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讲: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心里要装着老百姓,视百姓之疾苦为自己之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尤其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 毋庸置疑,领导干部需要管全局,抓大事,但能不能为群众办“小事”,不仅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个带根本性的感情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党历来有着优良的传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们在日理万机,操劳国家大事的同时,总是经常到基层去体察民情,到群众家去嘘寒问暖。农民的负担,贫困地区人民的衣…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又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领导干部处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岗位上,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只有深入群众,做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赖。   第一,实践“三个代表”,转变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围绕农民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  相似文献   

3.
毋庸讳言,当前在党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少数高高在上、对群众缺乏感情、不了解群众实际需要的党员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的意见看做是废话,把群众当做“刁民”;有的党员干部漠视群众疾苦,“嫌贫爱富”。某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腐败案件中落马,  相似文献   

4.
基层是部队一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服务保障工作必须突出的重点。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这就要求部队服务保障工作要突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始终把基层官兵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切实当好广大官兵的“后勤官”。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当了领导做什么当了领导做什么?要树立公仆的形象。领导干部权力有大有小,但不论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给的;领导干部分工不同。但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人民的公仆。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谋取一丝一毫私利”的观念。当了领导做什么?领导是“领头雁”,是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共产党人“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检验一个合格领导干部的标准。把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6.
张方平 《党课》2010,(8):69-69
毋庸讳言,当前在党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少数高高在上、对群众缺乏感情、不了解群众实际需要的党员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的意见看作是废话,把群众当作“刁民”;有的党员干部漠视群众疾苦,“嫌贫爱富”。某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腐败案件中落马,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宗旨观念淡化、主仆关系颠倒。  相似文献   

7.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就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科学决策,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调查研究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调查研究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正确的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其实,这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形势下,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讲正气”,大力弘扬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就必须切实把握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要忠诚人民、关心群众。忠诚人民、关心群众,这不仅是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应有感情问题,而且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讲正气”的基本的观点和立场问题。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要经常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人民的意志,把“群众赞不  相似文献   

9.
严羽 《廉政瞭望》2004,(5):17-19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对此,大凡官员都能讲出一大套道理。但是,在实际行动中,有些官员正好相反,成了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他们不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对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其冷漠程度令人心寒。而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官员冷漠病”在官场大行其遘,且呈蔓延之势。正如一位领导干部总结的那样:现在不少机关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办事不讲规则讲关系,有利就干,无利就推,甚至执法不公、以权谋私。凡此种种的冷漠症,不下猛药,难治沉疴。  相似文献   

10.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说到底,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一切就是要视人民群众为父母、把人民当亲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赢得民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各级干部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难看出,总书记的话里蕴含着为官首要爱民的道理,或者说是为官要  相似文献   

12.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说到底,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他们排忧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就是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执政为民,历来是中国百姓的政治要求和社会希望,也历来是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最高政治道德标准。于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表达了老百姓的强烈…  相似文献   

15.
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公仆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是对所有领导干部的要求。中央领导人常年坚持下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民意,我们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是做具体工作的,更应该常年坚持深入一线,及时解决生产过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建明 《实践》2013,(9):56
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常到百姓家看看,看看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同他们拉拉家常,听听他们的心里话。这位领导同志的建议发人深省。
  我们常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领导干部理应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蹲在办公室指手画脚,坐在豪华汽车里走马观花,逢年过节象征性地下去转一圈,多数时间则泡在会议里,甚至耗在酒桌上,很少同群众打交道,更不要说“常到百姓家看看”了。如此一来,眼里不见民情,心里缺少实情,脑袋一片空白,工作当然也就做不好了。  相似文献   

17.
关注信访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我们实行科学与民主决策的“第一信号”。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第一信号”有一条绿色通道。即人民群众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是体察社情民意的“寒暑表”、执行政策的“调节器”、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窗”,更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试金石”,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该而且必须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和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深刻体察人民群众的疾苦,尽力消除人民群众的疑虑,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拳拳公仆心,增进新时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相似文献   

18.
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可是,我们现在有的干部根本不去这样认识问题,只注意对上负责,很不重视对下负责,使得隼位问题百出,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上负责,即要如实反映基层情况和群众的意见与要求,使党中央和国家各部门准确掌握全国的情况,了解群众的情绪,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符合人民意愿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下负责,就是说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作家民情,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及愿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7,(4):34-35
一是解决好“相信谁”的问题。共产党人相信谁?唯有相信人民群众,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和主心骨,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历史和现实的反复检验所得出的正确结论。另一方面,作为执政党,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又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党员领导干部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将一事无成。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既然我们共产党人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勤务员,怎能不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怎能不关心人民疾苦、体察群众情绪?要知道,如果背离了人民的意志,我们这个公仆就理应被辞退;违背了群众的意愿,我们这个代表就应该被罢免。只有相信人民群众,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04,(5)
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胡锦涛总书记深情地提醒全党:“群众利益无小事。”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突出地体现在对待人民群众利益的态度上。这是衡量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有无真情实感的试金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