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4,(1)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干部是否真心为民,就看其对政绩的看法,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进一步端正如何搞出政绩和对待政绩考核的态度。要建立起领导干部政绩工程报告制度,向广大群众公布实施政绩工程的做  相似文献   

2.
爱民、为民、利民,就是以民为本。这是新时期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贫困地区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爱民,就必须牢记党的宗旨,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和世界观的改造问题。这是为民、利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爱民,才能为民,才能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爱民不仅是一个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也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只有牢固确立起爱民的情感,才能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才  相似文献   

3.
王玉堂 《实践》2014,(3):56
<正>公权为民,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通俗而又精辟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支配力量。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权力,没有权力,领导工作就无从谈起。而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对待权力的态度不同,运用权力的目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权力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做到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就是要坚持权力来自人民的观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党代表人民执掌  相似文献   

4.
沈小平 《实践》2010,(7):55-55
<正>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的领导干部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此话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5.
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就要严守政治纪律,敢于开拓创新,强化群众观念,注重道德修养,努力培养和牢固树立"五忠"意识,即对待党要"忠诚"、对待事业要"忠勇"、对待人民群众要"忠厚"、对待父母长辈要"忠孝"、对待夫妻婚姻关系要"忠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张金刚 《学习导报》2010,(20):52-52
面对最亲最近的父母,我们往往会丢掉对待领导、朋友甚至陌生人的那份微笑、耐心与真诚,不假思索、毫无顾忌地抛出心之所想。然而,正是这些自认为没有芥蒂的不经意之言,却不知多少次让内心脆弱的父母黯然神伤、暗自流泪呀!  相似文献   

7.
沈小平 《共产党人》2008,(21):50-50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话虽朴素,却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6,(3)
正"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修身为官做人的根本,干事创业为民的准则,其中"严以用权"最为关键,直指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认识权力、对待权力、使用权力,是每名干部的第一道门槛和第一堂必修课。一、充分认识"严以用权"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这是新时期对严以用权的最好解释和最根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于领导干部下基层,群众有褒有贬。有人质疑形式:干部“沾地气”非得去同劳动吗?只要视百姓为父母,有颗为民爱民的心,不种地,“地气”也会满身。有人质疑效果:会不会种了农民地,荒了工作田?  相似文献   

10.
撒亲与杀熟     
对待陌生人非常的谦和,可以接受对方的缺点,然而对于自己最亲近的人,便会对对方的行事做人有更高的要求,有时候甚至说话非常刺耳,但实际内心却不相符。结果,把最糟糕的感情给了父母、爱人和孩子。你我都时常犯这样的错。我们常常看见,一个儿子跟父母说话就控制不住脾气,容易不耐烦,说各种狠话,态度比在家门外恶劣几倍,而父母稍微有些怨言和批评,他都不能容忍。  相似文献   

11.
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与评判,反映出民心取向;党的干部对待群众的态度与作为,体现党建水平。二者具有统一性。铜仁"民心党建"工程,扎根基层贴近民心、建强堡垒凝聚民心、同步小康永固民心,打造基层党建为民、富民、安民品牌,以民心为导向创新党建,以民心  相似文献   

12.
党员心声     
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对接、作风形象与身份职责衔接、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链接,让自己尽心,让组织放心。——73899部队张敏共产党员要有永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舍家卫国的无私情怀,为民献身的高尚情操。——武警某部吴炉亮共产党员对待工作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釜沉舟的信心、矢志不渝的耐心、愚公移山的恒心。——黑龙江某预备役团赵春  相似文献   

13.
钱理文 《前线》2013,(7):18-21
为民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根,坚信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在建党宗旨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执政的理念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根本的工作路线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期间,在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的墙上,看到“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时,他停下脚步说,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  相似文献   

15.
“视老人为父母,视同龄人为兄弟姐妹,视残疾儿童为子女,任劳任怨,踏实工作,把青春献给神圣的职业”。这是绵阳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共产党员陈春艳对待事业的根本信条。在她心里,护理工作虽平  相似文献   

16.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责。民政部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始终把点子打在"民政为民"上,不断树立为民理念、强化为民意识、落实为民举措、提高为民本领。  相似文献   

17.
<正>心存百姓,根基永固;初心不改,方能为民。只有"人民是我亲父母,我是人民好儿郎"的真感情,才能有坚守初心,挑起担子、担当为民,干出样子的真行动。我们党的历史,就是紧紧地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是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休戚与共的历史。就像红军挺进大渡河时的军事教员宋时轮所说:"同样是树,为什么大风一刮有的倒了,有的就没倒?主要看树根在土里扎得深不深。我们红军的队伍就有根,它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要真正为民做官、为民掌权、为民执政、为民谋利,做得民心、顺民意的"清官",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殷殷企盼。为官贵在"清"。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增强自律意识,自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8,(11)
日前,在全国改善民生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把为民之"道"概括为:政治上要有为民之德,心里头要有为民之情,实践时要有为民之能。这一概括很通俗,也很精辟。政治上要有为民之德,这是为民之"道"的核心。为  相似文献   

20.
艳丽染夕阳     
正我们从事的这个职业就是要把患者看成是我们的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先去关心他们、爱他们,然后再去给他们看病、护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郝艳丽"医术精湛胜华佗,医德暖心沐春风""治病攻关医德高尚,对待患者大爱无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