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刑事侦查是运用逻辑推理,查明案情的思维认知活动。类比推理具有启迪侦查思维、开拓侦查思路、指引侦查行为的功能优势,广泛适用于刑事侦查活动,是侦查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类比推理的侦查运用,不仅基于客观的现实需要,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刑事侦查适用类比推理,需要准确把握类比推理的内涵特征、应用范围与注意事项,确保有效服务侦查实践。  相似文献   

2.
论刑事侦查中的类比推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在某些属性方面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的相似.但并不排斥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在某些属性方面相同,推出它们其他属性也相同.类比推理不仅同类之间可以进行,异类之间也可以进行.类比推理是一种独立的推理形式,在并案侦查中,要确定若干起案子是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嫌疑人所为,不是归纳推理,而是类比推理.并案类比推理可分为相似补缺类比推理和相似归并类比推理.  相似文献   

3.
论并案侦查的推理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推出这些对象在其他属性上相似,但不排斥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出这些对象在其他属性上相同。类比推理是一种独立的推理形式。在侦查中,决定并案侦查的推理形式是类比推理,不是归纳推理。并案类比推理可分为相似补缺类比推理和相似归并类比推理。  相似文献   

4.
侦查工作离不开类比推理的运用,运用类比推理有助于提出侦查假设、进行侦查模拟实验、深挖犯罪、说服教育犯罪嫌疑人。在运用时必须注意:对象间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要尽量增加相同或相似特征的量,应尽可能将对象的本质特征进行类比。只有这样,类比推理在侦查工作中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类比推理是一种法官经常使用的法律方法,它强调类似的案件要得到类似的判决,对于实现民主和法治具有重大的价值,对于解决疑难案件和初现案件也颇有助益。由于人们疏忽了类比推理的内在成因,导致了对这种方法的不适当使用或滥用。类比推理在民法法系国家表现为依据规则的类推适用,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则与遵循先例原则联系在一起。类比推理的实践操作一直是困扰法律人的难题,只有深层剖析判例所包含的案件事实与判决理由的双重结构、相似点与不同点的区分技术以及判断重要程度的方法,才能彻底破解这一难题。这一方法上的突破同样也可以为中国指导性案例制度所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三批指导性案例只有在实践中被法官援引裁判,才能从根本上激活这一制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类比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其结论虽是或然的,但类比对象的广泛性及本身强烈的探索功能使得它在刑侦破案中经常采用,特别在侦查实验中更具重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刑侦思维中的逻辑推理种类繁多,而且有别于普通思维领域中的逻辑推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刑侦思维的特殊性,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回溯推理对刑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侦破案件的一种重要的逻辑工具。  相似文献   

8.
类比推理虽然获得的是或然的结论,但其“触类旁通”的作用在侦查工作中能帮助侦查人员打开思路,认清案情,同时还有助于侦查假说的提出。在侦查工作中,还可以采用模拟类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日常社会生活中存在和为我们所运用的类比方法是法律的类比推理的原型。司法过程中适用的类比推理与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各种类比方法相较而言,是正式的、严格的和程序化的,但人们在复杂的社会情态中长期扮演不同角色所养成的行为模式扣思维方式,还是会在司法场域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国家法的强力和优位,会使法律的类比观强势于当事人和社会的类比观而获得形式上的拘束力,但如果无视当事人基于各种民间规范的类比观而提出的实质的正义要求,就会造成两造均不服判,判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被割裂开来,以定分止争为己任的法律却成了制造纠纷的新源泉。  相似文献   

10.
类比推理作为创造性法律解释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具体适用的妥当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裁判者对法定案型事实与待决案件的相似性判断。因此,相似性判断标准必须保证裁判结果的确定、客观和公正。这需要裁判者从不同的视野范围,以不同的态度评价规范与事实的相似性,根据不同的情况,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最大程度地追求司法结果的确定性,在存在与当为、方法与结果之间进行合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刑案侦查的思维特征是由刑案侦查的特殊性决定的。刑案侦查往往是由犯罪所造成的结果出发,剥茧似地追溯造成该结果之诸种原因(条件),进而再追溯制造这原一因的作案人,从而缉捕犯罪嫌疑人归案。而回溯推理正是以果推因,故回溯推理是刑案侦查最常用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刑案侦查之回溯推理有“充分条件式”、“必要条件式”、“充要条件式”、“二难破斥式”等。由于犯罪事件之间的关系有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果多因,故由果究因之回溯推理所得结论大都是或然的,然而,正是这连续的或然性逐步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锁定侦查目标,直至缉拿犯罪嫌疑人归案。  相似文献   

12.
选言判断及其推理在日常思维与刑侦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刑侦工作中,在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关于选言判断及其推理的逻辑要求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和掌握其运用的特殊性,主要包括: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选言肢的穷尽问题、相容选言推理对肯定否定式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3.
刑侦领域的专家其知识很多是描述性和经验性的,难以用数学模型进行精确描述,这给刑侦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刑侦决策支持系统,将刑侦工作中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进行简化,使得刑侦决策问题更直观和易于理解,从而为刑侦决策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专家系统是一个可以将领域知识存储起来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计算机系统。由于犯罪手法(Modus Operandi,MO)的相似性,侦查推理的基本形式为类比推理,专家系统具有知识更新能力,因此建立侦查专家系统是可能的。建立侦查专家系统,应当选择合适的系统类型,设计合理的系统结构,实现知识工程师和侦查专家的有效合作,并分专业领域建立侦查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5.
推定作案条件是破案的关键一步。从逻辑的角度看,作案条件即作案人的必要条件;推定作案条件的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式;排除作案人的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式;确定作案人的推理形式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在推定作案条件的过程中,我们应避免犯三种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6.
刑事裁判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其最为重要的目的在于对事实的认定和适用法律,即事实与说理。刑事裁判文书中构筑刑事裁判结论的事实与说理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映射了刑事法律精神在刑事裁判文书中的逻辑表达进路。为此,法官需要在刑事裁判文书中理顺事实与说理二者的关系,将刑事司法正义理念和法律精神在刑事裁判文书中一以贯之,提高刑事裁判文书的质量和说理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进而通过其制作的刑事裁判文书表达出司法者对刑事法治和司法公正的法律精神的实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17.
侦查主体属于侦查学的基本理论范畴,而当前对侦查主体的概念和内涵界定存在分歧,为此,可在分析不同侦查主体界定的基础上,从侦查权的视角探究侦查主体的涵义,进而构架一个由三个层次构成的侦查主体体系:侦查权的所有者——国家;侦查权力和侦查义务的承担者——侦查机关;侦查权的行使者——侦查组织。这三个层次构成了侦查主体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