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相同点是 :他们都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群众路线 ;将社会主义制度视为人民利益的制度保证 ;其共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他们人民利益观的差异是 :在对中国国情认识和人民利益内涵的理解上 ,毛泽东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而邓小平却更加注重实际 ;在人民利益的实现形式上 ,毛泽东采取的是变革生产关系、计划经济等方式 ,而邓小平却选择了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等途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针对建国初期如何恢复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及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建设思想。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除具有反映社会建设一般规律的特征外,还带有建国初期特殊历史时段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的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是衡量一个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尺度。近几年,个性解放的问题被资产阶级自由化人士搞得混乱不堪。他们在个性解放上大做文章,用所谓“个性未得到发展”来否定民主建设。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极其明确地指出:实现民主的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是民主对封建革命必然包括的”,“被束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4)
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价值归旨。这一思想借鉴个人本位特征的近代自由主义以及黑格尔的国家理想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所有制的经济价值观,超越政治国家,建立真正联合体的政治价值观以及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伦理价值观。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建设需从中汲取智慧,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目标,明确价值评价标准,做出正确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他的人性论和个性观基础上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主张通过革命改造社会,然后达到"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他认为改革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他把"真正共产主义者"作为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并多方面论述了其独特的时代和阶级特征。毛泽东的这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他早年"新民"思想的扬弃,同时也对他建国后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毛泽东的经济建设地位观、兼及邓小平的新发展秦盖珍(一)毛泽东对我国经济建设地位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构成了他的经济建设地位观,贯穿着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其直接理论依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和与此相联系的社会主要矛盾学说。毛泽东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正确与失误...  相似文献   

7.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力面进行改革的方针。在改革的准备和实践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清醒地估计了苏联的社会发展阶段,批判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观念,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特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选择经济发展目标和体制模式的客观依据和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的主观认识却未必符合实际、历届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往往带有理想主义色彩。1936年,苏联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关于法律本质、法律适用、法律运行和法律价值的认识,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有机体系,表现出其作为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智慧和理性.但是,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幻不时触动着他作为一个诗人哲学家的浪漫情怀,使他的法治思考与实践又常常闪烁出非理性的色彩,令人扼腕.在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中,鉴往而知来,对于这种似乎矛盾的法律性格进行整体的文化反思,可以更理性地揭起当前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7)
本文从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入手,详尽地阐述了毛泽东消灭传统小农经济,释放农业生产潜能,使广袤大地上的农民走上了农业集体合作化道路的过程。同时深入探析了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原则与经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我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梁丽萍 《理论探索》2006,2(2):12-15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经历了革命与建设两个历史性主题,分别形成了阶级性与实践性共生的毛泽东统战观和“求同、大团结”为特征的邓小平统战观,这是两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统战观。学习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统战观,围绕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一战线需要在历史任务、工作范围和活动领域等方面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在制度与价值二者的关系中,价值是规定性的,它指引着具体政策的基本走向,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制度是确定性的,它体现了政策落实与价值实现的程度,具有现实主义品格.制度与价值的互动既表现为价值对于制度运行的纠偏与框约,也表现为制度对于价值内涵的修正与充实,二者统一于政策实践的具体展开过程.制度与价值构成了解读社区组织管理创新的两个视角:社会和谐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价值指向,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区和谐,社区和谐的实现根本上依赖于党的有效领导与社区居民自治相统一的制度安排,"居站分设"作为一种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就是这一制度安排的具体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阐明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及方针,形成了毛泽东文化思想,其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主成长有其自身固有的逻辑,民主建设需要解决民主成长的前提、依托、路径和动力问题.回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若干基本的启示,主要概括为: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回归、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协同、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选择以及社会禁锢到社会自由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社会生产力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具体探讨。本文试就其主要理论和实践作一简要分析。一、毛泽东关于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理论毛泽东的社会生产力理论,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内容,他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着重探讨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作用及其发展途径等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是大学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人人平等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具体形态则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表现在育人上,育人的核心是养成大学生完全、健康的人格。大学文化重在建设,进行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在认识上把握大学与社会、共性与个性、“道”与“术”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平等观及其历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建立一个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毛泽东一生的理想。尽管毛泽东晚年在追求平等的具体做法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他对社会主义平等社会的执着追求与探索成就,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毛泽东的平等观,总结经验教训,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时代精神作为一定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既有其特殊个性,也有一些共性特征。加强对时代精神共性特征的研究,对于充分认识时代精神的本质、有效培育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实现社会更加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八个方面对时代精神的共性特征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1)
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是美国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体现在他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和美国外交四项原则之中,其思想源于基督教信仰、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社会控制论。在一战结束之际,他希望用理想主义思想改造国际关系,建立20世纪的美国新型霸权,并尽全力去付诸实践,促成了国际联盟的成立。威尔逊理想主义和国际联盟都存在一些重大缺陷,二战爆发宣告了国际联盟的失败。然而,威尔逊理想主义仍被公认为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起点,对后世的美国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祝太文 《学理论》2010,(20):1-2
毛泽东的平等思想是一个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平等思想的理论体系,其中社会平等是毛泽东平等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论及的人的基本权利、法律地位以及性别、分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社会平等思想进行初步探析,体会其中深刻内涵,领悟毛泽东所倡导的社会平等思想,对今天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表现内容和服务对象都是人民。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它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也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思考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