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图书市场上刮起一股黄金书热潮,随手翻看都市报纸.都会有这类广告映入眼帘,有的报纸不惜版面为其助威,有的甚至在一天报纸上同时刊发多个这样的广告。1月27日某沿海城市的市委机关报在要闻版上就一次登载4种“限量”金书的广告。一时间,社会质疑声四起.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也质问出版界:金书是书籍吗?金书是用黄金做的吗?金书真有收藏价值吗?是谁在买金书?……  相似文献   

2.
是腐败分子,还是廉洁干部?是受贿还是拒贿?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于1998年1月22日公开审理了杨汝德涉嫌受贿案。控辩奴方针锋相对,对被告人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评判。是受贿还是拒贿47岁的杨汝德,捕前系中共仙居县委常委、副县长、台州市人大代表。受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指  相似文献   

3.
“私家侦探”广告惊现广西南宁市街头。在一些街道的电线杆上、载客的三轮车上,侦探广告都“明目张胆”地贴在显眼处。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也日趋呈现多元化,而处在“灰色地带”的侦探行业正是顺应了人们的某种需求。然而,这一行业合理不合法的存在是否属于悖论?“灰色行业”又能否“阳光化”?  相似文献   

4.
是“罚款”还是“违约罚金”?●李发国《法学》1996年第10期刊登了《商店有权对窃物者罚款吗?》一文(以下简称《罚》文),其中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我们认为怎样界定偷一罚十的“罚”字是关键,这是确认此项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的首要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发...  相似文献   

5.
子午 《江淮法治》2010,(4):32-33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剂良药,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频惹争议。  相似文献   

6.
49个女性尸体,她们的死,是孤立的还是相关联的?面对故伎重演的谋杀情节,警方是否能抓住似是而非的蛛丝马迹?天衣无缝的毒计最终败露,仅仅是因为现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博览 《政府法制》2013,(17):33-33
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被称为“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是“败北”,是否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走呢?还是只有向北方逃跑的才叫“败北”呢?  相似文献   

8.
一部《企业破产法》20年“难产”,是技术上难以操作还是另有隐情?如此漫长的立法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此次审议通过的《企业破产法》有哪些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副良药,还是面对需求的市场炒作?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频惹争议。  相似文献   

10.
小非 《法庭内外》2010,(5):34-36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的发生,“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副良剂。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11.
给孩子一个“五星级的毕业典礼”,作为家长而言,是高兴还是别扭?  相似文献   

12.
高墙虽遮蔽不了他们过人的才赋,但高墙外风云变幻。他们能否再找回昔日的荣光?是“江湖”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遗忘了江湖?  相似文献   

13.
方圆 《公民与法治》2011,(11):49-49
“你中午喝酒了吧?不是有禁酒令吗?”“为什么不天天查呢?”“你们工商局怎么没有作为?”苏州市纪委书记沈文祖率队到苏州市南环桥批发市场等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督察时先后3次发怒。第一次发怒是因为苏州市农委一名工作人员的满身酒气。第二次发怒,是他发现南环桥市场的食品检测平均3-5天才抽查一次,而且还是市场方自己操作。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13,(16):25-25
“污染企业咋成了我们的衣食来源,我们该保护环境呢,还是保护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15.
邢素军 《法制与社会》2011,(29):183-184
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是采用专利还是采用商业秘密的方式保护?是申请发明专利还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是尽旱申请还是等到技术方案完善之后在提出申请?对这些问题的选择关乎到企业专利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一场交通事故,轿车燃起大火,司机被烧致死。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还是轿车质量缺陷致人死亡?一方是身单力薄的受害者的亲人,另一方是名震四方的汽车制造商,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法院如何断案?  相似文献   

17.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10,(15):37-39
是媒体造就了他的“神医”之名,还是媒体毁了他的神圣之名?在媒体与李培刚激烈交锋,在患者充满疑惑、渴望了解“神医”真假之时,政府主管部门为什么默默无声?  相似文献   

18.
子午 《江淮法治》2012,(4):14-17
收留流浪汉18年,遭索赔30万元的劳动报酬,到底该不该收留流浪汉?个人可以收留流浪汉吗?能否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个人收留的背后,到底是献爱心。还是利用流浪人员牟利?目前,国内多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爱心组织”存在诸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一句至理名言如今却被两款打车软件打破了。“想免费打车吗?-5上用嘀嘀打车吧!”这并不是一句广告噱头,是一个事实,一个天上掉馅饼的事实。那么,是不是免费就一定全是好处呢?姑且不谈“免费”仅仅是软件公司吸引关注度、增加客源的暂时性手段,单单打车软件本身近期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们也不妨来聊聊这个关乎大家出行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法制与社会》2011,(15):9-11
有初学摄影者在台湾“摄影家手札论坛”网站上提问:“最近看到一家大陆社团的招生广告,名为‘色影’。在下不明,所以请教各位同行,‘色影’究竟是什么意思?”结果有众多圈内人士回帖释惑,有人说“人眼所见景物皆为有色之物,起而摄影谓之‘色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