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2):52-53
党员应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是什么?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如何理解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重大判断,对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余春华 《学习月刊》2013,(12):82-8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释"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和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人民的梦"。在建设"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共话"洪山梦",我有以下一些想法。一、"洪山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中国梦"具化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二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霹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5,(12):40-42
1.为什么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十三五”时期,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阶段,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王秋 《奋斗》2022,(2):18-2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党带领人民胜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坚持胸怀天下”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相贯通的原则出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对“坚持胸怀天下”历史经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龙新民 《湘潮》2021,(2):39-41
2021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200周年,这也是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实现的节点。我们党的百年辉煌历史,特别是我们党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由一个个历史阶段、一场场艰苦战斗、一件件重大事件、一段段鲜活故事构成的,是党带领我们的军队和人民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英勇奋斗、流血牺牲书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1,(28):56-57
有心修得百年渡,百年探得复兴路,辛亥百年说机遇,百年三叹,聚为一愿:振兴中华迈新步。纪念辛亥革命。不仅仅一个辛亥百年的事情。至少应该重视三个一百年:一个是作为辛亥革命背景的一百年、一个是辛亥以来的这一百年,同时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放眼今后的一百年。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梦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奋斗历程反复证明,实现民族独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政治前提。这一政治前提的创造在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宣告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全面展开。那应该怎样看待对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呢?  相似文献   

11.
亓利 《奋斗》2012,(12):38-40
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2.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相似文献   

13.
王兰军 《江淮》2012,(12):14-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建设"富强中国"。"富强中国"目标更加明确坚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日益呈现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向"富强中国"目标走近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张宏志 《前线》2014,(3):62-65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既然这个梦想已经产生了一百多年,那么,我们党为什么现在要特别提出中国梦呢?归根到底是为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我们党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5.
张胜友  徐锋 《学习导报》2014,(12):34-38
习近平: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2012年11月29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北京风和日丽,长安街车水马龙,天安门广场游人如织……上午10点,中巴车缓缓驶入巍峨矗立的国家博物馆,历史在这一刻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憧憬与期待呢?  相似文献   

16.
正"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新蓝图,这个纲领性文件是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进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要实现这一中国梦,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而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满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无疑又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设定了两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刻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的动员令,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