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傩戏,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又称为傩堂戏、傩坛戏、傩愿戏、傩神戏、神戏、脸子戏、师道戏、师公戏、阴戏等。这种戏剧在南方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行。傩戏,产生并依附于原始的宗教祭祀仪式,是傩祭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傩坛祭祀中除了包含有叫做“正戏”的傩戏外,还有大量的祭祀仪程——“法事”。法事与正戏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祭祀的整体,以达到一个共同的愿景:或祈祀丰年、或禳灾纳吉、或求子赐福、或超度亡灵。傩戏剧目的内容与祭祀的目的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傩戏正戏《搬先锋》与除驱鬼疫的目的直接相连;《三妈土地》与农业丰产和人…  相似文献   

2.
阳戏是流行于湘西一带的地方小戏,已有200余年的历史。阳戏曾一度以其流行的地名而称之为大庸阳戏、吉首阳戏、凤凰阳戏、黔阳阳戏。之所以称为阳戏,一种说法是种阳春的人演的戏,故名;另一种说法是与傩堂戏祭祀娱神的“阴戏”相对而言得名。阳戏流布于我省的湘西自治州、怀化地  相似文献   

3.
傅举有 《新湘评论》2005,(12):63-63
傩戏,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又称为傩堂戏、傩坛戏、傩愿戏、傩神戏、神戏、脸子戏、师道戏、师公戏、阴戏等。这种戏剧在南方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行。  相似文献   

4.
阳戏是流行于湘西一带的地方小戏.已有200余年的历史。阳戏曾一度以其流行的地名而称之为大庸阳戏、吉首阳戏、凤凰阳戏、黔阳阳戏。之所以称为阳戏.一种说法是种阳春的人演的戏.故名:另一种说法是与傩堂戏祭祀娱神的“阴戏”相对而言得名。阳戏流布于我省的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及黔、川、渝、鄂等省市临界诸县,约在明末清初流入城市。  相似文献   

5.
正傩面具是安顺屯堡地戏的核心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傩雕已发展成为安顺的支柱性文化产业,从事傩雕技艺的民间艺人达上千人。然而在产业繁荣的背后,地戏文化的传承也应引起重视。5月31日,记者走进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屯堡傩雕文化博物馆,馆内形态各异的安顺地戏面具——仡佬族、苗族、彝族等民族的傩戏面具、阳戏  相似文献   

6.
一坛傩戏     
宋代朱熹《论语集注》曰:“傩虽古礼而近于戏”;清人杨静亭《都门纪略》谓“戏肇端于傩与歌斯二者之间”。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在古老的艺术表现中,那些久远的故事正被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7.
熊力 《廉政瞭望》2023,(17):50-51
<正>音乐渐起,黑红配色的面具遮盖住凝肃的表情,身躯开始律动,四肢舒展,旋转、跳跃,动作逐渐夸张,大开大合……近日大火的影片《封神》的首映礼中,舞蹈演员张力天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段粗犷而神秘的舞蹈——“傩舞”。傩舞是“中国戏曲活化石”傩戏的表现形式之一。“傩”意为“惊驱疫厉之鬼”,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刘祯将其分为四个系列:傩祭(即傩仪)、傩俗、傩艺和傩技。傩戏在过去具有宗教和艺术的双重色彩,后受戏曲影响逐渐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8.
<正>安顺地戏分布于贵州省安顺市所属各县、区及周边的清镇、花溪、长顺等县。西起关岭、镇宁,东止平坝、贵阳花溪,北有普定,南有紫云、长顺,多有分布,特别是贵州省中部安顺地区的西秀区各乡镇最为密集。安顺地区古为牂柯、夜郎属地。自秦汉至宋元,多为土司管制,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实施"调北征南"战略决策并随之"屯田戍边"以后纳入中央政权管辖范围内。安顺地戏与江南傩舞、安徽傩戏有着渊源关系而又独具特色,是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9.
德江傩文化丰富而多彩的面具艺术,在保存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上,堪称"世界的瑰宝"。在远离都市喧嚣的贵州东北大山中,至今盛行着古老而神秘的傩活动,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傩艺师们就会带着略显夸张的面具,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锣鼓声手舞足蹈。这种起源于宗教祭祀的戏剧,已演变成一种驱邪纳吉的民间活动。绝技绝艺在德江县,当地居民请傩的最常见原因是给未成年人"过关"。傩字由"人"字和"难"字组成,按照字面解释就是人有困难请神来帮忙,当地居民相信通过傩仪式可以冲掉所遇到的麻烦。  相似文献   

10.
永靖傩文化     
《党的建设》2009,(12):15-15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  相似文献   

11.
古傩奇风     
正满目翠色、稻田飘香的土家山寨里,土家锣鼓由远而近,傩戏表演热闹非凡。这是被誉为"傩戏第一村"的德江县稳坪镇何家寨的土家族傩戏班子,正在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表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傩堂戏。德江被誉为"中国傩戏之乡",土家族傩堂戏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德江傩堂戏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在明朝已见于地方史志,经过几千年的传  相似文献   

12.
“撮泰吉”是流传于贵州威宁板底乡彝族人民中的一种面具戏又称“猿变人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到清代中期臻于完善定型。在当地语言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撮泰吉”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举行,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表演者以祖先神的身份,用对话和舞蹈形式再现彝族先民迁徙、农耕和繁衍的历史演变过程。其蕴含的民族民间文化魅力,使不少中外民俗学家陶醉,并成为当地独特的旅游景观日益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2,(23):32-33
遵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仡佬族傩戏(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傩戏是以驱鬼逐疫、祈福纳吉,兼有巫教仪式、戏剧表演的民间艺术。是研究民族民间戏剧和仡佬族先民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荆河戏,地方大戏剧种。明末清初形成于湖南澧州、津市和湖北荆州、沙市一带。早期俗称“上河戏”、“大台戏”或“汉班子”;1950年以后一度称“湘剧”。1956年,以其流行的地域在长江荆河段,始定名“荆河戏”。荆河戏以弹腔为主,兼容昆、高等腔。弹腔又分南路、北路和特定调三种  相似文献   

15.
冬养八宜     
《党课》2008,(12):115-115
一宜出汗少。冬主闭藏,宜敛阳护阴。汗为阴津,汗多会伤阴,大汗则亡阳。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相似文献   

16.
泰宁梅林戏     
正泰宁历史悠久,人文发达,独特地缘,风光秀丽,造就了泰宁独具一格的文化遗存与文化现象。2011年泰宁县整理出版了《守望与传承——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书,建立了比较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目前泰宁县有非遗文化12个类别,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梅林戏,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新桥大源傩舞、新桥大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6日,贵州大沙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意味着遵义交旅投集团旗下遵义演艺集团与大沙河旅业集团实施合作运营,以"旅游+文化演艺"为理念打造的"傩戏王国"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项目进入新阶段。"傩戏王国"项目位于"中国傩城"内,而"中国傩城"则是由贵州大沙河旅业集团在道真自治县打造的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建成后  相似文献   

18.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民间称为“岳州班”。1953年始定名为巴陵戏,是湘北人们喜爱的地方大戏剧种。巴陵戏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清代末叶,巴陵戏出现了兴盛景况。巴陵戏传统剧目较丰富,据统计共423个。习惯分整本、半本、折子、小戏四类,以半本戏居多。巴陵戏的声腔分昆腔、弹腔  相似文献   

19.
100多年来,黄梅戏艺术从草台登上舞台,从民间小戏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大戏,经过了极不寻常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黄梅戏艺术出现了两度繁荣,推出了《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和《红楼梦》、《无事生非》等大批优秀作品,涌现出了以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群体和以陆洪非、金芝、时白林、胡莲翠等为代表的名编剧、名作曲、名导演。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黄梅戏的“艺术年”、“发展年”、“影视年”的有力推动,黄梅戏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实现了“梅开三度”,一批…  相似文献   

20.
辰河戏是湖南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因流传地域为古时的辰州属地,故称辰河班。1955年,正式定名为辰河戏。辰河戏的声腔兼有高腔、低腔、昆腔和乱弹。高腔部分辑存曲牌188支,均为七声音阶,用法有一定之规,如走路用〔驻云飞〕,奏本用〔玉芙蓉〕,开打用〔混江龙〕。低腔无整本戏流传,其曲牌一般用作过场音乐或唱段起句。昆腔音乐现存162支曲牌,均为五声音阶,如《红梅阁》中《游湖》一折,全用昆腔演唱。辰河戏的乱弹音乐由“北路”(西皮)与“南路”(二黄)组成,其曲牌十分丰富,它与高腔成为辰河戏的主要声腔。辰河戏的打击乐常用者有〔摆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