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特定社会环境条件和国家治理理念影响下,基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和社会现实因素的双重考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强政府与弱社会"关系和改革开放后较长时间内的"政府与社会二元分立"关系。在我国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还是从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来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理应是一种"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政府与社会信任关系的修复与建立,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社会力量的培育,政府与社会职能领域的合理区分等途径持续不断地构建政府与社会合作伙伴关系,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姚莉  操世元 《前沿》2007,(4):140-143
地方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变革,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制度供给变革的方向在于调整生产关系、培育市民社会、努力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求,其变革路径要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相结合,准确定位政府的角色,寻求制度创新点,避免路径选择的模式化和程式化,不断校正制度供给成本与收益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重塑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关系——社会资本理论的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资本与政府和公民的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关系 ,但目前我国社会资本还相当缺失 ,因而制约了我国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必须以善治的理念为指引 ,实施对政府官员的美德教育 ;建立互动型的行政决策体制 ;实现公共管理过程的法制化与程序化 ;培育壮大第三部门并充分发挥其中介作用 ,从而促进我国社会资本的发展和良好政民关系的重塑 ,并最终促进我国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梁潇 《人民论坛》2014,(8):62-64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格局中,社会公共管理方式正在向多元化、协同治理的方向转变。协同治理能够避免单一主体社会管理方式的“失灵”,是我国社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的需要。协同治理过程中,在保障政府主导地位的同时,要积极发展与培育社会组织;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协同治理制度体系与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价值旨趣的政府,其一切作为的目的是人。在当今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现实面前,政府行政要确保两个尺度——以人为本和依法行政,并正确处理以人为本和政府作为的关系。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自由、尊严等基本权利,雏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云 《长白学刊》2006,(2):15-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承担主要公共服务职责的政府,必须理性辨识一系列复杂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廓清改善公共服务的重心,即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政府职能转换的重大契机,理性审视我国城乡社会公共需求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建立与动态发展中的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模式,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平性,突出政府理念中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政企关系改革前,政府实质上是一个“弱政府”,它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中国政企关系改革是以政府放权为起点的,这也同时构成了培育“强政府”的生长点。但是由于放权本身的局限性,这一进程充满了曲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政企关系改革从放权范式向权利整合范式转变,从而为构建“强政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已成为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我国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持续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产生了明显的成效。然而,从现实上看,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较为薄弱。尤其是目前政府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较为突出.因而必须持续政府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 党和政府执政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目 标。地方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 体,是落实这一价值理念和执政目标 的关键。各级地方政府要从社会转 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 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 设的一些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娜 《传承》2008,(16):106-107
社会资本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文化如信任、互惠、合作作为内在的行为规范的社会关系。我国社会资本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在我国社会资本的培育中存在着不可推脱的责任。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培育公民社会、建设信用体系等途径构建我国的社会资本,促进我国社会资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入多重转型时期.转型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但是转型期由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既得利益的"刚性",我国的利益分化现象日渐凸显,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政府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应充分发挥其调控职能,来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保证经济社会顺利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光容  张兰 《前沿》2007,(6):144-14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我国政府公共服务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必须改革政府公共服务的理念、加强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培育市场与中介组织,弥补“政府失灵”,加速公共服务的外包等举措。  相似文献   

13.
“小政府,大社会”理念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运用于我国,需要寻求有效的本土化路径,我国现阶段国情决定“小政府”须是“强政府”,“大社会”须是“强社会”.政府执政能力不足、社会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政府与社会没有建立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建设小而强的政府与大而强的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当构建政府管理新模式,加强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大力培育公民社会,约束政府行为;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转型期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我国社会阶层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形态,同时研究的热点也集中到了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上来,并对社会分层背景下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单位,它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同行的竞争,还有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包括消费者、政府机构和周围社区以及社会公众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变量,企业与政府、社会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企业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受多种力量的影响,包括企业影响力、企业社会责任、企业道德、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企业政治参与、企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对中西方在企业、政府与社会三者关系问题上研究状况的归纳和整合,能够更为清晰地掌握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开始需要更加有效和更加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要,我国的政府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思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过去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交由更有效率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而本文的研究就是针对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对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的内涵进行了梳理之后,从短期合作和长期互动两个角度对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我国的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关键。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日益凸显。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总的来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仍比较薄弱,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充分尊重市场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的有限干预作用,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演变实质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市场主导、政府有限调控的趋向日渐明显。历史经验表明,应该坚持市场主导的改革方向,发挥政府推进改革、培育市场、宏观调控和社会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是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主体,其作用日益凸显。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我国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政策经历了从严格控制到"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发展历程,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策工具也在不断创新。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策工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基础型工具、分配型工具、市场化工具和引导型工具。在选择政策工具时,政府应该考虑政策目标、政府能力和社会组织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多中心治理作为一条政府改造的路径,可以深入推进改革、建设有效政府,引入市场机制、提升管理成效,培育公民社会、实现多元合作,为新时期创新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