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文艺界出现了一股历史题材的创作热潮。历史题材的小说、电视剧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优秀之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部分作者、编导进入了创作的误区而不能自拔,乃至创作出部分既乏历史性又无艺术性的“作品”,陷入一种困境。一关于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早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核心是“历史”与“文艺”、“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复杂关系。有识之士认为,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一方面应该尊重历史真实,另一方面又应该遵循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红色经典”一词源自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重要的作品,除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舞台戏、电影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一说值得商榷 在今日看来,史学已成为当代思想的一个关键方面。中国能否更智慧、更清明,颇待乎一个全民读史的浪潮,因为眼下我们不急于理想,甚至也不急于情感,所急者首先是事实——基本事实都不甚清楚,却憧憬理想、抒发情感,又如何靠得住?读史,就是寻找并确定事实的过程,但几十年来,史学在方方面面形成了许多定式,令人们以为自己在接触历史,实际不过是接受从理念到理念,从空想到空想的“义理”。这远非仅在当代史中如此,现代史、古代史甚至史前史都如此。  相似文献   

4.
关于民主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又是一种民主意识,是制度与意识的统一。国家制度是指,按照“多数人”的意志,通过预定的程序和决策方式,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民主意识是指,对于这种民主制度的认可和把握,对于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自觉要求和觉悟。 “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两词合成,表示“人民的政权”,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意思。“民主”最初是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一般叫做民主制。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成为奴隶制民主的典型。 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萌芽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宗教改革…  相似文献   

5.
《八千里路云和月——行走在西气东输的大地上》的作者虞敏华在与浙江省作协签下重点作品协议时,我心里总是有点不踏实,先前曾经看过她的一些散文,文笔清淡,至情至性,她给自己的写作定位是,“闲暇时日,一杯清茶,三文两字,自娱自乐”。现在她要去写“西气东输”这么一个纯粹的大题材,并且还与“三峡工程”、“嫦娥工程”、“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6.
新论传真     
<正> 义理社会与契约社会安志达在《中国工商》指出,造成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中国人信用观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义理为纽带的“义理社会”,以面子作为一种人生的价值尺度,谁不守信用,就等于失去了面子,也就等于剥夺了社会的生存权。所以在“义理社会”中,信用的严肃性是不需要严格规定的,因为谁都知道违规的严重后果。这样历代因袭下来却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在“信义之邦”中,信用的约束机制反而十分软弱,信用制度和维护它的法律体系反倒不十分健全。中国有句名言,“是非善恶,自有公断”。这里的公断是公众舆论的取舍,对信用违规者的惩罚主要不是靠法律,而是靠舆论,这是一种低效率的信用维护体系。西方社会基本上是一种“契约社会”,法律对契约的严肃性给予切实的保证。“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西方法律原则,而在义理社会中,作为一种信用关系反映的债权债务关系,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现代社会中,无论义理社会多么带有人情味,而契约社会多么冷酷无性,历史的选择还是后者。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信息的概念 “信息”一词源于拉丁语“informatio”,有描述、陈述、概要、感知的意思;英文为“information”,有通知、报告、消息、情报、资料、数据等多种含义。汉语“信”和“息”二字都有音信、消息的意思。现代社会,“信息”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相似文献   

8.
朱颖原 《求索》2008,(8):122-124
和谐传统是中西哲学的重要交汇点。和谐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三大维度。不管是中国的“道生万物、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中的“正义即和谐”的“和谐辩证法”,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哲学指导,成了和谐理念的理论渊源。中国义理之学通过诠释经典而追问、寻求“义理”,是基于一种强烈的社会忧患与人文关怀,希望从经典中寻求此岸世界的意义,建立起和谐社会与积极人生的永恒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对“和谐哲学”不断反思与探索,已经从“自在”的层次,上升到“自觉”的层次,“走向和谐哲学”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现实的选择。这些重要的现代和谐思想体现了和谐哲学的思想传承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摩梭”一词是自古以来汉、白等族对整个纳西族的称呼,也是晋代以来汉文献对纳西族的通称。这本是很清楚的,但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部分有关资料和论著,把“摩梭”一词仅用作纳西族东部方言区内纳恒、纳、纳日等支系的名称。这对正确表述纳西族历史极为不利,且已造成了相当的混乱,有必要纠正过来。纳西族是古氏羌之一支,自汉代以来,历代史书记载不绝。汉代史书上称纳西先民为“牦牛先”或“牦牛夷”,晋代称“摩沙夷”。唐代后则写作“么些”(读),“么些”二字又写作“么梭”、“摩举”、“摩梭”、‘宁些”、“磨些”、“摩些…  相似文献   

10.
春节将临之际,曾被一度疏远的“年味”一词,成了人们今年总挂在嘴边的热门词。随着烟花爆竹燃放的解禁,时时响起的爆竹声给节日平添许多欢乐的年味。可以说,回归我们民族健康美好的传统年俗,期盼追寻那份浓浓的年味,成了人们愈来愈强烈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最近,以色列拉玛特甘市远东艺术博物馆举办《齐白石水印木刻画展》格外引起我的兴趣,并促使我在特拉维夫写下这篇文章。这倒并非仅仅是由于作品本身,而是由于和作品一同展出的一封信件──齐白石老人于1955年写给“以色列进步艺术友协”的亲笔信。信件全文如下:齐白石致以色列进步艺术友协的信。“以色列进步艺术友协:衷心感谢你们对我九十五岁生日的祝贺和明信片的献礼。愿中以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齐白石(印章)”信件是用印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字样的红色抬头信笺所写的。望着这封42年前的信件,…  相似文献   

12.
在百度中输入“领导力”一词,有相关检索21200000篇之多,可见这些年在中国大地上“领导力”的广泛热度。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领导力开发”、“领导力培训”等等,层出不穷,眼花缭乱。当大众眼球越来越多地聚焦到“领导”和“领导力”的时候,也让我们一起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如何让“领导力”更加“给力”?在我看来,“领导力”离不开以下两种不太被人看重的“力”。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两会”是一座“新闻富矿”,也有人形容“两会”是新闻人的“阿里巴巴藏宝洞”,只有在亲历了“两会”报道之后,才会真正懂得这其中的含义和意味。的确,“两会”汇聚了全国和各地各条战线的精英.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新闻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时的精彩高论和献策建言,就像一座随时供记者发掘的新闻“宝藏”。但是要想真正有所收获,却并非顺手拈来那么简单,同是上会记者,采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却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相似文献   

14.
“红色经典”一词源自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重要的作品,除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舞台戏、电影等。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14,(4):12-13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借鉴和发展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合理因素,具有鲜明的历史进步性。这在民主、和谐、公正、自由等价值上充分展示了出来。民主是关于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规定和要求。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简代夏作民主”,意为作民之主。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关于《楚辞》研究方法论,当代不少学者有过论述。游国恩先生在《楚辞概论》中分为训诂、义理、考据、音韵四种;姜亮夫先生提出“三家论”,即义理家、音义家和考证家,亦即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崔富章亦分为四种方法:辑佚、音义、考证、论评;张来芳则分为考据、辑佚、韵读、训诂、词章、义理六种。这些分类的标准虽各异,但都是对历代研究方法进行共时性的观照,将其置于一个横向的平面上来概括其种类的。本文旨在对《楚辞》研究方法作历史性观照,即将其放到一个纵向的动态的历史长河中,叙述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两千多年来,关于《楚辞》研究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党史博览》2012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刘少奇“文革”中两次公开“答辩”》,该文有不少史实不准确或不对。该文作者窦应泰先生写了十几部传记作品和小说,还有许多文章,是一位多产作家;他送我好几本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和自留山、自留田,也属于集体所有。”此外,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还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正是“集体”这一含混其词的概念,导致了农村很多问题的产生。 一、“集体所有权”探源 首先,我们来看看“集体所有”的由来,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大概经过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大的变动是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全国解放后,中央于  相似文献   

19.
王以兴  杜贵晨 《求索》2014,(4):169-173
“外史”最早为周朝史官之一,执掌书写天子帝令和整理历史文献;春秋鲁国以至汉唐诸朝,间有“外史”之设,职责教变;唐以后则彻底退出史职,而逐渐演为私人撰述之“野史”与备体文学尤其是小说作者与作品之称。“外史”之称影响中外,迄今流行不衰。“外史”名义从政治到史学、文学领域的这种跨越,体现出中国史官文化对普通文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对“外史”的热衷则叉是文人史官情结的清晰表征。  相似文献   

20.
高义薄云     
高占祥 《今日浙江》2009,(13):61-61
“高义薄云”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优秀文章意旨的境界,高深的义理接近云天。另一种是指义人高士在与他人交往中可表现出来的那种高及云天的美德。高义,是指崇高正义的行为或正义感;“薄”当接近讲,意为其义之高,接近天空之云。高义薄云,是提倡高层次、高境界、高格调的为人处世的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