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持刀具、铁棍预谋抢劫中的蹲守、追逐过程中偷窃报亭的行为是否单独构成《刑法修正案八》所规定的"携带凶器盗窃"的情境,根据案情具体分析,不难发现,对报亭实施的偷窃行为仍涵盖在嫌疑人的抢劫的主观意志内,系抢劫主观意图下的有机整体行为,不宜割裂,也即并非犯意转化,至少从全案证据分析无法明确的认定其存在犯意转化。  相似文献   

2.
犯意是先于犯罪行为存在的,在犯意支配下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只有认定了犯意个数,才能认定犯罪行为的个数,进而区别一罪与数罪。  相似文献   

3.
杨素敏 《法制博览》2013,(9):196-197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开始实施,"醉驾入刑"使得危害社会大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这一交通违法行为从行政管理层面纳入到刑法调整的范围内。这是由于近一两年来发生了许多触目惊心的醉驾肇事事件,民众对醉驾的痛恨和强烈的呼声加快了"醉驾入刑"的脚步。虽然这一立法规定在社会实践中收到了卓越的成效,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需要立法者从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完善侦查程序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立法对公民性自由权利的保护存在不全面、不协调的"碎片化"问题。猥亵犯罪及其关联罪名在司法适用中也常常出现冲突,存在"猥亵"与"强奸"的关系不明确、"猥亵"与"侮辱"的界限不清晰等问题,难以有效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从维护刑法的稳定性角度,解决上述问题不必通过修改法律的方式,司法者可以在现有理论框架内,灵活运用体系解释方法,在刑法规范体系内部处理猥亵关联罪名的竞合问题,在刑法体系外部协调刑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的适用冲突,从而实现"碎片化"到"体系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顾宇民 《法制博览》2013,(6):112-113
对两大法系代表国家侦查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侦查模式发展变化的趋势,从中获得启示,对推动我国侦查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彭娟  戴彩霞 《法制博览》2013,(2):191-192
近年来我国刑事制度不断更新与改革,《刑法修正案八》强调的宽严相济和《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刑事和解制度"都表明,我国刑法从以前"报应性司法"的刑事处罚模式在不断的向"恢复性司法"转变。"赔钱减刑"作为一种量刑考虑的情形,在一方面,能够在被害人受到谅解的前提下,得到物资的赔偿,也给被告人一个悔罪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没有被规范适用时,容易导致司法人员滥用权力,损害刑法的威严性。赔钱减刑要在实践中得到健康的发展,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辅助。  相似文献   

7.
张友来 《法制博览》2013,(5):166-169
就贿赂犯罪而言,职务犯罪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权力交易的价值比例性、手段的智能性、时间的特殊性、腐败意识的渐变性上。而职务犯罪侦查规律则存在有侦查过程的多阻性、侦查方向的单维性、侦查模式的间接性、侦查进路的渐开性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转变职务犯罪侦查模式,提高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不断强化侦查能力与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8.
新刑诉法将律师的辩护权提前到了侦查阶段,这是保护人权的需要,也是我国司法进步的表现。同时这一规定对当前反贪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反贪部门要转变执法理念、改进侦查模式、提升侦查能力,从而适应新的诉讼要求。  相似文献   

9.
杨莹 《法制博览》2015,(6):139-140
在我国侦查程序的运行中,各类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规定过于笼统。实施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在侦查运行中引入比例原则,有助于对人权的保障,可以规范整个侦查的运行,有助于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正。但是在我国的侦查运行中引入比例原则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转变人们的观念,树立人权保障观念和无罪推定理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进入风险社会,社会公众的安全感由此比以往更为降低,社会对刑法的安全需求日益强烈,为了应对风险,有必要制定风险刑法,转变刑法被动局面。在风险刑法中,坚持行为无价值论,将刑法防线提前,以风险刑法弥补传统刑法功能上的不足和漏洞,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强化刑法的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