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头10年,是中印关系全面快速发展的10年。在两国领导人的直接推动下,中印确定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双边经贸合作突飞猛进,科技、人文、防务等领域交流,以及在地区与全球问题上的协调合作不断加强,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不断显现。当前,国际格局与体系正发生重大变化与深刻调整,中印关系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10年中印关系,两国需要努力扩大合作议程,不断充实战略合作内涵,推动双边关系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健康稳定发展,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印关系新思维与“再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两国“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均显著拓展.新时期中印关系呈现战略关键性提升、强势回归务实理性、“求同”与“化异”并行不悖、新思维与新框架不断涌现等新特点.两国关系将更加趋向“正常”和理性,重心或将从“高政治”向“低政治”下放,参与和影响双边关系的因素将更多元.未来两国政府须务实“攻坚”,坦然面对竞合并存的常态,积极构建更加制度化的多支柱合作关系网,营造客观平衡的舆论环境与研究视角,以助推中印关系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印两国关于21世纪以来中印战略关系相关表述进行梳理,并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尽管两国外交层面依然用积极话语描述和构建双边关系,但从其他层面考察看,近年来无论是印方还是中方的表述中所使用的竞争甚至对抗的词汇正在增多,两国话语都呈现多元化和不稳定性特征。但两国话语的差异性依旧明显,即印度国内更关注中印战略竞争的一面,并强调中国威胁;但中方更倾向使用积极话语表述双边关系,也更期待两国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即使中方已经认识到两国的竞争面正在扩大。两国对中印关系的定位与话语表述受到各自现实战略利益、外交话语风格,战略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两国需要重视其战略关系的复杂性,对两国战略关系进行更为清晰准确的定位和表述,防止战略误判。  相似文献   

4.
自莫迪政府上台以来,中印关系发展呈现"高开低走"趋势。尤其自2016年以来,中印关系进入"多事之秋",双方在多个问题上的分歧都被扩大化。中印之间的"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不断涌现,给双边关系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巴基斯坦等第三方国家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莫迪政府的外交表现出更强的实用主义色彩。中印双方高层会晤和工作层面的沟通对话机制,尚能对上述分歧实现管控,不致使双边关系遭到根本性破坏,但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扭转双边关系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5.
印美"安全关系"的形成及其发展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02,(4):28-33,57
近年来印美关系日益密切 ,尤其是其中的战略与安全层面引起广泛关注。“9·11”事件的发生及后续发展为南亚的战略格局带来新的变数 ,但印美强化双边关系、发展安全领域合作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印美“安全关系”的走向将对中国的战略安全和中印关系产生多重影响。但由于印、美对当前国际关系格局和地区安全的看法存有若干分歧 ,发展中的印美关系将不会是一种盟友关系 ,而是基于各自现实利益和若干共同目标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进入2013年以来,中印关系基本沿着稳步上升的轨迹前行。双方高层接触明显加强,政治互信有所增进,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继续改善,文化和民间交流快速发展。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双边关系仍经历了不小的波折,特别是双方在中印边界西段的“帐篷对峙”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甚至热炒。这种情况说明,尽管中印政治关系已经达到很高层次,但是由于边界争端、西藏问题、第三方作用等因素的制约,整体关系的基础仍然存在较大的脆弱性。未来一段时间内,不排除因各种偶然因素导致双边关系起伏波折的情况。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必要的清醒,力争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推动中印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中印关系的地缘政治特点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关系是亚洲最为曲折的双边关系之一,其中既有两国的共同特点所体现的共同利益,也有地缘政治竞争所蕴含的脆弱特征。后冷战时期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显示某些固有的特点仍然存在,但两国的发展改变了两国关系的另外一些性质,这是两国之所以要将双边关系定义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理由,尽管要实现这种愿景仍有很多变数。  相似文献   

8.
中印关系中的机制化建设是构筑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应有之意与合理延伸。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印关系机制化建设的成果初步显现,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等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制也在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当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际机制的功能入手,认为中印关系的机制化建设能够促进双方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有效解决双方出现的各种纠纷,并培养起两国的共有观念,因此具有必要性。此外,从中印两国关系的现状来看,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相互依赖的加深、共同利益的扩展、印巴关系的好转、美国因素的有限性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机制化建设经验的借鉴,使中印关系的机制化建设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中印两国政治家应当抓住机遇,从战略高度认知并推动中印关系中的机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三重目的的基础上,对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作了简要评估:即自贸区建设虽然加强了中国东盟双边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美国重返东亚的背景下,自贸区建设对双边关系的促进作用正在下降。因此,本文认为,后自贸区时期中国东盟关系的经营需要超越“经济利益捆绑”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