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位极普通的老人,头发稀疏,个子不高,衣着一般,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许多农村大爷、大伯一样平凡;你如果不认识他,走在你的身边,你肯定不会多看他几眼。但是你如果了解他,就会觉得他决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作为一名随军摄影师,他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特别是为邓小平等部队首长和杨虎城将军遗容、双枪老太婆、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等拍过照片……他身上有许许多多不凡的传奇。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离休干部邹雅林曾在青年团工作过18年,以后又在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担任过领导职务。因工作关系他先后七次接触过胡耀邦同志,有几次胡耀邦还与他单独进行过交谈。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此生他最值得记忆、感慨最多的是同胡耀邦同志的相识和接触。胡耀邦同志博学多才,一贯朝气蓬勃、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了他多半生。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42岁的魏尊元,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三连一名青年民兵。1993年来到一二九团后,曾卖过冰棒、贩过鸡鸭打过工,凭着挣来的辛苦钱,1997年,他开始承包土地。最初几年,他不懂农  相似文献   

4.
<正>王光祈是五四时期中国著名的社会革命活动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的音乐学家。五四时期,他和毛泽东在共同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有过一段使毛泽东终身难忘的交往。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陈毅两次回川时都托他查询王光祈及其家人的下落。可见毛泽东对王光祈的熟悉和深情厚谊。那么,王光祈是何人?他有什么惊人的壮举使毛泽东几十年都铭记在心呢!他和毛泽东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苏轼生活在北宋积贫、逐渐衰微的时期,也是朋党之争此起彼伏的时期。他的一生有过坦途顺境,有过短暂的辉煌,但纵观几十年的人生道路,却是荆棘远多于鲜花,磨难远超过安适。苏轼有主见,绝不肯随意附和别人,他认为对的就一定坚持;认为不对的,  相似文献   

6.
提起水产养殖大户黎岳平,二十四团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扩大联合养殖规模,闯出一条自营经济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的好路子。 像貌平平、语不惊人的黎岳平,1977年参加工作,1987年在无锡学习过淡水养殖,在渔场干过技术员,当过副场长,在外边开过几年汽车,搞过几年个体。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几年,二十四团党委在认真落实中央和兵、师党委精神,深化团场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美国股神巴菲特表示准备收购更多报纸。法新社于6月17日报道,现年84岁的巴菲特做过报童,喜欢阅读纸质出版物,每天看5份报纸。他在过去的几年中收购了美国几十份地方小报。近日,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报纸对我胃口,价钱合适,我就会去买。"  相似文献   

8.
<正>31岁的艾买江·买买提是一师十一团六连职工,家中5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小的时候全凭父亲一个人挣钱来养家,一家7口人日子过得拮据,艾买江·买买提很小就立志,自己长大后一定要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前几年,为了能让两个弟弟顺利完成学业、改变家庭现状,艾买江·买买提什么苦活都干过,但是都没有很大的变化。5年前,头脑灵活的他看中了大马力机械在农业现  相似文献   

9.
被人称为王半仙的老王素来以其精明而著称。在连队这方圆几里的地方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由于他聪明,会经营,承包土地以来还很少亏过,小日子过得也算舒心,还常有人向他讨教个“一招半式”,学着他的样子去致富。 这不,他耐着性子在家里存了两年的小麦,几次有人要收,他硬是没卖。如今市场行情果真看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7,(10)
正1921年2月上旬,28岁的毛泽东回到了他的故乡韶山冲。毛泽东是带着毛泽覃回韶山过春节的。这次回韶山的毛泽东,心里多了几分伤感。因为上次春节回家时,父母都健在,一家人其乐融融;而这次回家过春节,双亲都已故去,剩下的只有大弟毛泽民、大弟媳王淑兰、小弟毛泽覃和小妹毛泽建。这时的毛泽东,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所以,在回韶山过春节前,他心里已经做出了一  相似文献   

11.
臧英,寿光市国税局稻田税务分局的一名普通税收管理员。几十年来,他与妻子分居两地,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始终没有动摇对税收事业的忠诚;32年来,他一直工作在基层,始终无怨无悔,从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32年来,他不求鲜花和掌声,不施巧技于人前,始终把自己融进最朴素的工作,默默坚守着最简要的原则:正直为人、忠诚尽责。  相似文献   

12.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甚至可以说,他很讨厌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向人“借”过钱。本文就讲述了毛泽东几次鲜为人知的“借钱”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梅子 《党课》2011,(10):88-89
刘艺红职高毕业后,来到北京闯荡。由于没有学历,他先后做过的工作收入都不高,他当过餐厅服务员、刷过盘子。甚至做过装卸工。2009年10月的一天,他经过公交公司的一处停车场时,听到公交司机在和几个乘客聊天时抱怨说,这里的汽车其实挺不错,只是更新换代太快,被淘汰下来,存在停车场又占地方又占资金。  相似文献   

15.
李井泉回乡     
正20世纪70年代,我有幸在革命前辈李井泉的家乡临川县工作,并在接待他回乡探亲时与他有过几次接触。李井泉出生在江西临川县唱凯镇仓下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他曾于1974年、1977年、1979年、1983年四次回仓下村探亲。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在仓下村接待他。那是1974年2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曾有这么一位将军,在战场上,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参与指挥过一系列重要战役和战斗;在战后,他笔耕不辍,鞠躬尽瘁,全力参与军事科研、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条令条例、改进司令部参谋工作等方面。他就是"独臂"上将彭绍辉。"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吗?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姬建民 《前线》2010,(9):55-55
<正>前几天,我见识了一位说话生动实在的陈姓人士。他种过地、当过兵、经过商,打理过"酒楼"和"农贸市场",会吹拉弹唱,还擅书法、绘画,人称"怪才"。"怪才"着实让我领略了一番生  相似文献   

18.
乘车的感觉     
侄子从天津公出到哈尔滨,顺便来看望我和他婶婶。这是他第一次来哈尔滨。问过好之后,侄子便大谈一路上的感受。话题集中在坐车上。"火车真舒服,还有闭路电视可看。又是几个人  相似文献   

19.
10年前,他带着几件破家具随几百名三峡移民从重庆开县落户丹棱县。今天,在丹棱县丹棱镇青龙村这个第二故乡的土地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移民们的带头人、贴心人。  相似文献   

20.
在地下工作年代,我们与一位长者相识,交往过几次。3个月后他就悄然病逝了,但他的话语、神态和意志却永远刻印在我们心中。 他就是1931年曾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屡受危难而理想不变的黄殷鉴烈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