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不久,记者来到张士珍家中看望这位老劳模。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摆着不少绢花和半成品。老人告诉我们,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老劳模做绢花,准备“七一”的时候献给老八路们,她正在赶工。尽管退休多年了,但张士珍依然闲不住,她曾学过几天英语,但她发现这实在不是自己的特长,坚持了一阵儿就放弃了。  相似文献   

2.
初冬时节,我们来到位于河西区气象南里的老劳模李克勤家,走进温馨宽敞的客厅,午后的阳光洒满小屋,年过古稀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们的话题自然而轻松地展开,仿佛一见如故的朋友。当我们拿出1962年第5期《支部生活》,将刊有她的封面图片和专题图片递给她看时,老人热泪盈眶地说:“没想到,没想到,没想到党刊还记着我啊!”看到已经发黄的刊物,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3.
我市改善提高劳模待遇初见成效改善和提高劳动模范的待遇,一直是市总工会十分重视的事情,也牵动了各级领导的心。1995年11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对此多次批示,元旦前后,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同志委托市总工会分别走访了我市五、六十年代老劳模、老先进,还...  相似文献   

4.
从合影站边角想到的程建平翻开周恩来的画册,一幅总理与艺术家的合影照映于眼帘。前排正中坐的是老导演、老演员,周总理和普通演员肩并肩站在边角上,和蔼可亲地置身于群众之中,令人不禁浮想联翩。外交礼节中,重要会议上,领导居中之位,是必要的。除此,位置之类的事...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前不久,笔者在一个由演艺界人士和劳模同时参加的颁奖仪式上,看到了一热一冷的反差。只见明星身边聚拢着众多记者和要求合影、签名的追星者,而一旁的劳模代表却无人问津。眼下的明星伴随的是鲜花和掌声,因而,人们对明星充满羡慕心理。有人做过一项调查,连幼儿园的娃娃  相似文献   

6.
晓鸣 《党史天地》2007,(9):38-39
在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一区一幢单元楼里,装修朴补无华的房间,一张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嵌着三张毛主席与身边工作人员合影的照片。在毛主席身边站着一位风华正茂的中年人,他叫庞恩元,是毛主席的厨师。当年他刚跨人“不惑之年”,而今,已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我的采访就从这几张合影照片谈起。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王宏伟可是个“名人”。提起他,老师傅们会说:“那可是个好小伙儿儿!”不熟悉他的人也会说:“知道,不就是咱公司那个老劳模嘛!”“老”劳模今年才33岁,是七车间抄纸丁班的值班长。别看他年龄不大,这些年却获得了许多荣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不可谓不多,历史不可谓不长,“老”劳模的称谓由此而来。刻苦钻研技艺精湛从踏入吉纸公司的第一天起,王宏伟就给自己立了条规矩:“干啥得像啥,要么就别干!”正是按照这样一个朴素的自我要求,王…  相似文献   

8.
劳动模范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能缺失的风尚。关心劳模队伍现状,切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对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劳模现状分析 1.劳模的感召力下降。“铁人”王进喜,“一团火”张秉贵等老劳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而在社会转  相似文献   

9.
<正>72岁的艾爱国,仍然每天打卡上班。自1985年被评为湖南湘潭市劳模后,艾爱国就成为“劳模专业户”——两次获评全国劳模,12次获评企业劳模。在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大家都称他“艾劳模”。返聘为公司的焊接顾问后,艾爱国在焊接实验室上班。这里也是“艾爱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高工聚集于此搞技术攻关。艾爱国钻研焊接工艺和技术的笔记本,也陈列在这里。一本本笔记本印证着他的口头禅:“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相似文献   

10.
“五一”前夕,当自贡市75岁的老劳模胡海三谈及在省委书记周永康的亲自关怀下,自己一家老小将于今年6月搬出那间住了几十年的破旧小屋,住进自贡市委、市政府提供的设施齐全的廉租新套房时,老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共和国建设出过大力的劳模们”,正是在省委书记周永康的批示下,省财政在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一项非常特殊的专项资金迅速启动——动用200万元预备费专项用于解决全省劳动模范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起“老劳模”谢成宇,在遂宁市市中区可谓家喻户晓,笔者慕名前往采访。  相似文献   

12.
"五一"前夕,当自贡市75岁的老劳模胡海三谈及在省委书记周永康的亲自关怀下,自己一家老小将于今年6月搬出那间住了几十年的破旧小屋,住进自贡市委、市政府提供的设施齐全的廉租新套房时,老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共和国建设出过大力的劳模们",正是在省委书记周永康的批示下,省财政在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一项非常特殊的专项资金迅速启动--动用200万元预备费专项用于解决全省劳动模范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他们虽然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仍常常奔忙于科区、井口;他们,曾经为一个又一个安全神话的诞生保驾护航……他们就是淮北矿业集团可敬可爱的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组成的五老队员们。在告别了一炮一镐的时代,建设现代矿井的今天,这一群老人却没有因为退休而对矿山的安全发展不闻不问,而是依旧活跃在矿井的安全宣传工作中,为矿井的安全稳定筑起了了不起的安全第八道防线。  相似文献   

14.
“五、一”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石油川中职工医院药剂室主任卢杰,是干了20多年药剂工作的老劳模。老劳模近年来做出了新贡献——带领职工闯市场。思想解放、勇于开拓、刻苦钻研的卢杰同职工们一道生产出了一枇批地方和农村医院急需的高质量葡萄  相似文献   

15.
劳模文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生产力。本文以东北经济发展的历程为线索,阐述了劳模文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产生到今天的继承与发展,深刻阐释劳模文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价值。目前,东北地区面临着精神文化涣散,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企业家精神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继承老一辈的劳模精神,增强东北区域文化自信,加强制度建设,医治政治生态,健全劳模评选机制,充分发挥脑力劳动者的创造性,培育企业家精神,最终才能实现劳模文化与东北经济的紧密结合,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早日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邱明 《党史文苑》2024,(3):28-29
<正>1990年在北京的一次书画展上,一位年过七旬的独臂老将军满怀深情地与白求恩画像合影,弥补了半个世纪来自己没有与白求恩大夫合影的憾事。他说:“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位老将军就是开国少将彭清云,也是白求恩亲自输血救人故事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今日聂元梓     
任庆起 《党建文汇》2002,(20):42-42
陈永贵的家现在仍在北京市木樨地24号楼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里。陈永贵夫人宋玉林今年76岁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皮肤白皙,精神矍铄。平时,老人喜欢去楼下晒晒太阳,或到老年活动站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陈永贵的小儿子陈明亮说,母亲18岁就当了妇女干部,全国解放后,在劳模会上第一次见到了陈永贵。在那个年代里,劳模就是最大的偶像,宋玉林对这个全国劳模心怀敬意,  相似文献   

18.
刘洪辰 《求贤》2011,(10):37-38
只炳生有很多称呼,老战士、老劳模、老总、只大爷……,而他最喜欢的是人们称他为只书记。他务过农、当过兵、经过商,还曾两度被评为市级劳模。如今,62岁,有着42年党龄的他,正带领着企业员工全力打造一个“红色企业”,开创一番红火事业。谈起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只炳生有着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9.
7月28日,天津大礼堂三楼会议厅鲜花盛开,欢声笑语不断。《天津支部生活》报道过的老党员、老劳模来了;与党刊交往多年的著名艺术家、奥运会冠军和社会知名人士来了;长期支持党刊、友谊历久弥坚的各级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的朋友来了;与《天津支部生活》相识数十年的老读者、老作者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来了……他们欢聚在这里,都是为了纪念《天津支部生活》创刊60周年而来。  相似文献   

20.
党建视野     
《先锋队》2011,(21):24-25
辽宁沈阳:"特设党支部"创新特色基层党建"亢秉铨劳模党支部"、"金秀英关爱党支部"……在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道红巾社区,有5支以"人名"命名的党支部。这些"人名"不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而是社区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劳模、老功臣、老志愿者。用典型人物命名党支部,根据党员年龄、特长、工作性质等情况,整合资源,打造特点鲜明、党员支持、居民拥护的特色品牌党支部,是沈河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