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腐败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与反腐败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敏  华阳标 《求实》2006,(9):45-47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腐败的产生与遏制,主要取决于腐败的成本收益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博奕。当腐败收益远远大于腐败成本时,寻租活动就猖獗,腐败就会滋生蔓延;当政府加大反腐力度,致使腐败收益等于或小于腐败成本时,腐败活动就会收敛,腐败现象就会得到遏制。因此,要进一步健全政府和社会的反腐败机制,使“漏网之鱼”越来越少,让腐败者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声誉上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2.
杨黎源 《学习论坛》2002,(12):17-19
现代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的本性、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腐败产生的根源 ,认为对人的本能约束的软化是现代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人性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政府官员的负面影响是历史根源 ;道德约束的软化和法制的不健全是现代政府官员腐败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余年,我国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某些负责人中腐败现象的发展走了三步曲:散在的个人腐败———普遍存在但程度不等的集团腐败———与权力大小相称的小权小腐败大权大腐败。腐败分子前仆后继。腐败正在严重侵蚀着我们社会的肌体,破坏着我们的民众对于现代化的信念。为什么要在现行宪法体制下谈论遏制腐败问题?我完全赞成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实行现代民主政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蔓延问题。但是,谁也不能等到中国民主政治完全建立后再解决腐败问题。如果说在现行宪法体制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那么,我们有可能也…  相似文献   

4.
何为官邸制?从字面上理解,它是国家为官员安排住房的制度,官员本身对此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从各国现行官邸制的实际运作看,它更像是国家为“大官儿”提供住所的制度,并通过制定严格的规则,遏制可能出现的官员房产腐败。在国际政坛,“官员们住哪儿,”曾引发不少争议,这些争议倒逼着各国官邸制不断完善。这其中许多经验,或许值得探索中的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集团腐败: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星 《探索》2001,(6):58-61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与集体行动理论对集团腐败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当前我国的个体腐败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法律、行政和社会的压力,一些政府官员出于责任扩散、法不责众和从众心理,结成了牢固的"分利联盟",以小集团的形式共同谋取私利,这是导致集团腐败的根本原因.集团腐败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化,社会资源的浪费,分配不公,政府的异化和行为能力下降,政府合法性的丧失.与此相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承认政府官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各种监督机制,加快反集团腐败的立法,强化道德约束等等,是当前遏制集团腐败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验表明,实行官员财产申报是建立透明政府﹑预防贪贿﹑遏制腐败的有效举措。然而,受多种因素、特别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当下中国官员财产申报的呼声响彻于民间、失声于政府与胶着于高层官员的多次表态。文章试图在学理上从契合公共信息披露的精神、彰显现代法治的理念、体现公众知情权的保护、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石、因应社会发展的历史境遇、表征成员国国际义务的履行等六个维度,进一步证实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该实行的正当理由,以期为这一"阳光法案"早日落定中华大地鼓与呼。  相似文献   

7.
厉以宁教授提出遏制腐败要依靠法律贪污腐败是最令百姓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而政府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反腐倡廉,但为什么政府部门、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官员或工作人员侵吞国家财物、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事情仍不断发生呢?对这种现象,全国人大常委厉以宁教授认为,这与中...  相似文献   

8.
自从出现私有制和公共权力以后,腐败这一现象便成为人类社会的痼疾。惩治腐败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各党派的共识。寻求良好的途径遏制腐败的滋生及蔓延,已被各国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1995年10月6日,江泽民在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上指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反贪污腐败的政策和措施……坚持群众路线,实行群众举报和专门机关依法查处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向世界展现  相似文献   

9.
腐败引发的行政成本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成本与腐败有密切关系,腐败引发的行政成本包括政治成本、机会成本、家庭和社会生态成本。腐败引发行政成本的机理包含:政府行政权力行使中缺乏有效制约导致行政成本的非正常化,经济转型诱发行政“寻租”导致行政成本的非常化,政府内部利益化与利益分化导致行政成本的非正常化,政府和公共机构制度化的腐败导致行政成本的非正常化。从遏制腐败入手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必须从政府组织的层面着手,规范各级政府官员的行政行为,从根本上界定公共管理职能,精兵简政,强化预算,依法行政,建立仿企业的高效政府。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唯实》2003,3(1):41-43
官员腐败现象在当下中国的凸显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与社会转型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关。其中 ,社会转型带来的官员腐败动机的增强、公共权力格局的变动及公共权力现实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使中国官员腐败行为得以大量滋长 ,国家权力现实运行缺陷是腐败在当代中国凸显的根本原因 ;社会转型还带来公众对腐败看法的变化 ,社会认知构成腐败凸显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并强调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那么,当前在我们党和国家机关中的腐败现象有哪些主要特点?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呢?目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重大变革时期,制度的“双轨”特征使腐败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我国改革前的“国家社会主义”模式里,官员腐败主要形式是挪用或盗窃国家财物、渎职、贪污等以追求个…  相似文献   

12.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年的一次调查,超过78%的国人认为腐败问题是中国第一位的社会问题。应该讲,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是旗帜鲜明地反腐败的,腐败在某个时期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如同寄生在有机体内的"癌细胞"一样,腐败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呈扩散和蔓延之势。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和防治腐败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过去的反腐败的实践证明,运动式的、事后惩治性的反腐败只能起到有限的"治标"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的经验已经证明,财产申报是一个对腐败有着重要抑制作用的制度。但这样一个制度在中国却迟迟未能建立。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有关方面就着手讨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曾亚波 《先锋队》2013,(3):39-41
腐败问题是各国政府执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同现实问题。如何治理腐败,将腐败问题控制在低水平层次,是当前世界各国政治家必须共同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2012年的国际社会政治格局中,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依然激烈,各国普遍重视通过健全制度遏制腐败,裁员减支渐成潮流,正反经验教训值得彼此借鉴。新年伊始,让我们一起盘点过去的那不平凡的一年中全球反腐热点和新动向。国际合作编织"天网"2012年国际反贪合作的重心是治理腐败潜逃,以我国为例,在体制构建、办案实践、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然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商业贿赂、政府官员寻租腐败等贿赂腐败链条中.中介组织的影子越来越多,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和引发寻租腐败的状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腐败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各类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党政官员腐败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官员违纪和腐败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心理因素占据很大方面。  相似文献   

17.
张灵霞 《先锋队》2011,(3):50-52
腐败,就像一个纠缠不休的幽灵,困扰着每一个国家,严重威胁着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侵蚀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为此,各国都在进行不懈地探索,试图遏制腐败的发生。2010年10月26日,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0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以9.3分并列第一,被评为本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何以如此廉洁?它们的反腐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提起腐败(corruption),人们往往把它与权力、官员、政府、组织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腐败的研究多是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的。而其实,腐败行为与其他政治、法律行为一样,也与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联系。对腐败进行经济学分析,在西方早巳存在,如苏珊·罗斯——阿克曼(Susan Rose-Ackerman)1975年发表了论文《腐败经济学》及三年后出版了著作《腐败:政治经济学研究》,而在中国,此类文章尚未多见。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腐败现象的本质特征、腐败现象的经济根源及遏制对策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最大的腐败就是将腐败合法化。政府官员发家致富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官员在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几进几出。在政府内他们是积累经验,建立关系,然后就下海去赚钱,几年后再上岸,过几年再下海,如此下海、上岸,再下海,直至灭亡。  相似文献   

20.
美国式腐败     
海纳 《廉政瞭望》2007,(3):49-50
“合法”腐败美国最大的腐败就是将腐败“合法”化。政府官员发家致富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官员在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几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