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维春  孙岩 《新长征》2007,(1):28-29
一、政府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公正的社会,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是政府做到公平正义,政府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进而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
公平正义是新型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突出,要想消除矛盾,排除新时期和谐道路上的障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关键。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个人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相对和谐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董欢 《理论建设》2007,(1):40-42
实现社会公正,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之一,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总结、梳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公正的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树立基本理念、建立基本原则、健全具体制度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当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利霞  赵经 《党史文苑》2006,1(11):54-56
公平正义是新型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突出,要想消除矛盾,排除新时期和谐道路上的障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关键.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个人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相对和谐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公平是指公正、平等。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价值取向的基础,是人与社会的相和谐。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方面的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是我国社会存在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在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制度建设中要突出党建的中心地位,要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作用,要把德治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特别要加强规范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这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落实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明确思路。一、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总要求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2.…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构建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机关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机关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周小榛 《党史文苑》2007,(10):60-61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在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制度建设中要突出党建的中心地位,要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作用,要把德治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特别要加强规范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蒋宏宾  管新华 《唯实》2007,2(10):24-28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社会主义因促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而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探索,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而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便是其不可缺少的支撑点之一。道德教育对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一、道德教育通过对人格的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主体性前提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社会的发展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而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便是其不可缺少的支撑点之一。道德教育对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一、道德教育通过对人格的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主体性前提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社会的发展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公正视角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并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许多社会不公正问题。当前的社会结构存在着体制性壁垒与制度性障碍,使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阶层利益矛盾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以发展生产力、打破体制性壁垒、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赖路径,构建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实现公平正义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的、全面的和谐,政治权利平等,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社会制度和秩序合理的社会。坚持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5,(7)
观念是时代的风向标。新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而性别公正尤为需要引领和倡导。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可以看出党和政府行动的姿态和决心,而深入探讨社会性别观念及其影响,推进科学社会性别观念纳入社会发展主流,则是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与和谐发展,实现妇女权益和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当人心理不和谐时就会产生不和谐的社会行为,对社会起到破坏作用。因此,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心理和谐便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当进一步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的国民待遇,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9.
陈天云 《共产党人》2006,(24):18-19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样受到权力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正确用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之一。一、建设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用权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  相似文献   

20.
政党关系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的合作实践中形成的必然结果,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政党关系和谐有利于实现利益的整合和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并在维护社会的廉洁公正及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