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右翼民粹政党的兴起,已经成为西欧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从代议民主的制度逻辑出发,选举竞争的激励效应和执政实践的学习效应,是民粹政党主流化的推动力量。代议民主的可持续运行既需要正式制度的支撑,也要求社会心理的配合。在选民群体分裂和政治共识瓦解的条件下,民粹政党的主流化趋势还伴随着主流政党民粹化的反向运动。右翼民粹政党对民主政治的冲击,并非直接从形式上改变代议民主的制度结构,而是由于社会对抗心态的蔓延,逐渐削弱政治过程的民主效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极右翼政党成为中东欧转型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其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影响力强弱不同,构成了多面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家族群像,形成了极右翼政党在中东欧的区域特点。未来,中东欧极右翼政党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面临主流政党的"同化"以及自我变革等发展态势。针对这些情况,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在制度设计上限制极右翼的无限扩张。可以预见的是,中东欧极右翼政党将会同其他类型的政党共同塑造该地区特殊的民主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3.
2月6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一读通过了普京总统提交的<政党法>草案,标志着俄整顿政党秩序的正式开始.俄"右翼力量联盟"和"亚博卢"集团等一些右翼民主政党积极采取因应措施,其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西方极右翼政治思潮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 90年代 ,苏联东欧剧变、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加剧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乃至全世界的危机 ,激发了反全球化的新民族主义浪潮。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新保守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全面渗透导致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危机、劳动社会危机和欧洲政党制度危机。这些都为西方极右翼政治思潮的复兴提供了适宜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土壤 ,各国极右翼势力的迅速发展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政党格局以及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导致整个西方政治文化不断向右倾斜。  相似文献   

5.
当前欧洲政党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民粹主义倾向。从类型学角度来看,这类演化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新兴民粹主义政党快速崛起、老牌民粹主义政党强势复兴、传统主流政党相应调适。这三种类型的政党民粹主义演化,勾勒出欧洲政党最新演化的全部图景,同时描绘出欧洲政党政治的最新动向:在历经三次组织形态转变而使政党组织形态趋同后,欧洲政党有迈向意识形态层面趋同的可能。欧洲政党的民粹主义演化趋势,是欧洲政党在新社交媒体时代中,为应对难民危机、经济衰退等问题所作出的应激反应。欧洲政党的民粹主义演化不仅对欧洲的政治生态产生了剧烈冲击,而且还昭示着民主政治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当前欧洲政党的民粹主义演化,不仅关系到欧洲政党政治的走向,也关系到民主政治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德国右翼民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右翼政党相对务实的政治风格或政治策略。德国右翼民粹主义可以分为政党风格、政治风格两种类型,在反精英、反政治、反建制,主张身份政治,反对多元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主张。近年来,德国右翼民粹主义再度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欧元危机与难民危机,间接原因是德国主流政党所奉行的"去意识形态化"的中间路线,以及国内政治权力在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日渐稀释。右翼民粹主义对德国民主制度及多元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一定威胁,但不同于法西斯主义。  相似文献   

7.
人民主权是现代政治合法性的基本原则,它的积极和消极含义分别衍生出人民主权和人民同意两种民主形态。基于同意的统治是西方民主的主流,熊彼特将其重构为基于选举的统治,它的基本功能即构建大众民主时代的形式合法性。选举民主基于群体心理学塑造选民维护精英统治,最终却导致民众远离选举,民主成为基于人民沉默的统治。民众投身于社会运动,尤其是右翼民粹主义,销蚀了选举民主的合法化功能并冲击着整个民主体制。西方民主的未来取决于其能否弥合右翼民粹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之间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8.
欧洲政治右倾化与欧洲政党政治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出现了一种人们所称的"右倾化"形势,即左翼政党执政政府纷纷垮台,右翼政党重新取得了在欧洲政治的主导地位.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它是否意味欧洲甚至整个西方新的政治思想轮回的开始?笔者认为,目前欧洲政党政治的变化是欧洲社会结构和政党政治的基础变化的一种结果,但它并不像"右倾化"一词所表示的那样简单划一.客观地说,它预示着欧洲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党竞争格局状态,但其中主流政治及主流政党,尤其是左翼政党的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贾瑞霞 《当代世界》2015,(12):44-47
<正>转型半个世纪以来,中东欧各国政治光谱基本正常波动,多党议会民主政治成为主流。转型初期,各国政党数量较多,但各政党生命周期不一。最初,各国多为右翼政治力量主导政坛;随后中左与中右政治力量轮流执政,但民粹或极端政党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凸显。现在,多数国家基本稳定在数个主要政党或政党联合执政,不仅有中左、中右分野,也有中左、中右力量联合执政。2014—2016年,部分中东欧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党政治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政党的竞争方式和竞争手段,新旧政权交替的方式,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发展态势,政党政治的运行机制的变化。旧的政党体系衰落导致传统的左、右翼政党一蹶不振,执政党脱离现实社会和下层民众,政党之间的对立对抗导致政治衰败,是当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党政治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由于受到民族主义倾向的影响,斯洛伐克特殊的政治生态导致了"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这一政党的长期执政,其他左翼政党和右翼政党则长期处于与"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对峙的地位。随着人们在社会经济问题和价值观上的分裂日益突出,21世纪初的斯洛伐克政党竞争逐渐显示出左右翼政党轮流执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如何控制、利用大众传媒实现自身变革和巩固执政认同,一直是各国政党和政府必须考量的重要内容。社交媒体介入政党政治之后,一方面为政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接触和动员大量选民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也挤占了政党的活动空间,导致政党组织和权力结构变化,动摇了代议制民主,加剧了政党的危机感。面对社交媒体时代带来的千变万化,西方主流政党为适应时代的变迁,克服政党衰落,不得不在结构、功能、价值理念、运作方式和竞选策略等方面及时采取一系列的调整、修正和变革措施,以提高政党的新闻执政能力,巩固执政的合法性。然而,这些变革与调适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方民主政治及其价值观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民粹主义浪潮下,不同意识形态的左中右翼政党纷纷借助于民粹主义的力量获取选民的支持.对于主流政党而言,最为担心的莫过于所有民粹政党结成反建制联盟.而实际上,虽然中间与激进右翼民粹政党选民体现出了相近的意识形态倾向,但激进左右翼民粹政党选民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秉持完全异样的价值观念与政治诉求,因此三类选民分别支持的民粹政党完全合流并形成反建制大联盟的可能性不高,欧洲的自由民主制度及欧盟因民粹主义而走向垮塌依然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是,秉承反建制、反精英、反移民、反欧盟立场的激进右翼选民,其价值观取向更多地决定于后物质主义范畴内的社会文化因素,并且其立场的稳定性又因有限的教育水平得以强化,欧洲的民粹主义极可能因他们的存在而成为建制派无力根除的常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党内民主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包容性、集中化、公开性和组织的制度化是测量党内民主概念的四个有用指标.本文在探讨西方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相关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对西方政党两种党内民主模式进行了评析.文章指出,西方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2015—2018年和2022年以来的两波民粹主义浪潮影响下,欧洲极右翼政党趁势崛起,并通过在政治光谱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左移”,向主流政党转型;激进左翼政党也一度壮大,但随后遭遇发展瓶颈,而左翼阵营则整体陷入力量分化和内耗之中。随着欧洲主流政党民粹化和民粹政党主流化在政治光谱两侧同时推进,该地区政党政治呈现出激进右翼和激进左翼“双峰凸起”并以前者更为突出的格局。在这种“失衡的极化”之下,欧洲的政党格局更趋碎片化,国内政治纷争和不稳定性加剧。欧洲政治极化态势在重塑地区政治光谱和政党格局的同时产生复杂的外溢效应,给中欧合作带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剧变以来,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多党制的确立阶段,特点是中右翼政党执政,政党关系紧张,政党分化、对峙现象普遍;二是多党制的巩固阶段,特点是形成了由中左、中右翼政党主导,左翼、中左翼、中右翼、右翼阵线分明和结构稳定的政党格局;三是民粹主义政党兴起阶段,特点是标榜超越左右的民粹主义政党冲击原有政党格局,甚至成为执政党。剧变30年来,作为第三波民主化的样板,中东欧基本上完成了对西欧政党政治模式的移植,但是国情的多样性又为各国培育新的政党政治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从政党类型学来看,政党卡特尔化是当代西方主流政党的重要趋势。澳大利亚政党政治在党内关系、政党资源和党间关系三个维度已经初步具备了卡特尔化的典型特质。在党内关系上,两大主流党积极推动组织构架从联邦制向层级制转化;在政党资源方面,社会资源仍是主体,但主流政党是国家资源的最大获益者;在党间关系上,两大党之间的政策界限逐步模糊,小党有所发展却仍只能在制度边缘求生存。由于国家经济状况、民主发展阶段、选举体制等现实约束,澳大利亚政党距离完全卡特尔化仍有一定距离,但发展势头不断增强,导致澳大利亚的政治生态不断恶化。一方面,主流政党式微,两大党不得不摒弃前嫌,联手遏制颓势;另一方面,小党林立,但难堪大任,政党政治前途充满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的政党体制是在对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政党体制的模仿中逐渐形成的。国际形势、政治思潮以及西方民主化压力等外部因素,不可避免地对各国政党体制发展演变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错综复杂的国情、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传统以及不成熟的法律法规等内在因素,则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政党体制的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美国政党一直存有偏见。多数欧美学者把西欧政党视为现代政党的典范,认为美国政党比西欧政党落后;也有部分学者坚持"美国例外论",将美国政党排除在西方政党研究的总体框架之外。美国政治学家利昂·爱泼斯坦对此提出了异议。他创造了一个能够将美国政党包容在内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分析了美国政党独特的历史条件、制度环境、组织特点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强调了美欧政党面对相似的环境时正在日益趋同。他认为,随着西方社会进一步富裕和成熟,美国将代表着西方政党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2019年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欧洲右翼民粹政党在不少欧盟成员国内的得票率明显上升,被认为是此次选举的重要赢家。相应地,欧洲议会内部右翼民粹党团的议席总数量也获得新突破。从右翼民粹政党在本次欧洲议会选举中的竞选纲领及其联盟组建情况看,欧盟某些成员国的右翼民粹政党都有非常突出的政治动员表现。在欧盟面临多重危机背景下,欧洲民众近年来对经济安全感、身份认同感和政治满意度的追求更为强烈。正是由于能够巧妙把握选民需求并提出迎合许多选民期待的政治主张,多数欧洲右翼民粹政党得以在本次欧洲议会选举中赢得更多支持。右翼民粹政党取得的这种突破,既反映了欧盟内部政治分化趋势的加深,也意味着欧洲一体化面临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