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次接触     
从事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已四年。四年来,《人民检察》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受益匪浅,每一次接触,都让我有新的认识。第一次接触,订阅《人民检察》。2007年春,我考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研究室。到新单位报到后,负责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给院领导和内设机构订阅当年的自办发行刊物,《人民检察》是其中之一。领导特别叮嘱:《人民检察》是重点刊物,订阅、发放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闪失。领导的叮嘱引起了我的好奇,  相似文献   

2.
《法学杂志》2012,33(10):175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检察院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调研资源,注重调研成效,推动该院调研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近年来,该院共发表各类调研论文150余篇,组织各级组织的征文活动并征得论文40余篇;编辑出版检察理论专著《创新与实践》1部,内部刊物(阳光检察)24期。  相似文献   

3.
检缘     
16年前,带着组织部门的一纸调令,我来到县检察院报道。自此,不仅与检察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与《人民检察》结下了深厚情谊。迄今,我已有15篇研讨文章发表在《人民检察》上,有数十篇调研及宣传文章发表在《检察日报》上。衷心感谢《人民检察》,感谢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编辑老师们!是各位的精心呵护、指导和《人民检察》潜移默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检察宣传工作是当前检察机关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宣传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是要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抓宣传。要切实加强对检察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把检察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融人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深入开展调研的几点做法路可明自高检院《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决定》下发后,我院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广州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3年以来,共被市以上检察、法制等报刊用稿1000余篇、其中《人民检察》《检察日报》、《江苏检察》等...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法律科学》2013,31(3):24-32
检察垂直领导理论是列宁检察权思想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构筑为苏俄和前苏联时期乃至于当代俄罗斯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点,而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检察制度的建立和检察体制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检察系统曾经两度实行垂直领导体制,但是中国检察制度借鉴列宁检察垂直领导理论的历史实践并不顺畅,最终演化为目前的双重领导体制.在当下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推进检察领导体制的改革是一项重大法治课题.重温列宁检察垂直领导思想及其理论逻辑,对于中国检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洁 《天津检察》2008,(4):55-56
调研工作是检察机关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检察机关领导都非常重视,广大检察干警也充满写作热情,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调研人才和调研成果。但是也有部分干警尤其是基层院的干警,写的文章不少,但是被采用的不多,成果转化和利用不够。究其原因很多,其中没有正确处理好调研工作与检察工作的关系,对检察主题挖掘的不深不透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仅就此谈些浅见,以期对调研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我被聘为检察助理员至今已经9年了。实践中我体会到,检察助理员聘任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法律监督实践中的运用,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稳步向前,刑事执行检察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理论界和检察实务界凝聚研究合力,以“质量建设年”为契机,聚焦刑事执行检察热点问题,产出一系列优秀研究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组织全国刑事执行检察条线骨干力量研究形成的2021年度刑事执行检察条线重点课题成果——《新时代刑事执行检察重点问题研究》于2022年结集出版,以及《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上关于刑事执行检察的专栏文章,形成了理论研究紧贴司法实践、实务工作促进理论研究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1988年,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法院的干部,结合办案,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共完成各种专题调查、工作经验总结和司法理论研究等文章428篇。其中,被市(地),县(区)委和政府批转的120篇;省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转发的46篇;各法学刊物刊登的27篇;各地报纸、电台采用的54篇。总计被批转、转发和采用239篇,即近60%的调研成果在较大范围内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事实证明,几年来,  相似文献   

11.
《检察实践》系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国家检察官学院主办的全国性法学刊物,1999年创刊,为双月刊。江礼华、董智明、石少侠先后担任主编。创办二年以来,得到了广大法律工作者,特别是检察工作者的支持和厚爱,读者已遍及全国,逐步成为宣传检察政策,交流工作经验,发表干警观点的阵地和社会了解检察工作的窗口。本文现将《检察实践》(1999-2000)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为进一步办好刊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以来,驻财政部纪检组、监察局高度重视发挥调查研究的先导和基础作用,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领导下,围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促进财政改革源头治腐等重点工作,组织进行了22项课题调研,有15篇调研报告进入领导决策,以不同形式在委部内刊和国家级媒体发表文章36篇。我们注重调研成果的实际运用,发挥调研成果推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和财政中心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迅速发展,人民法院的调研工作如何适应形势的要求,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更好地指导审判实践,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几年来,我们在注意搞好基础调研工作的同时,紧紧把握审判工作和社会形势发展的脉博,突出和强调了对重点课题的调查研究,1991,1992年,共完成各类调研文章155篇,其中重点调研课题占30%,大大提高了调研工作的质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抓住“四个点”,为重点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与地方各级检察院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人民检察》编辑部决定启动“通讯员流动站”。设立《人民检察》通讯员流动站,旨在吸引系统内优秀的检察业务人员,尤其是在检察业务调研方面有一技之长者,到《人民检察》编辑部  相似文献   

15.
李泽明,男,汉族,1957年7月出生,浙江省绍兴市人。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设区市司法行政机关律师管理处处长、局长助理、政府法制局局长、检察院副检察长,1998年4月任浙江省丽水市检察院检察长,现任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近年来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获奖。主编出版《检察基础理论与实践》一书,主持浙江省社科联、法学会、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多项。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民检察》的老编辑,我参加这次会议,心情非常高兴。在这里我工作过12年,是《人民检察》培养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谈谈对《人民检察》的几点期望。一、要保持特色第一就是权威性。因为它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必须体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水平,每一篇  相似文献   

17.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一个领域、一项工作要创新发展,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有所创新。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检察理论的有力支撑。加强检察理论研究,是检察机关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繁荣检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检察机关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更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促进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基层检察理论调研是对基层检察院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情况、新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给予理论上的回答,它对各项检察工作及基层检察院的建设,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基层检察院的理论调研工作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各项工作,跟不上检察改革形势的需要。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从事检察事业三十余年的检察工作者,我亲身见证了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取得的辉煌成绩,也深切体会到《人民检察》在检察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人民检察》作为全国检察机关的最高理论刊物,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指导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开展工作,受到广大检察工作人员的欢迎和热爱。我从基层工作者和检察理论研究人员的角度,对检察理论期刊的发展谈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7月初,我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宣传科科长岗位。在此之前,我曾在市检察院做专职对外宣传工作,是一名专职从事检察宣传工作的“老兵”,同时又是《检察日报》、《法制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法制报》、《方圆》和《龙之剑》等报刊的通讯员。十多年来,我所撰写的稿件,由开始的“火柴盒”逐步发展到“豆腐块”,由简单的消息报道到案例和人物通讯,每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件200篇以上,连年被有关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或优秀通讯标兵。我的体会是:一、当好宣传科长必须热爱检察宣传工作我…  相似文献   

20.
杨随生 《法制与社会》2012,(29):213-214
当前,检察机关如何发挥检察职能积极投入“三打两建”工作是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打”工作中,检察机关应当做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打击重点、落实责任分工、统一办案标准、强化检察宣传等五项工作;在“两建”活动中,检察机关要可以从促成问责机制、用好检察建议、开展行贿档案查询等六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