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虹 《世纪桥》2005,(12):44-46
“我们的王成,是毛泽东的战士, 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他的豪迈气概从哪里来, 因为他,对朝鲜人民无限的爱, 对侵略者切齿的恨,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 有千千万万个王成, 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和光荣” 这首《歌唱英雄王成》的朗诵诗,出自于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故事片《英雄儿女》。由此,让几代人牢牢记住了那个喊出“……再近一点, 向我这儿打,别顾我,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战士——“王成”。 “王成”是谁?“王成”的原型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抗美援朝战场上孕育了数不胜数的志愿军英雄。有一个属于通信兵的英雄无人不晓,他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悲壮呼喊,曾经久久回荡在无数观众的心中,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王成的形象不是艺术的虚构,而是志愿军通信兵中千真万确的一员。他的真实姓名叫干树昌,是志愿军第67师的步谈机员。1953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夏季反击战中。一个晚上,于树昌背着步谈机随一个连深入敌阵袭击,一举消灭了281.2高地的守敌之后,却被反扑的敌人紧紧咬住不放。敌人一次次地反攻,志愿军死守阵地,英勇抗敌,战…  相似文献   

3.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已是家喻户晓,他那“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悲壮呼喊,震憾了几代人。然而,对于王成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形人物,人们却知之不多。这里,我们将为您讲述他和他的战友们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4.
电影《英雄儿女》中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有千千万万个王成。”在那场艰苦的战争中,有一名战士,他的事迹直接激发人们创作了“自我开炮”的经典情节。  相似文献   

5.
【案例】现任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的蹇辉亲历了乡镇机构改革的全过程。最早,他被分配到只有两三个人的农技站工作,负责技术推广、新品引进、病虫害防治。随着“大农业”的普及,农业服务中心取代了农技站,涉农、林、副、水、渔等多领域,人员激增至20余人,其中一半属公务员行政编制,一半为事业编制。由于事业单位改革迟迟未到位,很多有能力的事业干部想干事却没有舞台,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3日,一级英雄孙占元的两个孙子与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亲属一起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烈属代表团,首次踏上朝鲜的土地祭奠英灵。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孙占元被誉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他也是电影《英雄儿女》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1961年金目成访华时,曾给孙占元的亲属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带来了礼品。  相似文献   

7.
儒将周克玉     
说到“将军”,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叱咤风云”这个词。然而,笔者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将以及他的部属、工作人员和朋友的采访中,深为他的“儒者”风范所折服。  相似文献   

8.
刘宝贵 《共产党人》2005,(10):43-43
春秋时宋国有贤人子罕,官至辅政。国中有人得了一块硕大而明洁的美玉,于是赶快去献给他,可子罕不受。献玉者问;“您为何不要这块玉呢?这可是工匠鉴定过的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啊!”子罕答:“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我们俩应该各安其宝。请把玉拿回去吧!”  相似文献   

9.
郭庆晨 《党课》2014,(3):78-80
子罕,春秋时期宋国的大臣,以为官清廉著称于世、彪炳于史。子罕的为官清廉,最为著名的是关于他“以不贪为宝”的故事。《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述了这个故事: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却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玉匠看过,玉匠认为它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敢把它呈献给你。”  相似文献   

10.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英雄儿女》--公映,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王成”的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片中王成面凶残的敌人高喊的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从此人们牢牢记住了影片中王成扮演者的名字、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世龙。  相似文献   

11.
新风赞     
《正气》2000,(11)
雒玉鳌:恰如一颗螺丝钉 哪里需要哪里拧  晓利 现任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党支部书记的雒玉鳌,说来也是苦命人, 5岁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终身残疾, 19岁痛失慈母, 3次高考失利, 15年扎根山区教育,至今仍是“编外”代教。身残家贫又“死心眼”,使他至今仍孑然一身。但坎坎坷坷风风雨雨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愈加坚忍不拔。 龙水头村是个二百三四十口人的小山村,山高水缺村子穷,教师更换频繁,前面的调走了,后面的推诿着不来,“空当”时常出现,附近村子的学校 8月开学了,龙水头村小学 9月还没动静,孩子们的泪眼刺痛他的心,当…  相似文献   

12.
看过影片《英雄儿女》的人不会忘记这样一组镜头:在敌人疯狂的进攻下,我军王成所在排被包围了,战友们一个个倒了下去,敌人一步步爬了上来。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王成端起爆破筒,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王成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然而,很少人知道,这位英雄的原型是谁。英雄王成的原型叫宋德清,1923年出生在大庸市桥头唐家溪村,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他先编在141师423团1营担架排。后编入3连3排9班担任机枪手。  相似文献   

13.
“家护我,我爱家;推此心,爱中华!”这是2010年国庆节到来之际,雕刻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居庸关“中华爱国功德榜”上的一句话。这行出自青海玉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仁杰之手的文字,表达了他求实创业、奉献爱心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2,(6)
“过去不想让他们来,现在不想让他们走”。这是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老百姓对镇站所干部职工的评价。去年以来,该镇13个站所的全体干部职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主动与农民群众交朋友,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赖。农技站:田间地头传技术文宫镇是我国有名的枇杷之乡。为把这个品牌打好叫响,镇农技站十分注重优质水果的科技含量,经常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枇杷栽培管理技术,并采取“院坝会”等形…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盖房,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放心”是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范玉恕不懈的追求。他主持工程施工30余万平方米,其中建成的17项,20多万平方米建筑,项项优良,两项工程夺得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人们称赞他是人民信赖的...  相似文献   

16.
白杨林 《党课》2013,(20):66-67
夜读史书,看到一则“子罕以不贪为宝”的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  相似文献   

17.
在敦煌,当提到转渠口乡农技站,人们马上会想到重科技、尚实干的王晓平站长.今年52岁的王晓平是市政协委员、农艺师.1983年他担任转渠口乡农技站站长至今,在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作物良种应用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敦煌市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曾多次被省、地、市评为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18.
商人丁海玉几乎把每一家和他做过生意的公司告上了法庭。他这样做不是因为他有多少委屈,而是因为可以通过胜诉获得暴利。他付出的成本就是行贿法官。最后中纪委介入,终使他倒在了这一奇特的“商业模式”之下,也引发了当地司法系统的“地震”。据调查,丁海玉案件中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共有38人,包括12名厅级干部,26名处级干部,其中法官25名。  相似文献   

19.
由子罕不贪所想到的子罕以清廉不贪为宝的佳话,很多人都知晓。不过,今天再来重温这一千多年前的事,也并非徒劳。记得当年子罕对向他献玉的人说了这样几句话:我是把清廉不贪为宝的,你是把玉当做宝的。你如果把玉给了我,咱俩个就都失掉了宝。不如各人有各人的宝。我们...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史,汉武帝时司马迁任太史令试妻的故事发人深思。一日,司马迁正在书房读书,忽报门外有客求见,原来是大将军李广派人赠送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璧。司马迁赞不绝口,翻来覆去地玩赏,称之为稀世之宝。他夫人见此情景,探问道:“莫非大人想收下此玉不成?”司马迁微笑着说:“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