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不能否定,在我们改革开放的社会,追星已经成了社会的一个热点。 调查表明,在“追星族”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90%,在这些年轻人中,又主要是以初、高中学生为主的青少年学生,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初中生,并且是以女学生为主。据北京音乐台的调查:北京在校青少年中60%的人有程度不同的“追星心态”,达到狂热程度的占10%左右。 《中国青年报》作了一个有关高中学生的“追星热”的调查。结果很有趣:当调查者要求同学们“估计一下,在你的班级里,特别喜欢崇拜明星的‘追星族’占多少百分比”的问题时,同学们的“自我评估”的结果是:“初二占10%,高二占5%”。显然,当“追星族”的名声不怎么太好时,这个“自我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的,然而即使从这个“缩小”了的数字也可以看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追星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一、“文化发生”的界定我所说的文化的“发生”,指的是当人刚刚成为人时,以及人类靠着血缘聚集为人群(即形成部落或部族)时文化现象的出现。文化和人类是同时出现的,二者的历史一样久远。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几乎贯穿于始终,既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术,又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哲学思想,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流变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商至西周时期,当时一些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从桀、纣的亡国及现实的斗争中,初步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和“敬德保民”(《尚书·康诰》),开始重视民的力量。《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罔不唯民之…  相似文献   

4.
“改名现象” 从1992年下半年以来,一些省、市、行业主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类刊物纷纷更名,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不大不小的“改名热”。 改向哪里?从已经改名的刊物看,出现了众多的诸如“企业瞭望”、“企业大世界”、“企业经济与文化”等名称,但更多的改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或“企业文化导刊(报)”。改名的一个共同走向是尽量将原来刊名中“思想政治工作”字样去掉。 这种“改名现象”,在思想政治工作刊物领域产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目的 1993年12月初至1994年元月初,我们在南京市两所中学进行了调查,试图弄清:究竟有多少中学生加入追星行列?“追星现象”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是否造成了不良影响?追星现象与哪些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自我管理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管理是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哲学探究的人类性问题之一,但在现有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却少有对“自我管理”的研究.人作为超自然的、有意识的、创造性的生命存在,能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超越实行人所特有的自我管理活动.从哲学的维度理解自我管理,正确把握“他我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关系,其意义在于实现人对自身的探求和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及对群体的归属认同,达到个人自由与群体、族类自由的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7.
再论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界限”在资本主义轨道上运行的国家的问题和前景,已经不止一次地成为理论讨论的课题。在我国的学术著作中直到前不久还占主导地位的概念,是作为70年代讨论的总结肯定下来的。对阿·列夫科夫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资本主义能否“克服多种成分和达到形态发展阶段”以及尔·列伊斯涅尔在1978年以新措词重复指出的“从成分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无可能”这一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人们断言,资本主义“将不能成为在发展中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不仅如此,“能够形成这种生产方式的范围正在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8.
“德”之意众多,对于个人主要有二:修养而有得于心;行为节操。《周礼·地官·师氏》注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礼记·曲礼上》疏曰:“德者,得理之称。”《史记·乐书第二》:“德者,性之端也。”显然,对于一个人来说,“德”包含了品格、修养后既成之性、性行和气质、本性等众多具体内涵,概括地讲,有德者,即为心、行之贤者。《党政领导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于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某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坚强…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异化现象,目前腐败问题从行为主体上,从时间、空间、数量上正在向外发散弥漫,其特点是:1腐败行为主体由个体腐败发展为集体腐败。依腐败行为的实施主体,腐败可以划分为“个人腐败”、“集体腐败”,即“政府腐败”、“企事业单位腐败”。所谓集体腐败,是指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径。综观时下风行的这种集体腐败现象,其表现形式和数量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集体行贿,公礼之风盛行;集团截留,私设账外“小金库”;集体走私,明目…  相似文献   

10.
法国人有一种折磨人的“病”,无论是谨小慎微的小职员,还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无不谈之色变,却又无可奈何。 据一本书介绍:在乔治·蓬皮杜当总理时,一天晚上,一名年轻的下属给总理抱来一叠待签署的法令,也许是太多了,蓬皮杜当场就对着这堆文件大发雷霆:“别再拿这些东西烦法国人了 !我们国家的法令、文件、规定发得太多、太滥了,人们真是难以忍受了。” 让这位总理光火的正是所谓的“法国病”。而那位有口难辩又尴尬万分的年轻下属就是当今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那么现在的“法国病”又怎么样了呢 ?据介绍,法国现有法律 8000…  相似文献   

11.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拥有足够的人才,是政府推动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借用美国人事管理局局长贾尼丝·拉钱斯的话说,“人是我们最珍贵的财产。人完成工作,人使新技术发挥效用,人向大众提供优质服务,人产生一切结果”。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革命浪潮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政府部门却因信息人才大量流失而出现“人才高地塌陷”现象。这一局面亟待扭转。  相似文献   

12.
将道路监控设施称为“电子警察”是一种拟人化的称谓。准确地说,“电子警察”只是客观记录道路信息的一个载体,它本身并不可能直接、主动去制止甚至制裁道路违章行为,其功能的实现与发挥需要通过人的行为,也就是要通过人对其所记载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并据之形成相应的法律行为。从法律上讲,“电子警察”只是据之形成的法律行为的证据。笔者所探究的  相似文献   

13.
凌亢 《瞭望》1992,(48)
记得大概是1990年下半年吧,我在《瞭望·珍珠滩》上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马列责我开面》。那是因为有感于当时滋生的一种论调,仿佛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将过去所固守的东西否定得过多了,而提出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是“靠不住”的诸如“商品经济”、“初级阶段”之类的东西,他们认为,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当为。所以我  相似文献   

14.
朱升波     
21世纪是“文化制胜”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未来商战的决胜之道,已经不可逆转地从企业建设的“幕后”走向“台前”.因此,“以人为本”、强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企业文化管理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唯一适用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时代的焦点.导入“道、法、术”三元结构理论视角,借鉴生态学思维从“道”的高度追问其哲学内涵,从“法”的维度践行其“硬性”保障,从“术”的路向研究其落地,并基于全球化视野塑其“道、法、术”的三维生态圈.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所字结构”1.语法分析 a.“所字结构”的构成。 通过对《孟子》218例“所字结构”的调查考稽。“N·所·V”是其基式,其余的结构形式皆由此式而演化派生出来。一般说来,或隐去N,成了“所·V”式;或在“所·V”之间加上介词、介宾结构、副词、形容词等;或在“N·所”之间加个结构助词“之”,成了“N·之所·V”式,等等。 b.“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6.
炭疽恐慌在美国的出现,意味着生物武器正在取代核武器成为对人类生命及世界和平危害最直接的武器系统。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相信,生物武器已经成为他们宁静生活的克星。正如曾任过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国家安全研究部主任的理查德·贝茨所指出的,“生物武器现在应为最令人担心的武器,其次是核武器,再次是化学武器”。与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相比较,生物武器兼有二者的特点。加之其易制、低廉,因而有“穷人的原子弹”之称。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个体性”是指人类个体既作为生物机体又作为社会机体的特殊属性。苏联心理学家安南耶夫把具体人类的生物和社会整体叫做“个体性”。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重要论断:“人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关于人的“自然关系”,早在我国古籍《礼记·礼运》和《孟子·告子上》中,古人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并归结为“食色,性也。”在人的“个体性”中,生物机体所表现出的某些生理、心理现象,一般具有“趋我性、“趋逸性”、“趋惰性”特点,这种特点对于“个体性”青年生物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适用的。而在人的社会关系中,青年“个体性”则包含着“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格习惯等是一股强大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18.
“趋同论”,是由荷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扬·丁伯根在六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的。随后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趋同”一词原本是生物学术语,意为生命的有机体在其形成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共同环境、必将形成相同的特征和功能。如,海豚本属哺乳动物,最初生活在陆地上,靠四肢活动。后来因环境突变,迫使其进入水中生活,于是,在长期进化中,海豚在体形上逐渐接近鱼形,出现了鳍状前肢,具有了许多“鱼”类  相似文献   

19.
李钢 《瞭望》2001,(49)
美国“9·11”事件虽然一度 导致石油价格波动,但并 未出现人们所担心的油价持续上涨,相反,世界石油价格在短暂上扬后,便开始呈现持续下落的趋势。今年11月纽约原油市场价格降到每桶18美元左右,同一年前相比,世界原油价格下降了50%。从“9·11”到11月,原油价格每桶也下降了12美元。如果今后一段时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在原油限产问题上达成协议,原油价格有可能逐步回升,保持在每桶20-25美元的水平。 供需失衡导致 油价下跌 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失衡。从需求方面看,“9·11”事件沉重地打击了美国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关于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是,却出现了一种离开生产力范畴谈生产力的现象,一些人写文章或有些领导干部讲话,把“精神文明、教育、企业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关系、环境、感情投资”等等,都说成是生产力。这种把不属于生产力要素的东西等同于生产力并使之泛化,可以称之为“泛生产力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