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国在农业上同时存在着两类环境问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都很严重,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死大障碍因素。保护农业环境的当务之急是制定一部农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规。本文仅就此略述浅见。一、农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的必要性 (一)制定农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规,是保护农业生产力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又是农业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的自然生产力。但是,我国农业面临着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大片农田已变成"聚污盆"。据调查,全国受工业和乡镇企业"三废"污染的农田,已超过6.000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环境损失评估鉴定是科学客观反映农业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价值的一种方式,是以货币形式确定农业生态环境事件破坏程度的技术手段.通过围绕农业生态环境损失评估鉴定的主体、范围、方法、技术难点及存在问题,就健全和完善损失评估鉴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13,(19):16-18
在安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如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日益引起各方广泛关注。今年的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就是围绕"保护农村环境,建设美好乡村"这一主题展开。9月9日至13日,记者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来到合肥市肥西县、淮南市谢集煤矿、阜阳市颍泉区、亳州市利辛县、宿州市灵璧县等地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过去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环保监管夸大了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同质性,没有建立起适应农村生态环境真实情况的环保监管制度。农村环保监管面临三个基本的现实约束,制约着农村环保监管制度的实效。民事合同在农村环保监管中具有普遍性和源头治理地位。借助民事合同的约定可构建农村环保内部监管,通过政府(法院)、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可达致农村环保外部监管,从而形成了通过民事合同的多中心农村环保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中国88%的患病和33%的死亡人群均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农村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农业面源污染已严重威胁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鉴于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形势和相关立法的不足,本文将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性着手分析探讨完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有效之策,呼吁社会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广发展循环农业,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肥料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维护肥料市场秩序,保护农民正当利益,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我国建立了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肥料生产、经营和市场监管的管理体系。一是规范了肥料登记管理程序;二是对新型肥料的肥效试验、示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三是建立了肥料备案制度;四是把肥料市场监管纳入农业综合执法的轨道;五是肥料登记与管理制度体现了肥料登记分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对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特作如下规定: 一、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国家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由国务院及其农业  相似文献   

8.
绿色壁垒与WTO多边贸易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壁垒,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和环保运动结合的产物,其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  相似文献   

9.
目次一、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概论二、财税法上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三、农业支持保护不力的原因四、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脱困简议五、结语一、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概论世界上多数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对农业发展给予了种种支持,并形成了基于本国国情、相对完善、比较合理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团体诉讼原告资格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团体在解决环境纠纷、保护环境特别是公共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探求建立环保团体诉讼原告资格制度,以利于环保团体通过环境诉讼的方式保护公共环境利益。  相似文献   

11.
4月15日,宝鸡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每年一次的“陈仓环保世纪行”活动总结会。会议指出,近年来.“陈仓环保世纪行”组织有力,活动扎实,成效明显,有力推动了全市环保工作落实.截止目前。全市率先在西北地区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生态示范市创建通过了国家考核验收,节水型城市创建进展顺利.生态环境质量位居西北前列。  相似文献   

12.
邓泽华 《法制与社会》2010,(30):179-179
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是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科普工作是环保科技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是提高我国公民环保素质和环保意识的重要举措。笔者就我国环保科普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概述,并就如何加强环保科普工作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业的弱质性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的农业同其他国家的农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是天然需要支持和保护的产业。本文在分析农业弱质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各个阶段所采取的农业政策,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业弱质性的主要对策,以此改善农业的弱质性,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保护农业,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加之,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偏低和法律、环保意识相对淡漠,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境保护工作薄弱,法律制度不完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因此从法律上有效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民与法治》2014,(5):F0003-F0003
金惠生态酒店建于2009年9月,由河北金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位于晋州市尔环路,距石家庄市40公里,50分钟车程,石黄高速晋州口下。毗邻晋州时代公园,依托周边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周家庄3000亩梨园,2000亩油菜花观赏园,1000亩花圃园的人文生态环境,酒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开创了晋州餐饮的新导向——绿色、环保、生态。  相似文献   

16.
拜琦楠 《法制与经济》2009,(4):75-76,79
西部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加之,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偏低和法律、环保意识相对淡漠,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境保护工作薄弱,法律制度不完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因此从法律上有效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期湘 《法商研究》2023,(5):173-186
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犯罪的刑事责任,乃环境犯罪治理的重要内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涉罪行为可类型化为故意串通型、严重失职型与被干扰误导型。此种犯罪行为可能涉及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生态环境监管秩序、第三方评估市场秩序等法益的侵害。司法实践中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涉罪行为的评价存在选择性司法现象丛生、行为性质认定有待商榷、罪名判断标准模糊等问题;立法层面亦难以革除“直接或间接调整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规范体系与规制力度不足”之流弊,进而导致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犯罪治理的能效不佳。为有效应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涉罪刑法评价问题,未来我国应在刑事立法过程中建立健全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行政规制改正义务、刑事法律合规义务、保证人结果组织义务等法定义务规范体系。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厘清关于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不同涉罪行为类型的刑事归责路径,以及与非环境类犯罪的竞合问题。  相似文献   

18.
商南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污染物减排为目标,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保护辖区环境安全为己任,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环保与发展、环保与稳定、环保与民生的关系,不断在改善环境质量与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双赢"上下功夫,在提高环保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再创新机制,在改善农村环境和污染防治上寻求新突破,在提高环境执法和管理能力上再创新思路,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上寻求新方法,在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树立部门形象上再添新举措,使该县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 1年度,全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天数为351天,  相似文献   

19.
农业补贴是我国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由于现行农业补贴政策过于关注农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可能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要特环境保护理念作为制定农业补贴的指导思想;将清洁生产方式引进农业生产活动,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为农村提供科学技术帮助,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对企业环保信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信用立法和构建环保信用制度已是大势所趋。然而,我国目前的环保信用立法还存在着若干现实缺陷,企业环保失信行为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这些现实背景严重制约着环保信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有鉴于此,我国应从诸多方面来完善我国环保信用立法,从而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和统一的环保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