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与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基本走向,而当下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处于困境,主要表现在职业化的文化困境、组织困境、职能困境三个层面。产生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理念认识的偏差、角色定位的偏差、管理机制的滞后、职业化通道的堵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消解的路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辅导员职业化理论体系、完善辅导员职业化的组织架构、营造辅导员职业化的文化氛围、建立与辅导员身份匹配的职能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前 《学理论》2010,(23):252-253
受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冲击,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的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化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非职业化”的现状、弊端进行分析,指明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可行性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迫切需要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探讨了高校学生工作转型发展的重点与方向,并基于此进一步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体系的建立,以及有关完善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机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内涵分析与目标要求进行了阐述。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高起点,精培育,建设专业学科。  相似文献   

5.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服务于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保障。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要求。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利于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万超 《学理论》2009,(24):177-179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内涵分析与目标要求进行了阐述。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高起点,精培育,建设专业学科。  相似文献   

7.
林涛 《学理论》2014,(9):256-257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当前辅导员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辅导员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实际,围绕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和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两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想林 《学理论》2009,(28):216-217
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而当下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成长、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日益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职业锚理论,分析了不同类型职业锚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影响程度,提出了高校应开展辅导员职业锚认定、加强职业锚引导、帮助辅导员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思想的日益活跃,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大学生完善自我、提升素质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秦明承  陈建华 《学理论》2010,(19):233-234
党中央提出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面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熟练、巧妙地运用网络载体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学生工作,这是辅导员工作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结合网络时代对高校的影响,分析了高校学生和辅导员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10)
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中,培养辅导员职业兴趣、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当前辅导员队伍发展的主要方向。开好主题班会,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主题班会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高的实现途径如下:将主题班会纳入辅导员的工作考核体系;以主题班会为形式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训练;以主题班会为契机推动辅导员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李文红 《学理论》2013,(21):351-353
调动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保证民办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缺失,从博弈论的视角,正是辅导员之间相互决策的博弈过程,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辅导员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培养辅导员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帮助辅导员实现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5)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体制和学生的特点,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仍遇到许多瓶颈,应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视角,从理论层面和实践角度,探索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发展,建立一整套辅导员资格准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制定辅导员职级机制和拓宽辅导员发展保障机制,在制度层面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李桂林 《学理论》2015,(8):234-235
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是辅导员从自身的经历中逐渐确认自己辅导员角色的过程,是自身和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辅导员在学生整体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辅导员的角色认同,对于提高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维护学校的稳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正因如此,民办高校必须准确把握辅导员角色的现状,给予辅导员角色准确、合理的定位,采取措施提高辅导员的角色认同,进而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得到充分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6)
面对转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旺盛需求,高等学校教育模式逐渐"脱产进站",向专业性、专门性的宗旨要求靠拢;在这一过程中,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重要的配套措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实施进程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是《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出台为其方案细化提供了概要设计与实践纲要,挑战则在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社会支持的缺失。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还面临着从业期不稳定和科学化程度低等显著问题。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难题,应当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建设辅导员培训互助交流会,增加队伍的专业化素养;第二,辅导员培训标准化,加强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第三,健全辅导员管理机制,搭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李平  郭文海 《学理论》2012,(20):217-218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具有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如何准确进行职业角色定位,寻求两种职业角色的统一,对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准确的职业角色定位有利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发展之路,只有将二种角色统一,才能使辅导员的工作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蒋慎之  周贤君 《学理论》2013,(6):244-246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在所有保障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之中,激励机制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一个。主要从严格辅导员职业素质入手,构建科学的准入机制;从改善辅导员待遇入手,构建有效的保障机制;从规范辅导员绩效考核入手,构建公平的评价机制;从加强辅导员培训提高入手,构建系统的培养机制;从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入手,构建完善的发展机制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辅导员职业化激励机制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9.
吴思妮 《学理论》2013,(17):335-336
流动性过大是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进程的一大障碍,对此,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进程的对策: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满意度;提升职业威望,增强自我效能感;加强职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完善评聘体系,满足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玲 《学理论》2012,(31):224-225
高校辅导员,已成为易患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鉴于其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职责,这将对学生、自身及学校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在梳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内涵和表征、深入探究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提出缓解和改进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以实现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