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君 《工会博览》2023,(8):36-39
<正>如果说北京中轴线是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的主线,那么,中轴线上最著名的故宫建筑群则是北京中轴线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提起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的北京故宫,对中国人来讲是为之骄傲和自豪的。说起故宫,这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风格的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皇家的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古老北京城的中轴线,总有说不完的民俗事象,总有讲不尽的文化故事。那么,何为北京中轴线?其实,北京中轴线就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是一条从永定门到钟鼓楼、长约7.8公里、纵贯城市核心地带的南北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汇集了北京城建筑的精髓,见证这座古都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3.
张墨宁 《南风窗》2012,(15):57-60
此次北京中轴线申遗,无论它以何种文化阐释出现在世界遗产中心的讨论桌上,都应该去政治、远利益。"50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梁思成那一代建筑学家的慨叹言犹在耳,如何避免二次破坏是一个新的历史选择。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正阳门、太庙、天安门、故宫……依序直列,天坛与先农坛建筑群约略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现代建筑嵌刻其上。这条俗称"龙脉"的7.8公里长北京中轴线正试图寻求更广范围的价值认定,去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北京正式宣布启动中轴线申遗工程。而在它有机会被世界所了解和赞叹之前,国内的论争就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推进,北京中轴线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日前,西城区图书馆特邀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马建农,利用腾讯会议直播平台,举办了一场题为"北京中轴线的文化意义"线上公益讲座,吸引近百位读者积极参与。马建农老师从四个方面对北京中轴线的文化意义进行了阐述:一是中国古代建筑思想的高度凝练,  相似文献   

5.
正沿北京中轴线往南,"凤凰"造型的北京新机场规划于大兴,象征着京津冀协同和北京发展的腾飞双翼。"压力非常大"是金辉对担任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工程6区项目经理的最大感受。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工程不仅是北京城建集团公司的一号工程更是国家重点工程,建成后更会成为首都北京又一个标志性建筑。金辉在接受任务时,他心里就定下了"有一必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如此气魄雄伟的中轴线,究竟经过怎样的岁月洗礼才逐渐形成的呢?接下来,本文将讲述中轴线的历史演变和文脉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7.
李盛 《工会博览》2024,(11):14-16
<正>从距今70万年的人类历史遗存点周口店遗址,到3000年前的“北京城之源”琉璃河遗址,再到见证870年北京建都之始的金中都遗址……探访山水之间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之旅。一山一河,覆盖了大兴、房山、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海淀、昌平、延庆8个区的全部或局部,沉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也在不断释放新活力。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今依然在塑造着北京这座城市未来的模样。  相似文献   

8.
正前言蓟城、燕都、涿郡、幽州、蓟州、范阳郡、燕京……在北京三千多年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二十多个不同的称谓。从这些地名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北京这座历史名城,在朝代的交替、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中,所走过的一条漫长而沉重的历史轨迹,从而成为我们热爱北京、建设北京,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牵引。这一期,本刊与您一起追寻在不同朝代北京城称谓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9.
正开栏语: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活动中心之一,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革命遗产。自本期开始,本刊将推出《打卡北京红色地标》系列报道,带您走进北京红色地标,感受红色文化,重温革命情怀。  相似文献   

10.
博雅 《工会博览》2014,(24):44-50
或许如今的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就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有蕴藏着风雨沧桑的故事这是一条承载非凡意义的特殊历史的大街这是一条寄寓深刻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大街这是一条见证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的大街这是一条经历风雨走过浪漫的红色的大街但凡熟悉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北大红楼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日月如梭,如今,红楼就像一座写满回忆的书籍,在古老北京的五四大街上,  相似文献   

11.
徐婧 《工会博览》2023,(29):59-61
<正>北京地区现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国有可移动文物501万件(套)。在大运河、长城和西山永定河沿线,汇聚着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历史景观和文物瑰宝,是城市建设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指出,  相似文献   

12.
<正>古文、诗词、民族音乐、中国戏剧、琴棋书画、对联、灯谜、剪纸、刺绣……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多元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融入我们的生活,而有时我们享受它却不自知。也许就在某一次的参观体验里,或者是从长辈的言语传承中,我们就与传统文化有了相遇,从而相知甚至相爱。在此,本刊邀请了4位职工,请他们讲述自己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约会”。  相似文献   

13.
<正>74年前,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有一群特殊的“考生”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当时的北平“赶考”,从此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74年后的3月25日,随着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对公众开放,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全貌完整呈现。今天,让我们重走“赶考”路,重温红色记忆。“清华园车站”:抵达北平第一站从清华大学往南,穿过繁华的成府路,拐进一条幽静的小巷,沿着铁轨走到尽头,一座青灰色的车站映入眼帘。白色站匾上,詹天佑亲手题写的“清华园车站”仍然清晰可见。在经历保护修缮和展陈布置后,这座113岁的车站,静静向人们述说着历史。  相似文献   

14.
娄敏 《工会博览》2023,(29):19-21
<正>位于京城阜成门内有一处元代建造的藏式佛塔,俗称白塔。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白塔的东南侧,有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药店,它见证了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承载着京城世代中医的智慧,并始终坚守着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神,这就是白塔寺药店。掩映于红墙白塔中,它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份对中药文化的执着与尊重。如今,白塔寺药店已经成为了城市中一处独特的地标,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慕名而来。北京大学生徐一凡和于舒洋分别来自杭州和沈阳,  相似文献   

15.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先进文化之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指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伟大思想,是蔡元培先生提出来的,就从历史上确立了北京大学的学术地位,这一思想也影响着北京这座历史名城人文观念的形成,至今仍然光芒闪耀.应该说明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从来就不是绝对的.蔡元培先生早就指出:"自由"与"容",不是"不受限制的宽容与自由",而是有条件的宽容与自由;条件是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是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是在社会发展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不是早已被历史与社会淘汰的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秋日私语     
一年好处,都被秋光占断. 秋日的北京,天高云淡,走进京城相同四合院,退去了浮华的厚重从斑驳的墙影、灿烂的秋叶中倾泻而出,仿佛行走在历史的空间,让人迷醉不已.《"逛胡同"与"胡同串子"》、《炸酱面话旧》,钩沉京城历史,因而穿透时空. 这就是北京,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黑格尔在谈哲学时发明了"这一个"的概念."这一个",就是个性,是独具的生命力.每一座城市也都应该像北京一样是"这一个".但不需讳言的是,在发展的名义下,一些城市正消磨着自己的个性.《美丽城市别怯捌饬》就从历史脉络、建筑设计、人情冲突等角度,证明要写出"这一个",虽然比较难,但并非无法企求.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14)
正新星出版社2016年6月版本书收入民国时期各大学各学科入学试卷三百余套,涵盖大学逾五十所,通过大学招生考试试题这一特殊文献类型,展现民国教育和社会风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其时东西方文化交汇,传统之学与现代科学均在考卷中有所体现;时逢乱世,救国图强是试卷中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3):18-19
八大胡同是北京历史上最有名的烟花巷,然而,就在这金粉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当时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两大狎妓事件,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两大狎妓事件还严重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这就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了。其实,这两大狎妓事件一是蔡锷的八大胡同的狎妓事件,另一却是陈独秀的八大胡同的狎妓事件。先说说蔡锷的八大胡同的狎妓事件。蔡锷,字松坡。他是我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功勋卓著的杰出人物。在二十世纪初期,  相似文献   

19.
<正>瑞兔奔新春,四海皆欢腾。又是一个全球同贺中国年的欢乐时节。世界各地点亮“中国红”,分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感受中国的多彩文化和开放胸怀。春节,承载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传递着现代中国的开放、进步,既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人们喜爱春节,享受春节文化,期盼春天的脚步,也愈加体验到这一节日的精神内蕴,更加清晰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正>凭借着精致的做工、细腻的手艺,老字号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隆庆祥便是其中之一。在历经数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与创新后,隆庆祥的匠人师傅们凭借手中的一剪、一尺、一针、一线,依然延续着熠熠生辉、经久不衰的品牌传奇故事。百年老字号展现东方文化作为拥有500年历史的北京老字号“隆庆祥”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这三个字不仅代表着皇室制衣的传统,更体现民族服装定制品牌随着家国变迁历经风雨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