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挥比较优势是中欧的共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欧盟自1975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快速发展。特别是中欧领导人立足长远,于2003年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高层互访不断,推动中欧经贸进入全面合作的新时期。中欧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发展需要欧洲,欧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互利共赢。中欧积极有效合作,为世界和双方作出新贡献近30年来中欧经贸合作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发挥劳动力、市场等优势,欧盟国家发挥技术、资本等优势,共同带来了五方面的利益。一是带来了贸易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中国外贸只占世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特别是中欧关系的不断改善,对华军售禁令这个冷战的产物已经成为阻碍欧盟发展与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绊脚石。为此,欧盟自2003年年末开始采取切实步骤,重新探讨对华军售政策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是大势所趋。2003年10月,中欧签署《伽利略卫星导航合作协定》,迈出了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第一步;2003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决定将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纳入其议事日程;2004年12月中欧首脑会议,欧盟表达了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政治意愿”;同月,欧盟主席博…  相似文献   

3.
杨保筠 《新视野》2007,(2):86-88
中欧建交30多年来,双边关系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出现合作共赢的局面。但是,双边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欧盟最新对华政策文件的发表,双方有必要本着“平等共处、互利合作”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合作,避免摩擦,为建设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欧盟建交30年来,中欧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逐渐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尤其是冷战终结后,中国与欧盟的战略日渐清晰,双方在经贸合作、政治对话和人文交流诸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日渐充实与成熟。但是,受美国意识形态分歧、贸易摩擦、军售禁令以及“中国经济威胁论”等因素的掣肘,中欧关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过程。中欧双方应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认识和处理中欧关系,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2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出席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习近平指出,中国欧盟构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共识正在落地生根。双方在重大国际事务上保持着战略对话,共同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在加强中欧各自发展战略对接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并付诸行动。中欧双方要不断深化互利共赢的全面战  相似文献   

6.
中欧在互为主要贸易伙伴、重要投资伙伴和科技合作伙伴的坚实基础上,双方在投资协定谈判、金融合作创新、发展战略对接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欧盟对华贸易政策依旧严厉,相互投资规模仍然偏小,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方面还存在分歧,欧盟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仍有所顾虑。但是在严峻的全球经济暗淡背景下,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的积极合作态度以及共同的发展利益,决定了未来中欧经济外交发展前景广阔,双方在投资、产能、预防和磋商新的贸易争端等方面将的合作更加深入和不断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7.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中欧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和优先方向。金融危机后欧盟受困于内外多重危机,中欧关系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客观分析当前欧盟基本形势、内外政策调整、未来发展态势,把握中欧关系所具有的独特历史进路和时代特征,对于推动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乃至全球经济繁荣、和平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门户”倡议的提出,欧盟在全球互联互通领域的参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欧盟互联互通战略出现显著的“泛安全化”趋势,即:互联互通产品内容扩大化,强化对互联互通产品投资的安全审查,突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同中国争夺话语权等。中欧在互联互通领域合作有着较大的互补性,但在欧盟互联互通战略“泛安全化”的背景下,双方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需研究好“全球门户”倡议的进展,与欧盟的合作应逐渐从“少而大”的项目模式转向“多而小”的项目模式,积极促进双方的经验交流和分享,利用好现有的中欧互联互通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运输领域特别是中欧班列的作用,客观看待美欧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实力迅速上升,中欧关系得以空前发展。习总书记的欧盟文明之旅开启了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纪元。然而在中欧的交往中,双方更注重现实利益范畴的经济合作,缺乏意识形态方面的交流互鉴,加之缺乏一定的相互认知和理解,中欧在意识形态、制度属性、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日益突出,很容易导致冲突和矛盾。  相似文献   

10.
曲伟 《奋斗》2014,(9):30-31
伴随着中国向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前进步伐加快,中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日益升级,中俄中欧经济贸易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启动以黑龙江省为桥头堡和枢纽站,依托大东北并面向俄罗斯,辐射欧洲的中俄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势在必行。相比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亚欧洲的传统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中俄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更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作用。尤其对于应对黑龙江省经济下行压力,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至关重要。为此,应将构建中俄中欧丝绸之路经济带纳人中俄中欧国家战略,全面提升中俄中欧合作水平,拓宽中俄中欧合作的“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11.
张业遂 《求是》2005,(9):58-60
今年是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欧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现已步入稳定的发展轨道。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中欧双方的共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一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交往源远流长,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大部分时间是通商和友好往来,当然也走过曲折道路。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中欧发展平等互利关系的基础。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了双方关系新的一页。中国的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韩萌 《理论学刊》2020,(4):76-84
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欧贸易是推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国际经贸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欧贸易增速已有所收窄,双方贸易颓势持续加重;从贸易结构来看,机电及零部件等双方主要的贸易品受冲击最为明显;疫情进一步激化了地缘政治矛盾,中欧产业链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破坏。虽然当前中国在疫情抗击方面已取经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欧盟应对疫情采取的各种政策将给中欧贸易的复苏带来很多障碍。欧盟错失防疫早期窗口,经济停摆期可能大幅延长;边境管控措施大幅收紧,中欧贸易流通阻力加大;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增加欧债危机风险,进一步降低欧盟市场的需求和加快欧元的贬值;中欧各种贸促活动停摆,部分中小企业订单下跌。对此,我国应采取如下纾困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中欧抗疫合作,助力欧洲加快走出疫情困局;全力以赴打通内外渠道,保障中欧商品自由流通;及时全面做好欧债危机应急预案,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升级;集中力量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开辟中欧贸易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13.
孔刚 《唯实》2013,(7):91-94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5年,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欧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互惠性质,拥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共同利益。1978年,中欧签署第一份贸易协定,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1983年,中欧启动了第一个科技合作项目;1985年,双方又签订了新的经济贸易合作协定。中欧双方逐渐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可以说,中欧关系在短短10年左右就取得了飞速发展,其根本原因还是双方关系的平等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4,(16)
<正>今年3月底4月初,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这次历史性访问是为中欧关系"定方向"之旅、为中欧合作"提速度"之旅、推动中欧关系战略性"上水平"之旅。中欧领导人不仅回顾和评估了双方关系发展成果,并对未来关系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规划,使中欧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具全球性、战略性和示范性。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推动中欧各国及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  相似文献   

15.
赵明 《新视野》2001,(3):51-52
多极化和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双向互动的两大趋势,由此所带来的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将成为新世纪的文化景观。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其特点之一是,整个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倾向,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不同层面,均显示出这一特点。 一、世界的多极趋势 经济上,全球化、区域化和集团化双向互动的趋势日益明显,美欧亚三大经济圈逐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除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自由贸易区这三大区域市场外,东亚经济、中欧经济、南美经济等也在迅速崛起,这种经济实力的多极化,有利于…  相似文献   

16.
<正>中欧贸易摩擦不断,荷、德、法领导人为何频频访华?近来,随着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中欧关系的热度再度上升。在中欧关系发展中,经贸关系成为中欧关系的主体和稳定器。中欧经贸关系虽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构建持续稳定的中欧经贸关系仍存在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杨伟国 《新视野》2003,(3):71-73
经过战后半个世纪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欧盟15国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相当,国际贸易总额、金融资产和黄金储备超过美国;统一货币欧元顺利启动并如期流通,欧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欧盟的扩大稳步推进,整体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作为世界经济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欧盟对国际权力的需求日益增强,期望参与乃至主导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特别是谋求确定世界贸易规则与国际货币规则,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欧经济关系得到良好发展并得益于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8.
欧债危机已经成为左右世界经济走势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债务危机对欧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欧洲经济长期增长前景堪忧,但欧盟仍有足够能力应对债务问题;欧洲政治合作因债务危机出现裂痕,不过欧洲一体化有可能因危机取得新进展;欧盟以财政紧缩为核心的应对债务措施给南部成员国造成很大的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成为部分欧盟成员国的突出问题.因欧债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重心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中欧经济关系趋于平等,但国际政治理念差异仍是阻碍中欧关系继续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世界事务中一个值得称道的进步就是中国和欧洲关系的发展。不仅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加强与中国的联系,欧盟本身也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中欧关系的深度与广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全球事务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关系不仅在亚洲和欧洲普遍受到赞扬,连美国也渐渐意识到欧中关系在新兴的世界秩序中的意义。合作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发展成果在许多领域是显著的,最近几年发展到全面的、多领域的关系,甚至是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和中国现在是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从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中欧的贸易额增长了40倍。根据中国的统计…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一、携手合作,共同心愿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的浪潮中,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盟经济如何走出低谷?这是中国、东盟都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