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济因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通过发展经济铸牢民族地区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更好地使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历史性课题。在新形势下要立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实,认真分析、处理经济发展与共同体意识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经济政策、创新对口支援模式、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等方式,解决好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从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坚持党的领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政治保障;坚持"两个共同"目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基础;巩固"三个离不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基础;严厉打击"三股势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稳定环境。  相似文献   

3.
张京泽 《党建》2021,(10):17-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民族大学因国情而立、为党而兴,在新的征程中,要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全过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尤其要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秦健  芦洁 《学习论坛》2023,(2):106-1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与民族命运走向,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理论基础是我们党历任主要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理论遵循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凝练出极为丰富的内涵,其核心要义包括民族身份的认同、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认同、利益一致的命运共同体三个层面。中国共产党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即根本政治保障是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物质保障是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石,心理基石是增强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正>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18年8月,中山大学詹小美教授、青海大学武永亮教授和青海大学杨玢副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正是着眼于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学术成果。历史记忆是集体记忆中该共同体所认定的"历史",民族交融是复合民族共同体族际互动的现实行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文化互动现象,三者密切相关,联结成民族文化认同过程的全景画卷。《"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由康立芳、杨玢  相似文献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指向。在教育实践中,高校应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着眼思想、活动、文化、理论、机制等维度,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思想基础、情感基础、文化基础、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在"基础、基层、基本"等环节铸牢广大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回首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将中华民族的伟力凝聚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彰显出其历史必然性,主要表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要求。100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基本经验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增强"五个认同";必须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须着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宝贵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一文中提到,"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成果"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必须增强文化认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而考古学特别是边疆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的发展,则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寻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思想指引,这一重要论断关系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实现。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强兵团的职责使命、践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通过坚定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三个维度考量,探索兵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思想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不仅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工程,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思想文化建设和民族团结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观念相对落后、产业发展意识与能力问题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依据区域文化发展实际、文化资源特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使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的行动,只有在各民族的广泛实践中得以实现才能真正成为各民族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动。通过活动融入、教育引导、大众宣讲、资源转化、机制保障等实践路径,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有助于引导各族人民增强“五个认同”。  相似文献   

14.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原创性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青海民族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高地,成为第一个所有市州和82%的县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5.
“五个认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其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尤为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魂。而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结合新疆民俗事象,又可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两个特征出发,以认知上深入了解、情感上深层接纳、意志上深刻浸润、行为上深远传承解读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要义,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阐释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旨归,以践行中国方案的顶层设计、运用中国智慧的教育固基和发挥中国力量的多方强化论证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总之,新时代新征程上以新疆民俗阐释并推动中华文化认同,其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生动实践均能有所充实、与时俱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深耕、奋楫笃行。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20,(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疆是多民族的共同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客观需要。实践中,我们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中心环节,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担当作为,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21,(9)
正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郝时远在《人民日报》发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1,(9)
正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那么,你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与发展吗?下面小编带你来一起梳理学习。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凝聚民族思想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凝聚与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凝聚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各族人民生存发展与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新征程促进各民族经济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经济实践中的努力方向,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民族政策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巩固提供制度保障。新征程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而言,在民族经济交融基础之上,存在着由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向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