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公民依据该条例,通过申请财政信息公开,包括财政预决算编制的公开、财务账目和审计结果的公开以及执政党活动经费的公开等,推动政府(党)的财政公开,这对防止权力滥用、遏制权力腐败以及结束党政不分均具有重要作用,将有力地促进政府(党)的活动实现公开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公开范围不明确、公开方式滞后、监督和保障不力等难题,严重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因此,对《条例》实施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是政府信息公开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基本框架的初步形成。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位阶较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不够完善,监督救济机制不健全,配套法律制度缺失等。实践中,应将公民的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上升到宪法层面,给予切实保护;适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提升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制度,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具有重要的治理功能,对内有助于规范权力运行、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对外则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重要举措。分析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实施情况,可以发现,编制和披露年度报告不但有助于落实公开要求,也有助于推动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治理效应。未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仍应回归内外均衡的价值属性,充分发挥其对内摸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底数和对外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的功能,并应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面向社会治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信息公开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对我国保障公民知情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中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而且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公开状况与法律规定的状态尚有差距。本文以“黄由俭案”为例分析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以及《条例》立法的缺憾和实践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给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带来共赢,简要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政府迫切需要建立、落实的相关保障制度和规定。  相似文献   

7.
正机构编制管理中的机构、编制是党的执政资源,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机构编制部门工作性质、内容和方式具有一定特殊性,长期不为外人所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第492号令,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机构编制信息的公开有了法律依据。一、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的内涵(一)机构编制信息的概念与构成机构编制管理是指对法定组织的机构体制、  相似文献   

8.
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条例》对信息是否公开,公开多少、怎么公开、什么时候公开进行了约定,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做出了"逐步推行党务公开"的重大决策,并相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法规,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引起了全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豁免公开的情形作了简单规定,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豁免公开理由的频繁使用及法院在司法审查中的艰难作为,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成为近年来数量上升快、引发争议多的一类新型案件。文章在分析信息不存在、信息内容涉密、信息为过程性信息等政府豁免公开理由的基础上指明,法院应加强在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的司法审查力度,加强行政机关对各种信息公开豁免理由的说明和举证义务。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早在2003年就有消息透露:我国首部<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草案)>基本工作已完成.那时还习惯称之为"政务信息",现在很干脆--就是"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跨越,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具有了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信息公开与保密是政府信息化工作中两个同等重要的课题,公开是为了促进政治民主,社会和谐,保密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商业、私人利益。政府信息公开的豁免虽只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但在大力倡导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民主政治的国际形势下,信息保密的问题也值得关注。保密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柯伟 《兵团党校学报》2007,105(2):44-46
本文论述了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思路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恒 《理论研究》2011,(4):51-52,65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完善、现有《条例》本身存在不足、执行过程中问题较多等问题,要从加快信息公开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进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内部推动力等方面完善我国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指出: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我国政府信息的成本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支付的,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产。自本世纪以来,随着政府对信息资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给予政府信息公开强制性的规定,并作出了较严格的制度安排。透明、民本、高效成为其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秦韵佳 《前线》2012,(Z1):118-119
继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之后,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政务公开日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7,(10):44-44
中纪委领导同志近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办事公开为重点.继续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要通过政务公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公开促监督,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以公开促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公开带服务,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党务公开的内容是指党务公开主体在党务活动和权力远行过程中,所需要公开的具体党务信息和事务,它既有信息的公开也有行为的公开,党务信息公开是党务公开的核心内容。党务公开的信息包括哪些方面,党章及党内的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迄今也没有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党务公开信息的党内法规。各地党组织在规定党务公开的内容时,主要采用肯定概括和否定列举相结合的方法。不同层次的党组织由于层级的不同,党务公开内容不完全相同。党务公开涉及的内容具有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并存以及全面公开与限制公开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实施以来,党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十分重视开展巡视监督工作,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巡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巡视成果信息失真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