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发展的最优途径是什么?中国认为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多数政策专家赞成这一观点。但把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与印度长期增长缓慢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比较,人们惟—途径。实际上,印度本土的企业家借助其国内高效率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在较长时期里有可能推动印度的经济超越中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改革不断拓展和深化,经济实现持续强劲增长。现在印度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亮点和主要的新兴大市场之一。随着其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印度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印度自身能源十分匮乏,每年需耗费巨额外汇进口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印度逐步形成和实施自己的能源战略,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这是印度确保经济长期强劲增长和实现争当世界大国目标的关键举措。一、印度能源形势严峻印度能源形势严峻,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受地质条件限制,印…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妍嵋 《新视野》2004,(6):25-27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热切渴望崛起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在最近的十多年中,特别是21世纪初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对它们在经济改革与增长模式、经济结构与体制环境、发展绩效与未来竞争力等方面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1992年增长率高达12.8%,1993年一季度的工业生产又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究竟是什么动力促使中国经济以如此高的速度增长?又是什么因素在制约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上述三个问题,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很多,如高速增长是前几年治理整顿所积累的能量的释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25年,六大新兴经济体——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经济将占全球增长总量一半以上,成为全球经济动力之源。此外,报告指出,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依然强劲,但进入下半年,四大不确定风险因素需要高度关注:美国经济走弱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针对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我国近两年对出口增长采取了较多抑制措施。而今年又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其经济走弱,出现了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王一鸣 《求是》2014,(6):23-24
<正>在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领跑者地位发生变化,更不表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基础。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近年随着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内生条件的变化,中国经济由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7%一8%中高速增长阶  相似文献   

8.
虽然“中等收入陷阱”命题是近几年提出的,但关于经济发展停滞的可能和停滞原因的探索很久之前就开始了。经济增长动力的升级和社会稳定保障了日韩两国的成功突围,而增长乏力、发展失衡和有效制度保障缺失的拉美及东南亚国家则陷入了经济发展停滞的泥沼。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有利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的有利因素,但也存在产业升级困境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桎梏、排斥性增长的典型矛盾和市场功能的缺失与政府职能的错位等阻碍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发展和优化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成为中国面对挑战的政策指向。  相似文献   

9.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陆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本文以成都为例,在深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概括:加快"双重"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建设超大城市区域,提升经济空间组织的一体化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印度和西方的一些机构宣称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印度经济将在这个世纪超越中国。本文就印度经济改革的动因、内容、成绩和问题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介绍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以期给人们准确判断印度经济的发展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经济增长动力与经济下行压力并存的复杂情况。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二季度和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二季度和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7%。中国经济表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符合预期。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下一步中国经济该怎么走?怎么办?近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发  相似文献   

12.
名刊要览     
正中国绿色崛起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是像前些年有些地方的投鼠忌器,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延续以前破坏式增长的路,还是让生态保护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创新力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城市对创新也日渐重视。正因如此,近年来,各地纷纷将创新型城市确定为城市  相似文献   

13.
黄再胜 《前线》2015,(3):81-8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正从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打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顺利实现"双中高",就必须辩证地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新引擎,改造升级传统引擎,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新常态呼唤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超高速增长,演绎的"中国奇迹"举世瞩目!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4.
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喜与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印度的发展态势强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不少媒体认为,印度有可能会在“金砖四国”中占据领先位置。中国应该对印度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有足够的认识和忧患意识,既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成就,也不要因担心印度是否会超过中国而忽略了自身存在的弊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落后,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晓河 《前线》2016,(4):32-34
正当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23个季度从高位下行,尽管我们从宏观上采取了诸多稳增长的调控措施,但效果并不如预期。问题的关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有传统增长动力在衰退,而新的增长动力还在孕育,由此出现了新旧增长动力不能有效接续的矛盾。面对如此宏观环境,应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可从供给和需求两侧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可能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运行出现了前所未有严峻局面。本文从三个视角分别分析和梳理了辽宁经济增长的动力演变,深入研究并寻求准确判断当前辽宁经济增长动力的大小和方向演变趋势,探寻辽宁老工业基地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动力转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转向调存优增并存,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的新时期,贵州大数据产业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空间和动力,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公众高度好评。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态势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贵州经济在转型提速,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上已成了决策层共识。2014年贵州电子  相似文献   

18.
苏波 《求是》2012,(16):26-28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环境、比较优势和内部动力机制的深刻变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首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提升我国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求,是实现经济大  相似文献   

19.
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而言,结构转变或跃迁无疑是其主旋律和突破口,那么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跃迁,或者说经济结构跃迁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及对劳动就业影响如何?本文拟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技术创新是结构跃迁的根本动力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实质上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变.对正处在工业化初期的中国来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经济发展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产业结构的跃迁又与有效的技术创新保持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产业结构跃迁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成因包括两方面:需求拉力与技术推力.前者表现为投资——增长——技术,后者表现为技术——投资——增长.我们认为“技术推力”的创新模式对结构跃迁更富有意义.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毗邻的东方人口大国。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有着深刻的巨大的影响。两国分别于1978年末和1991年7月开始引人注目的经济改革,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竞争力显著上升,经济自由化全面展开。本文着重分析考察两国经济改革的导入、特征和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无疑具有显著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