年8月6日,台湾民众党创建,柯文哲被推举为党主席。2020年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中,台湾民众党成功拿下5席,一跃成为台湾政坛第三大党。这一切缘起于台湾2014年台北市市长选举,产生了一个热词"柯文哲现象"。为什么"政治素人"柯文哲能够变成"政治红人",以85万高票当选台北市市长,从而造就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7)
正综合新华社报道,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近日接受台湾旺中媒体集团专访时表示,理解并尊重大陆方面对"九二共识"的坚持,愿意在既有政治基础上,维护两岸已签署协议再往前走,特别是在两岸经济互相依赖的状态下,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他认为,秉持善意和"两岸一家亲"的态度,有助两岸关系朝正面发展。针对台北、上海"双城论坛",柯文哲表示,台北和上海是两岸重要城市,过去交流很顺畅。目前,台北市由秘书处大陆小组处理相关业务,  相似文献   

3.
正近来,台湾又进入"九合一"选举的氛围中,许多政治人物纷纷提出"台湾价值"相互诘问,甚至以之作为攻讦或抹黑对手的文宣议题,其中以倡导"两岸一家亲"的台北市长柯文哲,遭受最严厉的"泼粪",但柯文哲总是好整以暇,一付八风吹不动老神在在的轻松,因为聪明如柯文哲,当然知道"两岸一家亲",不是他所独创,而是两岸自古皆然的结构性关系。李登辉也主张过国家统一,陈水扁也公开宣示过"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曾回大陆福建老家祭祖的吕秀莲也说两岸是"远亲近邻"。  相似文献   

4.
<正>"柯文哲现象"的崛起台湾政党政治长期陷于造神怪圈,民众、媒体、舆论每逢僵局、焦虑、泥沼,便会追逐传奇,热衷神话。"柯文哲现象"就是台湾各界期待政治强人、突破"闷政治"困境的心理投射。2014年11月台湾"九合一"选举中柯文哲与民进党达成政治交易,获得新媒体与年轻世代的加持,轻易摘取台湾公民运动成果,形成柯文哲旋风现象,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连胜文,夺取台北市长。这不仅颠覆了台北传统的蓝绿基本盘6:4的政治版图,创造了25万票的差距,而且塑造了  相似文献   

5.
台北市市长选举作为年底“九合一”选举最具指标意义的选区之一,其胜负结果将深刻影响国、民两党的声势、实力变化。竞选以来,无党籍参选人柯文哲声势力压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但近期,随着柯文哲自身的竞选劣势渐显,连胜文团队强化补足弱点,双方的选情逐步呈现拉锯态势。未来,若蓝绿对决态势升高,连胜文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9)
正2014年"素人"柯文哲以拒不入党,超脱蓝绿的姿态首次投入选举,即拿下了台北市长。从宣布参选到问鼎中原,被媒体惊叹为"柯文哲现象"。短短的一年后,"人气王"柯文哲的支持率却由80.1%跌到38%的满意度、42%不满意的尴尬境地,昔日媒体的宠儿蜕变成了今日之孤儿。世事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它反映了什么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柯文哲能够以无党籍身份在蓝大于绿的台北市勇夺市长宝座,它折射出了当下台湾社会的一种现象,即"跟风  相似文献   

7.
台情扫描     
<正>"立委"补选国、民两党互有胜负,维持原有席次1月27日,台北第二选区和台中第五选区"立委"补选结束,何志伟、沈智慧分别当选。台北第二选区"立委"席次因民进党籍前"立委"姚文智在"九合一"选举中辞职而空缺,台北市议员陈炳甫、前议员何志伟分别代表国民党、民进党参加补选,台北市前观光传播局长陈思宇则在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支持下参选;最终,何志伟以38000余票当选。台中第五选区"立委"席次因国民党籍前"立委"卢秀燕已当选为台中市长而空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15)
正7月22日,以"城市防疫智慧经济"为主题的2020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在两地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作主题演讲,台北市副市长蔡炳坤出席。龚正说,"双城论坛"是上海、台北携手合作的重要平台,已成为两岸城市交流的典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以视频方式举行"双城论坛",汇聚业界精英,开展防疫交流与经济合作,分享智慧经验,再  相似文献   

9.
柯P之变     
《台声》2016,(17)
正自然在对人类经过一阵狂风暴雨式的浸袭之后,终归平静,一如观天者对自然的小结,风雨过后是彩虹。自然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柯文哲,耳熟能详吧,50年代末生于台湾新竹,小中年,一位小有经传的外科医师,只因痛感台北已"病入膏肓",即以无党籍身份出来竞选台北市市长。自然,膏肓中的台北不得不"乱投医","死马当活马医",给了他一个机会。柯文哲自此进入台湾政坛。他,专长为外伤、急救、器官移植,研究人工肝脏,手术刀不离左右,绰号柯P、KP。执政后,果敢有为,旧  相似文献   

10.
政治     
《台声》2017,(15)
<正>"双城论坛"后声望骤升柯文哲民调大赢蔡英文、吴敦义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市长柯文哲在"双城论坛"后政治声望回升,台湾旺旺中时7月9日公布《政治人物声望调查》,比较柯文哲、蔡英文、准国民党主席吴敦义,结果柯文哲满意度高达37%,远胜蔡英文的15.3%、吴敦义的14.1%,蔡、吴两人相加的声望还不及柯文哲,而年轻族群  相似文献   

11.
陈星 《台声》2014,(11):38-39
<正>11月29日,台湾将举行岛内选举史上第一次地方公职全额改选,即"九合一"选举。选举将产生台北市等6个"院辖市长"与市议员、16个县市长与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与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以及"院辖市"的少数民族选区行政首长与民意代表,共11130名公职人员,堪称岛内选举史上规模最大的选举。目前对此次选举的评论甚多,有人认为蓝营气势明显不如绿营,也有人认为岛内蓝绿政治版图不会发生太大的变  相似文献   

12.
<正>此次选举中民进党选举主轴的变化反映出,即使是"台独"政党也不敢违背民意打"统独牌"。2010年11月27日,台湾五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台南市)市长、市议员、里长选举揭晓。此次选举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6)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7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27日发表社论指出,台湾世代智库日前公布台北市长选举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民进党支持者有76.9%认为民进党与柯文哲的价值理念不相同,另有78.8%认为民进党应该提名自己的候选人。此份民调似乎已在明示,民进党在台北市应  相似文献   

14.
近日,柯文哲以“政治素人”身份参选台北市长受到追捧,居然有突破岛内一直延续的蓝绿政治格局之势,令人惊讶,被岛内媒体称为“柯文哲现象”。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7)
正"2016台北上海城市论坛"顺利举办,大陆再次释放了善意的信号,为两岸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开启一扇"机会之窗"。连日来,台湾媒体高度关注,纷纷发表评论文章。给绿营县市长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台湾《旺报》发表社评说,大陆愿意延续与台北市的交流,不因台北市市长柯文哲"亲绿"属性而退却,显然是做了很大的让步,柯文哲也展现出极大的诚意,向大陆释放友善的讯息,直接促成双方合作,这无疑给绿营县市长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接下来绿营县市首长若想重启两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2月25日,柯文哲就任台北市长。上任以来,柯文哲频挥改革大刀,展现雷厉风行办事风格,其独立特行的素人特质一改以往政治人物圆融之风,成为岛内民意追捧的宠儿。台湾TVBS最新民调显示,高达68%的台北市民满意柯文哲的施政表现。台湾指标民调《政治人物好感度》调查也显示,柯文哲以71%的好感度拿下全台第二名。但柯文哲清算所谓前朝弊案,缺乏兴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岛内绿营政客掀起一股"组党热"。自8月6日"墨绿"出身的台北市长柯文哲组建台湾民众党后,以陈水扁为代表的极端"台独"势力以及前民进党籍台南县长苏焕智相继宣布组建"一边一国行动党""台湾维新党",招兵买马准备进军2020年"大选"与"立委"选举。这波"小绿"组党热缘于"大绿"民进党执政不佳,丧失民众信任,让"小绿"看到抢食"立委"选票与席次的机会,尤其是让柯文哲看到了"蚕食蓝绿、逐梦大位"的绝佳良机。从影响上看,这些"小绿"政党若投入2020年"大选",一定会对民进党的选情造成冲击,拉低民进党的选票,但是  相似文献   

18.
蔡玲 《台声》2019,(12)
<正>民进党初选一再延期修改,蔡英文终于胜出,下一步,她将全力打压国民党的政治明星韩国瑜,美国大打"台湾牌",意在施压大陆,台湾只不过是美国利益的一张牌,一直就是赌桌上的交易筹码。柯文哲是真聪明或假迷糊?蓝绿2020年党内初选打得不可开交,但两阵营都没忘记一旁以逸待劳的台北市长柯文哲,朱立伦不断停醒蓝军战将不要内讧,让柯得了渔翁之利;赖清德忙着车队冲凯道之际,还是不忘"叮咛"柯  相似文献   

19.
鲁洪柯 《台声》2010,(7):40-41
<正> 今年11月底,台湾将有"五都"选举,即5个"直辖市"市长以及市议员的选举。"五都"指的是台北市、台北县升格而成的新北市、台中县与台中市合并升格的大台中市、台南县与台南市合并升格的大台南市、高雄县与高雄市合并升格的大高雄市。"五都"合计人口达1370万,约占全台总人口的60%,汇集了全台最重要的政治、经济资源。"五都"选举是关系到岛内蓝绿力量消长、影响到2012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7日,郭台铭和柯文哲相继宣布放弃连署参加台湾2020年"大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可能重回蓝绿对决局面。试图凝聚不满蓝绿选民、号召走中间路线的"第三势力",因头面人物的各怀算计、蓝绿两大板块夹击而在2020"大选"中整合失败,但郭台铭、柯文哲所获得较多支持的中间选民和青年选民仍是左右"大选"结果的关键力量,并可能影响同期进行的第10届"立委"选举。韩国瑜与蔡英文的对决,将是"庶民经济牌"与所谓"安全牌"的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