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是西方社会第一个系统论证正义问题的思想家,而集中反映他的正义思想的著作就是《理想国》。书中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二者都强调了理性和秩序的重要性。本文先对柏拉图的由国家正义可以推导出个人正义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试探析这种正义理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的《理想国》在总体上可以被视为一部阐释正义的著作。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以对话的方式,结合当时在社会上盛行的几种正义概念,阐述自己对正义的理解。他以个人天赋论与分工论为基础,先探讨了国家正义的意涵,在国家正义的框架下,又对个人正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探讨正义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实现社会和谐有序。本文拟从柏拉图提出正义观的背景入手,介绍柏拉图对三种正义观念的分析以及其正义观的内涵,最后是笔者对柏拉图正义观的内涵思考。  相似文献   

3.
郑戈 《河北法学》2007,25(10):24-27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长期困于洞穴之中的"囚徒",借助火光在石壁上造成的影像来形成自己关于这个世界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北方法学》2018,(2):45-53
柏拉图虽对古典正义及个人德性伦理的侧重为人所熟知,但其对制度建设和规则秩序构建之不足却往往为人所诟病。然而,柏拉图一生所追求的"理想国"一如他晦涩难懂的理念世界一样一以贯之,虽有损益,然不曾易帜。其《王制》中苦心孤诣的"第一城邦"也难被人理解,无奈的现实纠葛和满怀对现世的关切,使柏拉图似乎走向一种疏离,在晚年的《法篇》中完成了他对"第二城邦"的建构。然透过柏拉图高扬古典正义及个人伦理的背后,窥见其对制度和规则的青睐,在永恒的理想国和世俗的地上城之间,柏拉图并没有如他人所言及的那般抛弃了规则和秩序的价值,反而强调天国和世俗的交融,重视德性伦理和制度建构的双修。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理想正义观念是一种理想秩序,谨守个体天赋的社会等级规则。支撑此种正义观念的是善的理念,善是世界的终极追求。自然法是对宇宙客观性规律的描述,描述的对象还包括非由神或人确立的人类在长久历史中基于社会共同体生活而形成的行为规则。善的理念以及实现该理念所表现的正义观念,本质上体现了一种自然法思想。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在《共和国》里谈到正义时,说了一个经典的比喻故事。在小亚细亚古国吕底亚,有个牧羊人叫盖吉士,有次牧羊时大地震动,他掉进了一个裂洞里,在洞里捡到一枚戒指。如果他戴了戒指,把戒面朝外,他就会被人看到;如果把戒面朝内,他就可以隐身,别人看不见他。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上很多思想家都对正义展开过细致的论述,柏拉图和孔子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孔子的《论语》中都有大量的关于正义的论述。对二人正义观的比较,既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正义"的内涵,也对思考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雄辩地证明,"扶友损敌"所定义的正义,是支离的正义,而不是整全的正义,"扶友损敌"也没有揭示出是什么样的更为高级的关切定义并成就了正义。根据柏拉图的哲学体系,这个更为高级的关切应当是善。苏格拉底经过一个曲折的论辩过程驳倒了珀勒马科斯"正义就是扶友损敌"的观点,同时,也确立了正义的古典秉性,即善较正义的优先性。直到今日,试图将现代世界从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淖中打捞出来的人,仍要重新接续这一思想薪火。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的国家起源论是一种带有心理色彩的互助论,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不能做到不求他人而自足。柏拉图把正义看作是国家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国家的最高原则并且认为正义的统治是由哲学王掌握的贤人政治,而正义又是道德的基本要素,当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政治理想与现实严重冲突时,他转而寻求第二种最佳的选择——法律。他仍然使法律与道德紧密相连,并赋予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相似文献   

10.
“洞穴理论” 一天晚上点完名后,服刑人员王林申找到我,说他给家人写了一封信,希望我帮他发一下.在对信件进行例行检查时,我发现他的信中有很大篇幅是描述他对柏拉图“洞穴理论”的理解.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不仅是关于“洞穴理论”,而且更让我关注的是王林申对此理论的理解对他以后的改造是否有帮助.于是,我利用工作之余,通过网络和书籍详细查阅了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11.
西方思想史上从未停止过对正义的探索和研究,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到后来的洛克、卢梭、康德,再到今天,这些思想先驱以毕生的经历研究着这一理论,使得正义理论不断得到发展。在古希腊正义思想基础上启蒙,近代资产阶级正义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正义论》,罗尔斯对正义理论进行了体系的论证,今天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罗尔斯法律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社会正义说是罗尔斯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法律哲学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正义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争论不休的观念。现代西方著名法学家凯尔森说过,从柏拉图到康德,最杰出的思想家都广泛地研究过正义问题,但至今没有满意的答案,人们只能尝试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就是目前在西方影响最广的尝试。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罗尔斯认为社  相似文献   

13.
事实的乌托邦--法律真实的本源及运行机制的现实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追求真实,这是实现正义的必然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局限性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法律追求的真实不可能完全实现了客观真实.正义要在法律运行中得到体现,法律真实在不同的法律运行环节中定位和反映并非一致.立法依据和反映客观真实,司法追求立法确立的法律真实,民众对立法与司法也有自己朴素的认知情感,法律真实在不同环节的运行中统一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法律裁判才是正义的,获得普遍的承认和执行.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主要是围绕着正义而展开的,因此本文也遵循这一主线,分为五个部分对柏拉图的正义论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理解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浓缩了杰拉西莫斯·山塔斯教授(GerasimosSantas)在大学中教授《理想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全部心得,在这部著作中他围绕柏拉图关于城邦的正义、个人的正义的论述进行了解析,并指出柏拉图对雅典民主的批判并不毫无依据,是有其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6.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今日西方学界关于正义观念的争论和历史演变均是在古希腊思想家们奠定的基础上展开的。虽然这些思想家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阶级立场各不相同,因而对正义的本质、根源、内容和实现方式的理解各异其趣,但他们已经提出了正义理论的主要问题,创建了正义理论的研究框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更是形成了自己完善的正义理论,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而二位巨匠的理论又是以古希腊早期各派思想家的成就为基础的。本文将对这些早期哲学家的正义观作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柏拉图认为幸福的内涵在于获得属于人类的完美性的知识,幸福的人是有德性的人,是“至善”的追求者,是正义的人,是能够节制的人.幸福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它需要“灵魂的转向”.他的幸福观有利于人们摆脱世俗的束缚,关注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法哲学中,康德受柏拉图所开创的“善的理念”论的影响。施塔姆勒作为新康德主义法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法哲学相关问题上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主张。《正义法的理论》是施塔姆勒法哲学思想的主要体现,文章以施塔姆勒正义法与伦理的关系为视角,分析正义法在法治社会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理想国的哲学基础是公民三等说,其法哲学基础是正义论.柏拉图的国家正义论对后代政治思想与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国君 《中国律师》2005,(11):81-83
“如果正义遭诽谤,我就不能袖手旁观”,柏拉图的这句话再好不过地反映了人类维护正义的冲动与决心。人类?所有的人都这样吗?正义与非正义岂不是没有了分别?只有正义遭诽谤、遭冒犯、最终沦陷的时候,维护才是必需的啊,问题是:谁会宣布自己是非正义的?恰恰相反,历史上假正义之名的事件不知凡几:纳粹消灭犹太人的理由是弘扬纯种亚利安人的优越文化,斯大林的大清洗是为了在一国之内率先实现社会主义,波尔布特血腥杀戮的目的是要建立“人类社会的天堂”,“文化大革命”的口号不也有为了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还在受苦受难的阶级弟兄吗?它们正气凛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