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大批的男劳力外出谋生,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大多为妇女,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也是妇女,妇女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提高,妇女群众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样,乡镇妇女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自2000年以来,乡镇先后进行规模调整、机构改革,乡镇妇联干部数量明显减少,流动明显加快,乡镇妇联工作呈现出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领域越来越广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准确定位乡镇妇女工作,以充分发挥乡镇妇联在农村妇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十分必要。今年4月,我们围绕乡镇妇联组织建设,对全省乡镇…  相似文献   

2.
一谈到乡镇妇联主席,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个长着三寸不烂之舌的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至于乡镇妇联工作则是务虚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然而六年的乡镇工作和半年的乡镇妇联工作却使我深深地感到:做好农村工作,尤其是做好农村妇女工作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乡镇妇联工作是一个走百家门,访百家事的工作,只有深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平凡妇女的生活,才能知道妇女所想、所做,才能找到妇女工作的入手点。因为工作的对象是农村妇女,所以乡镇妇联主席就必须放下文人的架子、踏踏实实地当一回农村妇女,不厌其烦地聆听婆婆妈妈的事,认…  相似文献   

3.
十年有感     
1991年,20岁的我风华正茂,财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乡妇联工作。报到后,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我两次上班,两次哭着跑回了家。 后来,我参加了几次省、市妇联举办的业务培训,使我逐渐认识到,农村妇女姐妹需要的是妇联干部的理解和引导,农村妇女工作需要的是有着满腔热情、无私奉献精神的妇联干部。工作态度的端正,使我逐渐进入了妇女工作的角色。深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平凡妇女生活,了解妇女所想所做,找出妇女工作的入手点,认真处理看似琐碎但又贴近妇女生活的小事,我最终被农村妇女姐妹们所接纳,真正融入农村妇女工作中。 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1,(4):17-18
妇联基层组织直接联系着广大妇女群众,是妇女工作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 近年来,我们调整思路,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下移到农村,大力加强组织建设,着力规范管理,夯实基础,激活基层,提高全市妇女工作的整体水平。抓组织强根基村妇代会是农村妇女工作的前沿阵地,它的巩固与否直接关系到妇联各项任务能否贯彻落实到农村妇女之中。1995年以来,我们从整顿健全村妇代会入手,强基固本。抓整顿。首先抓政策出台。争取了市委组织部下发淮组字〔95〕15号文件《关于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把村妇代会整建纳入到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4,(12):12-13
2001年以来,江苏省各级妇联采取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去年以来,她们坚持“一手抓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一手抓进城务工妇女文明程度的提高”。据统计,目前已直接地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近50万人,帮助200多万进城务工妇女提高综合素质,推动了农村妇女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一、构建联动机制,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构建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妇联系统网络健全的组织优势。把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作为开展转移工作的重要环节。江苏省各级妇联将组织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集中力量推进。…  相似文献   

6.
成丽 《中国妇运》2002,(10):32-33
农村妇女群体意识淡漠,是笔者从事妇联工作8年来观察到的一个在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群体意识淡漠相对应的是责任观念的缺失。没有一种对于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思考和参与,农村妇女解放的进程便难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遇到阻力。在开发妇女人才,促进妇女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8,(3):44-44,9
二十多年来,徐树花一直在龙游南部山区乡镇工作,她克服山村工作条件艰苦,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利用妇联这个平台,带领妇女致富,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和谐农村建设,打响了妇联品牌,树立了基层妇联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1,(12):9-9
山东省茌平县妇联根据当地妇女劳动力过剩,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把劳务输出作为振兴茌平经济,做好妇女工作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从宣传发动、岗前培训到考察用户,县妇联为农村妇女走向富裕、走向成功架起一座金色的桥。1、抓宣传,广泛发动茌平县妇女历来思想较保守,宁愿受穷也不外出打工。县妇联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妇联干部几乎跑遍全县的每个乡镇,采取召开妇女群众大会、个别座谈、走访等形式,面对面地向农村妇女宣传劳务输出的意义,动员她们自觉摒弃家政服务“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陈腐观念,消除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锦 《今日海南》2011,(11):26-27
农村妇女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进程。如何帮扶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实现发展,是党委、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妇联组织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心。近期,海南省妇联对中部地区六市县的农村妇女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摸清海南中部地区妇女的发展状况,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8,(3):20-22
在全国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是妇联组织顺应农村和妇女工作新发展的创新之举,是农村妇女工作实施品牌战略的积极措施,是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的有效载体,也是彰显新农村建设妇女“生力军”魅力的重要途径。我省各级妇联根据《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精神,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为重点,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的,凝聚妇女力量,广泛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5,(4):20-21
唐山市妇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妇女与社会和谐发展为根本,以农村妇女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迫切需求为切入点,从提高农村妇女文明素质、提升家庭文明程度出发,将“美德在农家”活动与我市妇联系统多年开展的星级文明家庭建设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在农村家庭中开展“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乡形势的不断变化,乡镇妇女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乡镇先后进行规模调整、机构改革、党政班子换届,乡镇妇联干部流动明显加快,如何抓住机遇,选好配强乡镇妇联干部,为新形势下的妇女工作提供新的力量源泉,近几年,山东省德州市妇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考、选、聘相结合的办法选拔乡镇妇联干部,开创了基层妇女工作的新局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确定选拔乡镇妇联干部的标准在市、县、乡、村(居)的纵向组织网络中,其数量的排列基本为一、十、百、万,即一个市妇联,十余个县市区妇联、百余个乡镇妇联、近万个村(居…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云南省各级妇联把转移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工作作为农村妇女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渠道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拓宽。目前,组织发动、项目拉动、中介促动、企业推动等多种渠道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格局已基本形成。省妇联加强与省外妇联组织的合作,拓展就业渠道和农村妇女劳动力输出范围。如今,云南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的输出方向逐步从以省内为主,向北京、广东、广西、福建、江苏、上海、  相似文献   

14.
“双学双比”活动,是党在改革开放时期妇女工作的成功实践,是妇联工作与党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农村妇女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7,(11):33-34
近年来,成都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的城乡一体化中心工作,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城乡妇女同发展、共进步的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发挥妇联组织在发展农村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作用,通过妇联抓协会、协会带农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4,(10):25-25
目前,江西乡镇一级的妇联组织建设存在四个明显的有利条件。一是乡镇妇联组织基础扎实。江西全省有1538个乡镇,基本建立同级乡镇妇联,并配齐乡镇妇联主席,较大的乡镇一般都配有1—2名副主席。二是干部队伍总体年轻化、高学历化。江西乡镇妇联干部总数1909人,其中35岁以下1183人,40岁以下1608人,分别占比62.5%和84.2%;大专以上学历1678人,占比87.9%。三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的建设成效凸显,11个设区市中,实现全覆盖的有5个。四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妇联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全省各乡镇党委政府基本上都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5,(5):33-34
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半数以上,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身不足,加上缺乏有效的信息,不少人因此错失发家致富的良机,即使是生产发展起来的女能手、专业户也多半未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经常导致“种啥啥多,卖啥啥难”的局面。广大妇女迫切需要获取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章丘市妇联想妇女群众所想、急妇女群众所急,多次到省市妇联争取资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12,(10):35-37
近年来,江西省妇联依托全省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18638个村级终端站点,扎实推进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受益妇女群众达12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1,(11):20-21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一个农业大省,又是一个贫困大省,省妇联立足省情,把工作重点始终定位在农村,着眼于活跃基层、夯实基础、激发活力,在全省尝试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建立了激励法管理机制,采用了组织化、实体化工作形式,农村妇女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可喜成绩。一、联动式创建模式夯实了妇代会的组织基础基层妇女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省妇联在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同时,也把自身建设的重点同时放在最终端的农村妇代会建设上。从数字看,全省32270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以来,我省全面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为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乡镇机关机构改革作为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措施,与税费改革一起,对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健康、良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全省农村妇女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妇女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2003年底,我和省妇联的同志就近两年来全省农村妇女组织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的感觉是有喜有忧,喜忧参半。一、现状1.组织健全,妇女工作干部队伍基本稳定。从调查来看,乡镇机关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