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康衡 《台声》2018,(17)
正7月2日至27日,在国台办和湖南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湖南省台办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举办了"第四届台湾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暑期赴湘‘爱·在芒果’实习交流活动"。活动策划细致、形式创新,在促进两岸媒体务实合作,拓宽台湾新闻传播高校交流渠道,增强对台湾学生吸引力,提高台湾学生实习专业技能,擦亮"爱·在芒果"活动品牌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精准定位,专注建造台湾未来媒体  相似文献   

2.
《半月谈》2003,(24):28-29
12月17日,我国台湾省一名男子被证实感染非典病毒,这是台湾岛入冬以来第一个非典病例,也是入冬以来全球首个非典病例,引起了我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人们在关注:非典疫情会不会大规模复发?我们又该如何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
孙妙  陆文军 《今日广西》2008,(19):39-40
“囧还没走,槑又来了……”这是网络上一位大学生的MSN签名。“囧”和“槑”,这两个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都不会念的古汉字,如今却在网络的各大BBS、个人博客、聊天对话中频频出现,成为众多新生代网民的新宠。这些“怪字”在花样不断翻新的网络语言中并不稀奇,各种符号、数字、字母、字符都被网友们不断演绎成各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进入网络世界,并广为流传。而且,这种“创新”语言也在不断地向我们的现实生活渗透,成为年轻人中的流行语。那么,这种新语言方式会否冲击我们的正常语言规范?会不会让正在学习语言的学生产生某种迷惑?  相似文献   

4.
宋楚瑜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猜测:宋楚瑜会不会参选2012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他未来会有哪些走向?这会对2012年台湾“二合一”选举产生怎么样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一位参加过台胞青年夏令营交流活动的台湾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或许我们还会相聚,或许我们将分散在世界的各地,但是相信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一段属于我们的难忘经历。"这段话,是2004年鄂台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持续稳定发展的真实写照。通过2004两岸青年交流营、2004台胞青年夏令营、台湾中学生参加武汉楚才作文竞赛等活动,加深了台湾青少年对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荆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进了鄂台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鄂台青年交流史描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
<正>"我是台湾师范大学三年级学生,这学期到大陆来做交换生,因为志愿刚好选上了南开,所以进入了南开大学。""在南开这边选读的是国际关系专业,但在台师大,我其实是美术专业的学生,我从6岁就开始学画画了。"赵盈媗的家在台湾基隆,赵爸爸和赵妈妈都在家乡从事服务行业。盈媗还有一个小她一岁的弟弟,现在也已在岛内读大学了。赵盈媗告诉我们,他的父母一般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事务,会一直支持孩子的想法及倾听意见,也时常一起讨论,特别到现在,父母觉得孩子都已经长大、  相似文献   

7.
接吻能传播艾兹病吗?马文飞接吻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但在艾滋病猖獗的今天,既然唾液中也会含有艾滋病毒,那么接吻由于口腔、舌头、唾液的接触与交流,会不会传播艾滋病毒呢?这是人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艾滋病研究人员已在艾滋病感染者的唾液里分离到艾滋病毒。热恋性...  相似文献   

8.
尹力 《台声》2014,(6):19-19
<正>5月22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会见了由董事长蔡衍明率领的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高层参访团一行。张志军说,最近岛内虽然发生了一些情况,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我们会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也会更深入地了解台湾方方面面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孙洁 《两岸关系》2006,(5):51-53
“北京的街道,整齐而干净,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处处可见大卖场和百货公司。北京是一个很现代化的都市。”参加第三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的台湾同学对北京赞叹不已。2006年2月3日,由中国记协台港澳部主办的“2006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大陆行)活动”在北京拉开序幕。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等9所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为主的28名台湾学生与来自北京大学等7所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28名大陆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两岸大学生新闻营活动在2004年开始举办,一年一次,今年是第三期。举办这样的活动,开辟了大陆与台湾新闻界之间联系的重要渠道,为两岸未来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凌洁 《观察与思考》2008,(19):62-62
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仁在专栏中提到自两岸开通周末包机直航,很多去台湾的大陆朋友来到台北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20年前台商到大陆投资,看到的是满大街都骑着自行车;20年后,大陆客到台湾,会发现这里竟然到处在骑自行车。”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台湾?或许在看过台湾电影《练习曲》后,你的心中会有答案。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日常的,可以在粗砺的生活中看见温良恭俭的台湾。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14,(6):F0002-F0002
<正>5月22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会见了由董事长蔡衍明率领的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高层参访团一行。张志军指出,最近岛内虽然发生了一些情况,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我们会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也会更深入地了解台湾方方面面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想法与看法。  相似文献   

12.
吴孟樵 《台声》2013,(11):51-51
导览台湾,会从哪个部分着手?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角度,但是,看见的部分是什么?感动自己、感动别人的是什么元素?由侯孝贤监制的纪录片《看见台湾》,早在11月正式上映前的一个多月举办试片会,且难得的是在西门町的“日新”大戏院举行。试映后,感动许多在场的人,在座者包括媒体记者、影视圈的导演们、台湾高铁董事长兼执行长(台北市前副市长)欧晋德……纷纷报以热烈掌声,甚至是泪下。  相似文献   

13.
张开龙  简秀仁 《台声》2000,(2):30-30
“我们是永定人回永定,亲人们这样热情隆重地欢迎我们,怎么受得起呀?”这是台湾桃园简氏宗亲会寻根谒祖团副团长简天送先生在日前永定县培丰镇欢迎仪式上发自内心的感慨。两岸简氏德润后裔1999年12月12日,福建省永定县培丰镇迎来了台湾桃园简氏宗亲寻根谒祖团。这是台湾简氏宗亲会首次组团回祖地永定培丰洪源村寻根谒祖,受到永定县培丰镇洪源村三级领导和简氏宗亲的热烈欢迎。简氏是中国百家姓中的一个重要姓氏,历代名人辈出。据史料记载,简氏上古远祖可追溯至春秋时代的周大夫简师夫、晋大夫简叔,三国时的简雍则为中古始祖,会益公…  相似文献   

14.
视觉故事     
《台声》2011,(4):40-41
接受采访 “两会”期间,人大台湾团代表始终是媒体聚焦的对象。3月2日,代表们开始陆续报到。海峡之声记者就在第一时间来到台湾团代表驻地,商谈关于开设“代表日志”专栏一事,最终,胡有清代表承担了这一重任。代表们在会议期问,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全力配合记者采访,从而使今年的台湾团新闻依然呈旺盛之势。这里撷取一组台湾团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镜头。  相似文献   

15.
陈键兴 《两岸关系》2010,(10):42-43
摄影,总能将这世上每一个角落所发生的瞬间化为永恒——或是美丽,或是奇特,或是感动,或是充满遐想……驻台记者在台湾待过的日日夜夜里,透过相机镜头.将这座岛的山山水水、市井人文定格、记录,解读;而我们的读者们,也许能从这些定格的瞬间里,品味出台湾的一些味道……  相似文献   

16.
镜头之一:有一天,初一两个班在上合班课,可是黑板还没有擦,学生们互相看着,谁 也不好意思上去擦掉,陈某本想去擦,但在两个班同学面前也犹豫起来:我若去擦,会不会 有人说我太积极?  镜头之二:方某和李某同桌多年,老师让方某帮助学习困难的李某。但有一天,李某为 了贪图方便偷抄了方某的作业本,方某看到后,想制止他,但为了他们多年的“友谊”,又 犹豫起来。  镜头之三:徐某与董某是同村同班的好朋友,上学同去同归。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 徐某为了显示男子汉的气魄,拿出一盒“石林”烟,点着抽了起来,并且也拿出一支…  相似文献   

17.
毕松 《台声》2002,(2):1-1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上台之初曾经口口声声要让台湾百姓“放心”,并作出了“不会宣布台独”等承诺。这说明,台湾当局领导人心里明白,广大台湾民众希望安定、希望和平,反对“台独”,担心推行“台独”分裂路线会挑起两岸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然而,一年多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是怎样遵守当初的“承诺”的?又是如何让台湾百姓“放心”的呢?最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委员会”(FAPA)的大会上公开宣布,他已批准在台湾居民的护照上加注英文“台湾”字样,并且声称这是给FAPA“最好的礼物”。此言一出,舆论…  相似文献   

18.
许东明 《台声》2002,(4):21-21
“20年后我会不会跟他一样有钱?20年后我会不会……?”近日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的电视广告,分别透过加油站打工的男孩与悠闲骑着脚踏车的少女口中出现这段文案。20年后,人会变得如何,除了与个人的禀赋、机遇与努力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结构有关。过去,台湾社会黑手变头家的社会流动,让勤奋便能够成功的励志名言得以成为可能,社会成员对自己未来的美丽梦想是有现实基础支撑的;但是,在今日的台湾社会当中,有多少人的20年是可以想象的?作为台湾高科技产业代表人物的张忠谋必须在政策限制与西进之间严肃地思索着,因为走…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1,(11)
新学期伊始,全国台联与北京市台联联合举办了在京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联谊活动。活动中,新老台生欢聚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关负责领导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他们在大陆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并倾听了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有500多名台湾学生分别就读于北京的30多所高等院校。(侯轹摄影)全国台联陈贵州副会长在座谈会上讲话。同学们在金山岭长城上。台湾同学在座谈会上发言。图片报道在京高校台湾学生联谊  相似文献   

20.
孙立极 《台声》2005,(2):44-46
人不分种族信仰,都会珍惜热爱自己的母 语,诗人、作家会成为整个民族的骄傲。历史 上多少的王公显要早已灰飞烟灭了,而书写名篇 精典的人们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他们的文字依 然滋养着我们的心灵,闪耀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之 中。 台湾一所著名中学的语文老师姚宁衷在接受本 报记者采访时说:"语文是'万学之母',是 人的皮肤,乌的羽毛。"所以,当台湾教育主 管部门公布的2006年《高中国文课程暂行纲 要》,将语文课从每周5小时压缩为4小时,将 文言文比重从现在的65%降为45%,并将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由必修改为选修时,台湾 社会批评如潮。在年轻一辈中文水平出现滑落趋 势的当下,还削弱语文教学,有人形象描述:我 们的后辈可能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 千万人吾往矣",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 子跟你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