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你当了官,也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而在于你为人民做了多少事。这是孝义市人武部部长徐国平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不仅这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1,(8):29-29
欧洲国家的人手头把得最紧,因为他们大多是自掏腰包请人吃饭。偶尔有拿公款请吃的,但很少铺张浪费,吃多少点多少,绝对不会出现满桌菜肴。久而久之,餐馆里的服务生也养成了习惯,客人菜点多了就会随时提醒。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们军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奉献多少。一人苦,万人甜;小家不圆,大家圆。更多的奉献付出,是我军旅生涯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1,(13):48-49
山东省粮食局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张洪敏:试点推行公务自行车不在于车辆的多少,主要是一种倡导和示范,对于很多平时习惯了坐车出门办公的公务人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看来,读书是个人的事情,读书与否、读书多少,在于个人修为和生活选择。但在现代政治的视野里,领导干部身负公共责任,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这种身份和职责,决定了读书之于领导干部,不是一个纯粹私人的事情,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习惯,而是要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来看待。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活着,其价值不在于美丽的外表,也不在于美丽的服饰,更不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而在于一生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奋斗,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壮的体魄。这样的人,他可带动一个家庭的发展,能促使周围人群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这种人,人人佩服,人人敬仰。  相似文献   

7.
“感动中国——2002十大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评委会这样评价:“王选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她属于全人类。她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挑起了民族道义的力量。一个知识分子的标准,并不在于他的学问,知识有多少,而在于他的良心,是否在帮助受苦受难的中国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  相似文献   

8.
沈成宏 《唯实》2001,(10):54-57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道德沦丧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近年来,曾任前联邦德国总理的施密特推出的力作《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着重论述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和道德价值,社会各界的道德责任,以及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的必要性。他认为,道德基本价值对人类社会和平…  相似文献   

9.
声名累人     
段奇清 《党课》2011,(8):73-74
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声名着实是一个好东西,有些人因此大红大紫。然而声名也是一把双刃剑.世上不知又有多少人为声名所累。  相似文献   

10.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压力,是生命中看不见的一个个支卢、。生活的一半,有多少辛苦和汗水沉下去.才有多少光彩和幸福翘起来,滋养着生活的另一半。使我们觉得生命的鲜活、真实和美好。没有压力,我怕若一只氢气球,不知天高地厚,昏昏然,飘飘然,在空欢一场之后,而于空中爆炸,只落下一些眼泪不是眼泪,雨点不是雨声、的红色碎片,成为一生悔恨的记忆。压力,是想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事实上艰难的痛苦。更来源于外部环境提供的随时随地的机遇和抉择以及自己无能的尴尬。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啊!只有…  相似文献   

11.
医生的心愿     
一天夜里10点多,我做完手术,照例去看我的病人。我的习惯是,无论下手术多晚,也得看一圈自己的病人再回家,这样才放心。一个老病人看到我大吃一惊:"大夫,这么晚还没走?医院每个月得给你开多少钱啊?"我一边检查她的伤口,一边开玩笑地问她:"你觉得给我开多少合适呢?"病人认真地想了想,"怎么也得万儿八千吧?""那  相似文献   

12.
花之语 《党课》2012,(10):100-103
农夫常常被认为是粗陋无知、愚钝不堪的代名词,因为他们不懂城市的规矩,在城市的大路上游逛就像在自己村庄的马路上横行;因为他们不懂爱护城市卫生,随时随地习惯地把痰吐在地上……有些占了地域便宜的城市人,在农村人面前总是颐指气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殊不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是农民出身,响亮地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饮食天津     
快乐大叔 《党课》2008,(12):98-99
在天津生活久了,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天津人迁往外地居住的不多,即便是离开天津了,往往几年后也会回来。天津人不愿意远行可能有很多原因,快乐大叔以为饮食显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报纸上说北京人纷纷跑到天津来办婚宴酒席,且说得很“暧昧”,似乎是因为天津的饭菜酒水比北京便宜多少多少。但实际呢?恐怕北京人自己心里最清楚,  相似文献   

14.
善于网聚人     
正十几年前,互联网行业有一句响亮的广告语:网聚人的力量。十几年过去了,互联网在突飞猛进发展,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互联网的价值在于网聚人,互联网的力量也在于网聚人。互联网以极为便捷的方式把人连接在一起。正因为网聚了人,才网聚了信息、资金、商品、文化等。我们党要更好兴党强党、更好治国理政,必须用好互联网的力量。习近平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运用好互联网的  相似文献   

15.
乡有土路     
赫崇明 《奋斗》2003,(10):54-54
中国几千年,从周分封诸侯,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秦汉的郡县,明的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到新中国,在我们这块热土上,该有过多少乡乡村村?那些在水之滨的除外,哪个乡村没有井?没有母乳,人不能长大,没有乡井,长大也不能活。奇怪处在于,人一想到家乡,先恋的是土,田园,而不是井。就连文人墨客诗文,写到井的比起来,也很少。是水更易得的缘故?你  相似文献   

16.
蒋子龙 《学习导报》2012,(14):25-25
我经常接触中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为了准备这篇短文,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  相似文献   

17.
仔细浏览两会报道不难发现,引起轰动的不一定是国家大事,也不一定是敏感话题,可能只是花边。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组副组长、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的蔡定剑教授指出,有的代表习惯就鸡毛蒜皮的事情发表议论,提一些花里胡哨的议案,实际上很多都不是应该在全国人大上讨论的。许多重大的问题,比如预算,有多少人在谈?预算问题不是天大的问题吗?钱怎么花的,  相似文献   

18.
蒋子龙 《新湘评论》2012,(14):25-25
我经常接触中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为了准备这篇短文,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  相似文献   

19.
蒋崇恒 《新湘评论》2005,(12):54-55
美国哲人约翰逊有句格言.说是“成大事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虽无大权大钱,但却因持之以恒扶贫帮困而成就大事的人。他,就是共产党员、衡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案件侦察大队副大队长李新凯。  相似文献   

20.
陶文昭 《学习月刊》2013,(15):33-34
近年来对于改革的议论很多。如何看待改革,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一个重要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存在着对改革的议论.而在于通过议论的理性分析,寻求共识,凝聚力量,不断地完善并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