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研数据,综合运用Logit和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中的13种因素对我国青少年灾难心理素质的影响作用,并且分城乡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学校、家庭、社区、媒体、自我教育时促进青少年灾难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自我教育是增强青少年灾难意志的最关键因素;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对青少年灾难意志的培养教育缺失或存在偏差;女性和农村青少年的灾难认知水平显著低于男性和城市青少年;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青少年灾难意志更薄弱。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各灾难教育因素的教育功能,探索各灾难教育因素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充分激发青少年自我教育潜能,着力弥补灾难意志教育维度的缺失或偏差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评估家庭灾难教育对青少年灾难素质的具体影响发现,家庭灾难教育显著促进了青少年灾难素质的提高,该作用机制存在群体结构差异;家长偏重灾难知识教育,忽视灾难技能培养。要充分发挥家庭灾难教育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和男性青少年家庭灾难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强化家庭灾难技能教育训练等。  相似文献   

3.
灾难新闻是新闻报道中较为敏感的门类,给人们增加警惕与防范意识,现阶段虽已得到加强,但报道过程中仍有不少障碍和限制,并使公众知情权受到损害。传媒对灾难危机所持的立场应代表社会的公正性,不能漠视公众知情权的满足,应努力披露事实,促进事态妥善解决;发挥警示作用,使公众认知灾难;提供信息情报,发挥决策借鉴与防灾减灾的作用;思考道德、人性、价值等观念,延伸社会意义;适应和促进媒体竞争的发展,积极营造更大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灾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伤害,由于男女两性生理、心理、社会性别的差异,灾难对两性的影响有所不同.在灾难面前,女性面对死亡和创伤受影响的程度更大.参与灾难救助是社会工作的使命,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社会性别意识,在灾前准备、灾难援助和灾后重建中都应考虑到社会性别对男女两性的影响,考虑到女性的需求,赋权于女性,在灾难援助中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推动男女两性和谐关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突发事故灾难的频发,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危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突发事故灾难发生后,作为政府危机管理主要部门的公安机关如何对突发事故灾难进行应急处置,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突发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中,公安机关应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完善突发事故灾难事前防控、先期处置和事后处置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故灾难的能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故灾难的主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警察处于突发灾难后救助现场的第一线,由于长时间目睹灾难后的残状,对其心理的冲击很大,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因此,灾后对警察的心理危机干预要在准确、及时、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条件、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预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重大人群灾难事件发生后,其中所涉及的具体个人不应当简单地以数据的方式被表达。科学地、人性化地管理重大人群灾难事件的名单,把它作为评价处置重大人群灾难事件的绩效标准之一,不仅体现了公安工作的“为民服务”目的,同时也将切实提高重大人群灾难事件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政体与灾难     
政体性灾难有四类:最高权力继承性灾难,周期性崩塌灾难,党争灾难,思想性灾难。专制政体体现的是部分人的利益,合理交往途径匮乏,背后隐藏的都是个人专制,既有其结构性的“专属”的灾难,也会将一般的自然事实和社会事件转化为灾难;对于已经引发的灾难,则会起到推波助澜的放大作用。人类要降低灾难发生频率,减少灾难的规模和苦难,应该实现政体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界对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缺乏专项研究。基于全国性问卷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对我国小学生社会灾难技能影响因素进行微观实证分析,分析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中的11种因素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五种因素对我国小学生社会灾难技能的掌握呈显著正向影响;小学生社会灾难技能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我国应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学校、家庭、社区、媒体、自我五种教育协同作用的小学生灾难教育体系;依据小学生的性别及城乡差异,开展针对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各种灾难频发的情况下,大学生灾难教育、灾难教育体系呈整体性缺失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公共选修课实现大学生灾难教育,并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完备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灾难外交中由于受动者不唯一可能产生四种援助模式:“国家-国家”模式、“国家-机构”模式、“机构-国家”模式、“机构-机构”模式。灾难外交在当今环境下具有可操作性,援助国和受灾国均可就同一目标展开不同内容的灾难外交活动。灾难外交还需遵循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无条件、根据国力、人道主义、自愿、及时等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灾难外交的道义基础。  相似文献   

12.
灾难外交并非是狭义外交的泛化,而是指灾难援助过程的外交化。灾难外交的展开基于调研结果之上,后者将影响灾难外交开展的时机、方式和援助的种类与数量,并相应地暗示援助可能达到的效果。灾难外交中的外交调研要求:全面真实、详细客观;迅速及时、注重时效;数字明确、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文化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导文明上网和文明办网,提供健  相似文献   

14.
污名及自我污名文化,比如“屌丝”、高富帅、土豪等话语的流行,是犬儒主义在互联网时代新的表现形式,是现代性的后果,并代表着一种去经典化的社会认同.而大学生作为中国底层阶级的新来源,已成为自我污名文化的代表性群体,这说明“寒门再难出贵子”——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中的作用受到了挑战.然而,“逆袭”、“与土豪做朋友”等又反映了大学生自我污名背后的“反抗”或者矛盾性,自我污名文化的身份表达与话语实践存在二重性,体现了文化生产与阶层流动背后的多重动机和多重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5.
网民对语言进行符号加工及创造形成了网络语言,而大量流行开来的网络语言就是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流行与网络环境的特点密不可分。网络流行语反应网民的主观意识,影射出某个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现象。本文在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力争加深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多难"与"兴邦"本质上并非绝对的因果关系。面对灾难,如果措施得当、应对成功,就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国民致力于国家建设,从而走上国家富强、民族兴盛之路。  相似文献   

17.
校园手机短信文化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手机短信功能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手机短信文化的消极和积极作用.从中让我们发现,虽然短信文化是现代社会兴起的一种流行文化,但是如何规范手机短信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言情小说在文化市场上一直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通俗作品,网络的出现更是推动了言情小说的发展.而都市网络言情小说是近几年来最为流行的类型之一,也更好地反映现代女性的新形象.女性创作者的大量出现也使得都市网络言情开始表达女性的主体意识、塑造女性的新形象、突破女性神话的束缚.女性主义借助小说的平台开始反映.但是现阶段女性主义在小说中的表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的摆脱男权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女性主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报道表现出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与突破。新中国60年来的灾难新闻经历了三种报道模式,即"党本位"的单向度闭合模式、"事本位"的多向度客观报道模式、"人本位"的全息化开放报道模式,后者标志着灾难报道的新突破:"全息化的开放报道框架"突破"单向度的闭合报道框架";人性化报道突破模式化报道,"集体呈现"向"个体呈现"转变;平民化视角凸显,展现多元人物的生存状态,避免"英雄神化"与"领袖宣传"。当然,汶川地震报道在转变与突破中也存在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长期的干旱化和无节制的开发,海河流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陷入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态。这种逐渐扩展的累积性灾难使得千百万乡村农民成了环境难民。但政府系统和社会层面并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灾难应对机制。灾难的进一步膨胀预示着中国的心脏地带正在生成一种社会危机。或许,它的总体性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